分享

揭开风险平价策略的面纱

 天承办公室 2018-07-25



作者:量化投资俱乐部

来源:公众号“QuantPlus”


1971年8月15日,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刚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布雷顿森林体系名存实亡。Dalio预测,第二天(16日)股市会暴跌,结果却让他大跌眼镜:道指和黄金双双飙涨。Dalio困惑不已,于是,他开始潜心研究美元贬值与股市大涨之间的关系,并逐渐悟出宏观经济的运行规律:宏观经济的运行就像一部非常精密的仪器,多种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只是其中之一。


1975年,Dalio将自己对宏观经济的认知融入投资实践,创办桥水基金,为客户提供咨询和风险管理业务。两年后,桥水基金获得世行500万美元债权管理权,正式走上资产管理业务。


1996年,在对1971年那次匪夷所思的股市大涨思索四分之一世纪后,Dalio正式推出被业界誉为风险平价策略翘楚的“全天候策略”:以不变应万变,帮客户从容应对风云变幻的宏观经济,成功穿越市场周期。


“全天候策略”配置的是风险而非资产,通过平衡分配不同资产类别在组合风险中的贡献度,实现投资组合的结构优化。


——这也蕴含着风险平价策略的核心思想:


“调整各类资产的权重,实现组合中各类资产的风险贡献基本均衡。风险贡献,也可以理解为组合的损失贡献,即实现各类资产的损失占组合损失部分的相对均衡。”


举个例子:


为实现分散化投资,张三将自己资产的50%购买股票,另外50%用来购买债券。那么,这种分散化投资能给张三带来实际好处吗?不能。一方面,股票风险较高,整个组合的风险可能会被股票所主导。当市场大幅波动、震荡下行时,投资组合会在股票的主导下,随行情而大幅波动、拖累收益;另一方面,债券收益稳定但偏低,会致使组合的收益因债券加入而整体降低。所以,看似张三以两个相关性较低的资产构建投资组合,成功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分散化投资,结果却是两端的好处都没有讨到。


因此,我们需要利用风险平价策略的基本思想,将投资组合分成具有相同风险权重的几个部分,实现每个资产类别都对组合具有相同的风险贡献,确保投资组合不会暴露在单一资产类别的风险敞口中,在风险平衡的基础上,实现更加稳健、更理想的投资收益。


“万物皆有时,以不变应万变!”风险平价策略的目标是从风险优化中追求稳定的收益。从发轫到如今,风险平价策略已经成为全球投资界主流的资产配置理念之一。与传统的投资策略相比,风险平价策略具有风险均衡、收益稳定的特点,并且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一般认为,传统的投资组合是这样的:



以Dalio提供的简化版“全天候”策略为例,风险平价策略通常会这样配置投资组合:



上图显示的只是简单、可行的分配思路,现实版的策略配置非常复杂,通常会给国债和债券头寸加杠杆,以保证风险和收益敞口。


由此可见,风险平价策略的核心投资哲学就是配置风险,而非资产。传统的投资策略强调资产的市值配置比例,而不大关注组合风险,一旦单一类别资产大幅下跌,就会出现较大的收益损失。因此,如果投资者能够在股票、债券、商品和其它投资标的上平均分配风险,那么投资者就可以令投资组合多元化,也因此能够降低风险,取得更高、更稳健的收益。


风险平价策略的研究很有说服力,一些著名基金采用这种策略也取得了成功。但是,在做资产配置时,要注意克服以下不足之处:


(1)风险平价策略将资产价格的波动性当作衡量风险的手段。如果资产价格波动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这种衡量手段具有不错的市场表现。但是,从历史来看,将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视为服从正态分布,进而以资产价格的波动作为衡量风险的手段,是不正确的,而这种百年一遇的“洪水”又时有发生。


(2)风险平价策略对风险的基础假设存在缺陷,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投资者对投资组合风险的衡量出现偏差,促使他以一定的价格过度投资债券等固定收益资产。


(3)风险平价策略没有准确反映投资者心理。通常来讲,投资者对遭受损失的负面感受远远强于获利的正面感受,在风险平价策略中,资产价格上涨与价格下跌有均等的风险。但是,投资者并不把价格上涨的风险与价格下跌的风险等同看待。


因此,在使用风险平价策略做资产配置时,投资者要关注资产的基础价值,并兼顾流动性和投资期限,同时,要适当超配被低估的资产、低配被高估的资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