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展厅生,因展厅死

 盆艺盆易 2020-09-21


郑重声明:

以下言论,经过摘录、删减......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盆艺盆易网”以及“盆艺盆易公众号”立场。

敬请留意

盆景,你究竟“低调、内敛、诗画化”;还是“下一个新猜想,超越写实”......

事物的发展总是这样的,从表面上看它好像是积极的、有利的,但一旦物极必然走向它的反面。

也就是说任何社会性的东西,如果不加以规范,任其发展都会造成不利局面。

我们不是有意给创作泼冷水,而是感觉到创作到了该有所制衡的时候了。当然,对于艺术创作活动来讲,人为的压制是不妥的。

艺术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我们只是希望大家能静下心来,做一些冷静的思考。

切磋、参展、比赛本无非、无过。但是过多注重展厅效应的目的性,则让展事陷入一个心照不宣尴尬。

纵观中国历史,“盆景展览”可算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对它的研究没有前迹可循。无论是办展的组织还是参展的个人,都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聪明的中国人很快就掌握了展览到底需要什么。

于是,在“展览时代”刚刚到来之际,对于作品外形式的追捧,成为了多数青年后晋乐此不疲之事。无论是哪种风格的配合,都体现出作者对其作品表现形式的惨淡经营、精心设计,外形式的竞争逐渐形成风气。

殊不知过犹不及,过度追求外形式的作品慢慢受到愈来愈多人的反感,抢眼的外形式开始失去其先天的优越性,甚至已经呈现出被抛弃的态势。

为展厅生,因展厅死“超越写实.新猜想体”肆虐江湖?

还是你,“低调、内敛、诗画化”坚守


戳中尿点,寒酸树仔佬,集体泪奔

点击蓝字直接阅读

☟☟☟

你的年薪不够买一棵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