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是中华文明的三大根基,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老子、孔子是2500年中国历代君王的导师,影响中国2500年的历史。 老子是道家创始人,著作《道德经》,又称《老子》。比任何一个西方现代哲学家都要伟大。 老子的《道德经》不仅有文学、哲学意义,更是蕴含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思想光芒。在《道德经》中,不乏大量有关管理方面的哲理,对于今天的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启迪和指导意义,“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就非常推崇老子的管理哲学。 “上善若水”出自老子《道德经》中《道经》的一章。“上善若水”也是老子道家思想的基础。众所周知,老子的思想以柔为贵,以“善下”和“谦下”的精神,达到“包容天下”和“无为而治”至高境界,这其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既弘扬水的精神,也道出了一种处世哲学:做人应该像水一样,要有极大的可塑性。因为水性柔而能变形。在海洋中是海洋之形,在江河中是江河之形,在杯盘中是杯盘之形,在瓶罐中是瓶罐之形。 正因此,古今中外的无数大成功者,乃至大企业家,都因“上善若水”这一思想而获益。 企业文化建设,如今在中国的管理实践中,正越来越成为一个流行的“时尚元素”,这其实和中国企业现今所处的发展阶段密不可分,中国的企业要坚持永续经营的百年老字号,文化建设至关重要。 以《道德经》为代表的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将《道德经》中的思想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毫无疑问,将会非常有助于提升企业管理的“精神境界”! 一个企业在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自己的经营理念,这包括文化理念、企业精神及价值观。老子“无为而治”对于管理者来说,就是让其顺应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创造一种相对宽松的工作氛围,让员工能够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发挥所长,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只有如此,企业才能够凝聚员工的集体智慧,增强企业的战斗力与凝聚力。作为管理者,“无为”并不是毫无作为,而是要通过组织活动、座谈等方式,加大与员工的交流,了解员工的特点与想法,拉近与员工的距离,并引导员工树立起主人翁的意识,建立企业与员工同舟共济的文化氛围。 博学书院针对企业家提供国学研修与国学培训、推广服务,引导企业家将博大精深的国学智慧精髓和现代管理理念进行有机结合,成为一个具有人文底蕴的领导者。已开设的国学研修课程有《商业领袖国学班》,邀请一等学府国学大师,为企业家量身定制国学学习课程。 |
|
来自: 昵称5807463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