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部台剧好可怕,它说我会死在我妈手上

 说的都是废话呢 2018-07-26

最近,电视上综艺里的好几位“中国式妈妈”,让人哭笑不得。


《少年说》全程用小清新滤镜+逗趣字幕营造轻松氛围……但只要家长一开口,童年的画面秒变灰色。



《我家那小子》本想展现明星私下也跟跟普通人无异,都有着同一种“爱管闲事”的老妈。


没想到朱雨辰的妈却是10倍加强版,从小到大对他寸步不离,是个从起居饮食到交友婚嫁都要深入干涉的“控制狂”。



说实话,这样的“中国式妈妈”,我们见过、听说过,甚至亲身经历过。


还有多少父母,仍然不愿意剪断那根勒紧小孩脖子的“脐带”?



上图中,被脐带紧紧连接、双手被锁上、大脑被母亲的侧脸侵蚀的婴儿,来自今天肉叔要说的一部魔幻剧。


这部剧里,所有的父母都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ON CHILDREN



改编自作家吴晓乐的同名小说——


《妈妈的遥控器》《猫的孩子》《茉莉的最后一天》《孔雀》《必须过动》。


5个独立故事,关于被成绩“绑架”的孩子,以及学不会“放手”的家长。


全是悲剧。




1

妈妈的遥控器



纪太太离婚后,独自带着儿子小伟一起生活。


一天,她在家搞卫生时发现了儿子床底下的秘密:学校各个部门的伪造公章。


敢情儿子每次带回来的优秀成绩单都是假的?!


儿子放学回来后,她先是一顿臭骂,还不让他参加最期待的毕业旅行,导致他失约于好友。


更是把所有问题,归咎到孩子画画的爱好上。



正值叛逆年纪,这种打压教育,必然会形成对抗局面。


小伟不回应,反锁了房门。第二天像没事发生过一样,照旧去上学,照旧拿假的成绩单给妈妈看。


但渐渐地,小伟开始察觉到哪里不对劲。


走出家门刚好撞倒路人、赶不上校车、跟计程车司机的对话、在学校和好友嬉闹的情景……一切都似曾相识,仿佛早已经历过很多遍。



终于,他发现了问题所在:怎么手机上的日期每天都一样?


惊慌的小伟尝试向妈妈求助,没想到妈妈一脸淡定地告诉他:如果你不“修正”人生的错误,你的人生会一直卡在同一天。


然后,她拿出了一个从神秘商人那里买来的遥控器,按下了倒回键。



被折磨到神经衰弱的小伟,终于交出了没有及格的真实成绩单。


但这就能结束噩梦了吗?


不,这么好用的育儿神器,妈妈怎么能忍得住不用呢。


补习班上一次课不会,没关系,有的是“时间资源”——遥控器一按,同一节课反复上十遍,上到会为止。



渐渐地,小伟变成了一个“听话”的小孩,妈妈叫他做什么就做什么。小到连一件心爱的T恤,只要妈妈不喜欢,他就不穿了。


在那段地狱般的日子里,唯一让他快乐的,是在图书馆遇见一个同样喜欢画画的女生。


两人志同道合,很快就互生情愫,谈起了恋爱。




这也是唯一一件不能妥协的事:妈妈要求他跟女朋友断绝来往。



但妈妈终究还是按下了遥控器。


与他心心相印的女孩,一夜之间变回了陌生人。


只要妈妈手上还有那个遥控器,小伟就没有办法挣脱这个轮回。


终于,他放弃了挣扎,渐渐长大,成为了妈妈希望的成功人士,去跟妈妈挑选好的优秀女生相亲,一切仿佛都走在“正轨”上。


但真的像纪太太说的那样,小伟长大之后,就会理解妈妈所做的一切吗?



2

猫的孩子



阿衍的家族聚餐画面,很多孩子看了一定会感同身受:


一桌子亲戚都在攀比自家孩子的成绩,轮流播报谁考了第一名,谁又读了名校,简直让人吃不下饭。




偏偏阿衍是家中唯一一个学渣。


一紧张就会拉肚子的他,被整个家族点名问起成绩时,终于被压垮,直接拉在了裤子上。



为什么阿衍的压力如此之大?


阿衍的爸爸在外面包养小三,很少回家,也不怎么管母子俩的生存状况。


偶尔回来,就会责怪阿衍的母亲没有把孩子教好,甚至会打妻子。


阿衍很心疼母亲,总想把母亲救出困境。



但母亲却把一切的不如意归咎到阿衍的成绩上。


家中天花板长期漏水也不修,经济条件再不好,母亲也要把打工的那点钱全花在给阿衍请家教上。


但无论怎么补课,怎么打骂,阿衍的成绩就是没办法上去。



有一天,班上的一个女生告诉阿衍,只要见过蓝色的月亮,就能进到一个平行空间里,按照规则完成了某件事情,就能在现实中考第一名。


她的规则,是在平时空间里,把班上成绩最后一名暴打一顿。



阿衍确实也见过蓝色的月亮。而他的规则,是在平时世界里杀死一只小猫。


果然,自从使用了这个方法之后,阿衍的成绩就变好了,全家人对他的态度也180°大变。


奇怪的是,阿衍家里养的那一窝小猫,数量也渐渐变少了。



没想到,在高考的关键时刻,阿衍因为一直听到猫叫而心神不宁,考砸了。


家人对阿衍再一次恢复了往日的冷漠。


甚至连他以自残的方式去引起母亲关注,也不凑效。



到底是真的存在平行空间,还是阿衍的精神出了问题?



3

茉莉的最后一天



一出场,茉莉就跳楼自杀了。



她生前明明是父母眼中最乖的孩子,成绩也是全校第一,为什么看不开?


带着这个疑问,茉莉的妈妈开始到处寻找原因。


每天翻箱倒柜,想找出茉莉的日记本,看看她在想什么。



去找茉莉的心理医生打探,甚至找了一个研究高新科技的朋友,自愿成为他研究项目的小白鼠。


她还带人去殡仪馆,偷偷在茉莉的尸体上植入芯片,尝试读取死者的记忆。



看到这里,估计你们都猜到茉莉为什么会寻死了。


死者为大,这个对女儿隐私没有半点尊重的妈,连死后都还去惊扰她安息,更别说在活着的时候了。


果然,这位母亲房间里的衣柜,除了放衣服,还藏着一台电视,连接着家中各个角落的摄像头。


茉莉和妹妹每天在家中的一举一动,都在母亲的监控之下。



不让茉莉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情,不让她读自己想读的学校。只要考得不好,就是一顿毒打。


姐妹俩半夜悄悄讨论起读书的意义,答案竟然是为了不被妈妈揍。



全世界都知道茉莉为什么自杀,除了“凶手”——茉莉的妈妈。


她认为,是好朋友把茉莉带歪、是异性朋友玩弄茉莉的感情、是文学作品荼毒了茉莉的思想……唯独是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茉莉生前遭受了怎样的痛苦?


戴上记忆读取器的妈妈,终于感受到了。





这部剧目前只更新了三个故事,剩下的《孔雀》《必须过动》,都是骇人听闻的亲子关系:


跟父母产生分歧的小女孩巧艺跟会说话的孔雀做交易,却发现父母早就跟孔雀交易过了;


若娃生活在按成绩分配资源的社会,因为考试不及已故的哥哥那样高分,导致家人分配不到好的房子,同时还发现了哥哥的死并非意外……


剧中的故事是有点极端,却也源自生活中的真实案例。


原著的作者吴晓乐,年轻时候曾经当过家教。


奔跑于各个家庭任教,她见过许多过度看重成绩的父母,以及在巨大压力下扭曲成长的小孩。


因此,剧中经常有看不过眼的老师、家教出来劝阻家长。



但又总是被家长以“这是我的孩子”名义驳回。



家长嘴上总是说,为孩子好,为孩子负责。


但实际上,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


他们有的把孩子当做是自己的第二次人生。


纪太太离婚时放弃了一切财产,只要小孩。但小孩已经不是她的小孩,而是她失败人生的的重新再来。



有的把孩子看成一种投资,要的是回报。



茉莉的妈妈,总是埋怨是生小孩导致她人生的不幸,总在后悔自己放弃了当年读博士、名利双收的机会。


因此,她一直强迫两个女儿,要去美国读书,为她把原本应该优渥的下半生补偿回来。


当她认为自己的“牺牲”得不到回报,怒气便会撒在孩子身上。



还有的,把孩子当成自己人生失败的借口。


阿衍的母亲认为,只要阿衍的成绩上去了,老公就会回来身边,自己的家族地位也会得到提升,不再被有钱亲戚看不起。


自己的懦弱和失败,反而拿孩子当借口,认为是孩子毁了自己一生。



生孩子,是养儿防老?是炫耀的资本?是换取自己幸福的筹码?


带着这种换取利益的目的去生孩子的家长,从一开始就错了。


打压式的教育,是会反弹的。你欺人太甚,他会以命相搏。


没有筹码的孩子会走上极端,以自己的生命作为筹码,为这场不平等的对抗画上句号。


绝望的小伟采用自杀的方式来反抗,重来多少次,他就死多少次。



父母手上的这根名义为“爱”的绳子,绑着的,是孩子的喉咙。


你越用力拉,他越无法呼吸。


即便最终拉回来了,孩子却死了,你也遍体鳞伤,绳子的两端都是一种伤害。


小时候,妈妈们不放手,紧盯着成绩:



到40岁,妈妈们还是不放手,干涉一切生活日常:



甚至在孩子死后,妈妈仍然紧紧扯住那根“绳”,翻找她的日记:



孩子都已经发出求救信号了,还有多少家长选择视而不见、拒不认错?


在《请回答1988》中,德善觉得父母老是偏心姐姐跟弟弟,自己排行中间一直不受待见。


爸爸总是偷偷给弟弟买雪糕;妈妈总是给姐姐煎荷包蛋,却给她腌豆子;吃炸鸡,鸡腿永远给姐姐弟弟,她只能吃鸡翅。


因为跟姐姐的生日很接近,父母每年都把德善的生日连带一起庆祝了,在姐姐的生日蛋糕上再点一次蜡烛。


这一年,德善终于歇斯底里地哭着控诉父母:



德善一直认为,自己处处让着姐姐和弟弟的“崇高精神”,父母是会看得见的,会给她嘉许奖励的。没想到却自己的不计较,反而导致了父母认为她是“无所谓”。


这种双方的认知偏差,其实,用心聆听、沟通就能解决。


面对孩子的“不懂事”,德善的爸爸选择打还是骂?


都没有。他在家门口的巷子等德善放学,偷偷给她准备了一个专属的生日蛋糕补过生日。


更重要的,是他向德善郑重认错、道歉了:



是的,父母也不一定总是对的。


发现了错误马上改正,亲子之间的缝隙及时填补了,就不会发展成日后的那道无法填补的鸿沟。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要求很简单。


不是要你花多少钱,而是简单的一句鼓励,一个拥抱,一些陪伴。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来自纪伯伦的一首诗: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到死去,孩子都是他自己。


血缘上,他是你的孩子。


但社会关系上,他不是你的孩子,而是独立的个体,是一个人。


学会聆听、尊重和放手。


不要到失去孩子后,才认识到错误。想拥抱孩子,却只剩下空气。



电影秒评 这些令人窒息的父母,你怎么看? 小程序

编辑:海边的曼彻斯特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