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跳桥事件,你从中读懂了些什么?

 梅州文学网 2020-11-25
  这几天,有一个事件一直吸引着大家的眼球,可能很多父母在各种媒体上已经看过,就是很多人都在谈论的“17岁男孩跳桥事件”。

  看到听到此时此景,不禁发出感慨: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其年纪轻轻的就有勇气跳下去了,带着满满的绝望,而且不带丝毫留恋与害怕。

  谁也不知道发生在少年身上的不可承受之重是什么,我们也不要站在道德高地评价这位妈妈,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剧。

  作为旁观者,我们谁都不能随意就去责怪这个妈妈,事件发生以后,她的痛苦是我们这些外人无法想象的;我们也不能轻易就下结论说这个孩子太脆弱,因为毕竟我们不知道那一天他究竟经历了什么。

  严格来说,17岁已经不算是孩子了。我17岁那年已经参加工作,而我的同学,大部分比我更早参加工作。老家位于粤东西北的一个小乡镇,初中同级同学400多人,只有寥寥数人升读了中专、职校或者高中,大部分同学初中毕业就参加工作了。我很庆幸,初中毕业的时候只有15岁,身份证都没有(那时候要16周岁才有身份证),后来去市区读多了2年中专(学制三年,因学校已不包分配,第三年交了学费后即可离开学校自寻出路)后,17岁才参加工作。

  人到中年,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但年少时光的许多事情却依然历历在目,我试着用我个人的角度去分析这孩子那一瞬间的冲动,因为每个人都曾经如此年少……

  

  初中时期的某一个暑假,我利用难得的假期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田里乡间去卖冰棒,冰棒是镇上批发部批发的,一天下来运气好的话可以挣个4、5块钱零花钱。那年,天气热得不行,某天卖完冰棒后,我就去小摊档买了顶带小风扇的帽子,回到家被母亲发现了,就骂:“浪费钱,别人卖冰棒都可以挣学费,你去贴钱,别人读书怎么怎么厉害,你就败家。”

  ……她无休止地重复这些话,并一再追问我卖冰棒挣的钱都花哪里了,并要我交还她一开始给我的20块钱(买保温箱,和第一次批发冰棒的启动资金),我交还了20块钱,并拿出了自行车锁、一些文具、画画需要的一些染料、画笔等等(小时候非常喜欢画画)用卖冰棒挣的钱买的零碎东西,她留下了她认为实用、合理的东西,扔掉了她认为不合理、浪费钱会学坏的东西。

  当时我特别难受,真的有了想死的冲动。父母把负能量歇斯底里地扔给孩子,足够让孩子瞬间感到,除了死,什么其他念头都没有。形式可以超级简单,不需要肢体虐待,只要不断重复一两句攻击否定孩子的话就够了。

  也许在你看来,不就是多唠叨了两句吗,怎么这么脆弱?

  

  但这种“唠叨”就是用来杀人的,父母通过唠叨,吸食孩子的精神生命,来给自己续命。一些父母,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百姓,却要求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可希望自己孩子成龙、成凤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自己也并不是龙,也不是凤

  台湾短片《茉莉的最后一天》中讲述了一个悲剧故事:

  

  高中生茉莉品学兼优,就是所有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一次深夜,茉莉突然跳楼自杀。

  

  妈妈百思不得其解,为何女儿会选择这一条路?于是通过科技找到女儿生前的记忆,找到她自杀的真正原因。

  

  原来,茉莉的抑郁状态持续已久,崩溃无声。

  

  茉莉的妈妈是个海归硕士,婚后为了照顾孩子放弃了原本的高层职位。

  

  在她看来,养孩子就是一场投资,孩子只有书读的好,才算是投资成功。


  

  当女儿考的稍微差了点,没有安慰,只有责怪和一脸的冷漠失望。

  女儿做错一件小事,妈妈也会怒吼,大发雷霆。而这位妈妈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不好好学习,对得起我们吗?我为了你放弃了大好前程。”

  久而久之,在这样的高强度压力下,茉莉患上了抑郁症,在即将迎来大好年华的16岁,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看到一句话:人生而自由,又无往不在枷锁中。

  一个成年人在经历了世事之后,都常常会经受不住压力,更何况一个人格还在塑造完善期的孩子。

  每一个父母教育孩子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他们也希望看到孩子未来一片美好,只是常常用错了方式。

  在悲剧发生时,我们都应该明白:孩子也许本身是无罪的,真正错的是你的自己。

  有句话是这样说:首先你是自己,然后才是孩子的父母,丈夫的妻子或者是妻子的丈夫。

  而对于孩子而言,首先孩子是他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然后才是你的孩子。

  正如纪伯伦所说:他们借你们而生,却并非从你们而来。

  父母对孩子有生养之恩,但不该因此将自己摆在高高在上的地位,父母应该站在朋友的位置去和孩子沟通。

  我读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母亲是班主任。每次稍微犯了点错误,她就对我拳打脚踢,那时候我甚至不想再上学,每次打骂我的那一刻,年少的我中除了绝望别无其他。近30年后的今天,小学微信同学群还有人在拿这件事情对我进行取笑。

  我觉得,孩子犯点错误,或者成绩不好并没有那么可怕,现在回过头去看,成绩优秀或者是老师眼中乖巧的孩子和成绩相对较差的、没有那么乖巧的孩子,他们长大之后的成就、生活差异并没有我们当初想象的那么大。

  

  大多数父母,一听到孩子成绩不好,或者在学校犯了错误就会瞬间爆炸。不愿意与孩子好好沟通,总抱着征服孩子的欲望,从而导致教育的失败。良好的沟通是父母实施一切教育方法的关键,为人父母,你有多久没有好好和孩子坐下来谈谈心了?作为父母总要求孩子去理解自己赚钱不容易,而父母也应该去理解孩子的学习压力和生活压力,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换位思考。

  

  不过分苛责是为人父母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有时候你的一句话,可能就毁掉了孩子的一生,吼叫式教育只会给孩子造成性格缺陷。

  太多的大人只想在言语上赢过孩子,但是在悲剧里没有赢家。

  

  在众多的微博评论里,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一个不懂得控制情绪的暴力教育、不尊重生命安全在高架桥上停车的母亲,教出一个不会控制情绪,看不到自己生命价值的孩子。”

  视频里可以清楚看到,在络绎不绝的车流中,轿车就停在来来往往的车辆中间。

  视频里,母亲在高架桥上停下来,打着双闪责骂他。

  男孩冲向桥边,一跃而下。

  母亲没抓住他,跪坐在地痛哭不已。

  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将生命置于危险中,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让你不顾一切停车吵架。

  杰斐逊曾说过:

在你生气的时候,如果你要讲话,先从一数到十;假如你非常愤怒,那就先数到一百然后再讲话。

  每个人都应该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成为情绪的奴隶,包括父母。为人父母应该以成熟理智的方式与孩子和平相处,而不是与孩子建立教育敌对的模式。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每5个中学生中,就有1个考虑过自杀。

  

  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统计数据也表明: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提问:为什么孩子们热衷跳楼?

  

  点赞最高的一个回答是:每个选择跳楼的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只会数落批评,但从不理解和信任他们的父母。

  李开复在《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说,“在批评中长大的孩子最容易自卑,在嘲笑中长大的孩子最容易怯弱,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最容易自信,在称赞中长大的孩子最懂得宽容。”

  

  多好的教育,都抵不过一个好的亲子关系。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每一个父母用自己的宽容、理解和爱,去抚平他们成长中的每一次创伤。

  

  2018年10月,一个男孩与父母发生分歧后,站在33层高楼上欲轻生,嘴里反复重复着一句话,“不想读书”。

  

  父母和老师在一旁疯狂地劝说,可孩子还是一直在发抖,丝毫没有改变想法的意思。直到消防员刘浩出现,他的一句话才让男孩的情绪逐渐稳定了下来,“不读书,咱不读书,没事。”

  

  关于不读书,我很有发言权。我小学就读的学校是乡村小学,全班同学40多个,严格来说成绩并不算太差。那时候,还有成绩排名,虽然不是总考前三名的尖子生,但偶尔前三名,经常保持第四名,从来没有掉出过前十名就是我小学交出的成绩单。但母亲却一直认为我成绩不好,总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对比。

  后来,进入镇中学,短短的三年初中生涯,更是不堪回首,全镇20多家村小和镇中心小学的学生汇集一起,我勉强进入当时的所谓“实验班”,也就是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凑成的班,初一时,还能够勉强保持中等,后到初二、初三就直接倒数前几名了。和那些认为天之骄子的“镇中心小学”学生一起读书,一开始就感觉无比的吃力,他们小学就读了英语,我连26个字母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全镇的尖子生都汇集在小小一个班,从来就不是尖子生的我,一开始就感觉非常无助。

  成绩不好已经很遗憾了,但如今我已经参加工作近20年了,每次提起往事,母亲都会抱怨我读书少、素质低。并拿我的同学举例子,和我同个村小毕业的小学同学,后来有5个人考上了大学,那么,这5个人就成了我的所谓“榜样”,可我很想说的是,这5个人混得并不比我强,而另外那些成绩比我差的,也混得并不比我差。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读书时期的学习成绩确实是占了很大一部分,但后来的成就,往往更多的是需要运气、努力和背景。

  没有读上大学,是我一辈子最大的遗憾。但这个遗憾我已经用了将近20年的努力去弥补,我当过保安,做过教师,进过国企,做过某大型私企的职员、经理,甚至一度独挡一面负责一个下属公司。学历的制约,使我在很多情况下寸步难行。因为读书少,所以我只能比别人更努力,但我已经年近四旬,真的不需要过多的提往日旧事。我没有考到高中,没有读到大学,我已经很遗憾,没有必要一再提起。

  中专生涯,短短两年,确实是很快乐的。唯一不快乐的,就是吃不饱,因为一个铁的事实是:我的生活费全班最少,没有之一。偏偏每次提起这段往事,母亲都认为我读书花了很多钱,认为那时候学费贵,她工资低,甚至半个月的工资都花我身上了。但换个角度,你有没有想到,不是我会花钱,而是你本身工资低呢。查本地收入水平,那时候教师的工资确实不高。但这并不构成我浪费钱,很会花钱的理由。不要一提就“别人家的孩子”比你花钱少,读书又比你厉害之类的话语。首先是因为“别人家的孩子”是读书好,读的是重点高中,他们甚至可以不用生活费,因为有奖学金。而我,因为已成事实的读书不好,所以读的是中专,那么我每个月的花费自然会比那些“别人家的孩子”要多一点。而最基本的生活费是“吃饱”,连饭票钱都无法保证,说什么“乱花钱”都是废话。

  后来,不读书出门打工了,不是因为不想读书,纯粹就是因为“穷”,这个“穷”不是父母的“穷”,因为在母亲的嘴里:我家怎么会“穷”,双职工,父母都在单位上班,住着“镇上的房子”。可我作为一名在市区读书的孩子,我不是和你身边的人比,我是和我的同学、我身边所有的朋友比,我最“穷”。这种“穷”是刻骨铭心的,甚至影响了我很多年,直到现在。读中专时,加个米饭要5毛钱,别人吃饭,可以加2个、3个白米饭,而你1个都加不起时,眼睁睁的看着别人碗里的白饭,那种无奈我真的不想再提。

  不知道有没有人记得网上这段泰国父子的视频:

  视频中,一个中年男人跟儿子发生了争执,父亲说气话:你这个垃圾……你怎么不去死。

  

  说着把枪递到了儿子的面前,谁知儿子抓起枪,对着脑门就扣动了扳机。

  

  孩子没想到父亲会掏出枪,父亲更没想到孩子真的会自杀,开枪之后,这位父亲甚至还以为孩子是在装“死”,一巴掌就打在了孩子脑门上,直到孩子躺倒在地,父亲才意识到孩子真的自杀了。

  

  你觉得不可思议,可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家长不就是这样吗?

  

  亲手递给孩子一把上了膛的枪?

  

  说实话,我真的特别理解这种想死的心情,曾经也是孩子的我,也有过。我是农村里长大的孩子,在信奉棍棒教育的家庭里长大,在学校和同学打架,打赢了回家一顿揍,打输了回家还是一顿揍。

  

  不管错的是不是我,母亲永远都是先打了再说。小孩子被人欺负是不需要理由的,我年纪小,被人欺负,可我无法告诉父母,告诉了肯定会挨骂。我永远都忘不了,中学同学张某一次次欺负我的情景,最后甚至逼我离开了“实验班“,张某每次欺负我时候,围观的同学都很多,却没人同情我,他们像是看耍猴一样看我一次又一次被张某揍,然后哄堂大笑。

  

  某次全级同学开会,张某又欺负我,隔壁班的阿奎拿起凳子砸了那家伙,并说:再欺负人,我就揍你。初中最后一个学期,我转到了阿奎那个班,毕业20年,我没有参加过哪怕一次“实验班“的聚会,而另外一个班的同学聚会,我几乎每次都会参加。之所以记得很清楚,是初三的最后一个学期,张某甚至要找社会上的人找我和阿奎的麻烦,但猫公、金子等新同学跟我说,不怕,有我们呢,我背后站了整整一个班的同学,那是我最大的依靠。

  母亲那时候对我认识一群读书如此之差的所谓“同学”是抱否定态度的,但短短的半年生涯,却使我有了20多年的兄弟、朋友。多少年了,他们也许混得不如“实验班“那群尖子生,但他们一直努力着用双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未来。

  

  那时候,在我们幼小的认知里,父母是我们最后的救命稻草,但到最后,压垮我们的偏偏就是这根稻草。

  几米在《我的错都是大人的错》写道:

  

  “为什么风可以那么温柔地对树说话,而你却永远学不会对我温柔地说话呢?”

  

  我认为:压死骆驼的,从来都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

  17岁的少年,走了,离开的时候很决绝,连一个母亲追过去挽救的机会都不给。

  

  那个责骂孩子的母亲,后悔了,跪地痛哭时她一定在想:

  

  “是犯了多么了不得的错误,我为什么要怪他,逼的孩子去跳桥,我为什么要停在这儿指责他,我为什么不问问他。如果少说一句,如果回家再好好跟孩子谈,是不是他就不会离开我。我拉扯这么大的孩子,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但无论怎样,她的这辈子,都会因为这个孩子,饱受折磨吧。

  

  希望每一个父母以此为戒。

  

  悲剧已经酿成,请不要再责骂这个孩子了,也不要再责怪这个母亲了。

  

  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避免这种悲剧不再发生。

  

  我总结了下面几点,希望你能牢记:

  

  1,不要在公共的地方指责孩子的过错,给他们留点面子。

  2,以前我们村里人常说,孩子错了就要打,我觉得是不是要考虑情绪为主。

  3,每一个父母,应该先反思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参考资料  

1.生好哥哥:17岁跳桥自杀少年:受委屈时,爸妈你别再怪我了  

2.拾遗:17岁男孩跳桥身亡:毁掉一个人,一句话就够了  

3.鹿姐客栈:17岁男孩跳桥身亡,妈妈生我一次,却用斥责杀死我1000次  

4.部分图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评论员:萧登,广东梅州人,凤凰网特约评论员,梅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陈静嫣;校对:柳馨梦

策划:周逸帆;责编:周逸帆

投稿邮箱:790417844@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