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同剂量的砒霜毒性还大,却时常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没解药!千万小心

 扎西牦牛 2018-07-26

夏天到了,夜幕降临,很多人喜欢坐在路边、街边、院子里,叫上三五好友,一边纳凉一边吃点儿夜宵、聊聊天,一整天的疲惫和暑热都消散了。

 

但是,近日频发的食物中毒事件,也给人们的餐桌敲响警钟。

 

📌 贵州开阳县一年轻男子误食鱼胆,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头昏乏力、腰痛等症状,确诊肾衰竭;

 

📌 26岁的赵女士和闺蜜吃夜宵,吃了几个织纹螺,出现了恶心、头晕、浑身瘙痒等症状,送医抢救;

 

📌 32岁的小王和几个兄弟喝啤酒,因吃了路边摊没有处理干净的卤鸭脖,食用后出现了呼吸困难,全身皮肤、指甲泛青色,抽搐等症状,紧急送医。

 

到底为什么,这些食物会从美味的食材,变成“毒药”危及生命呢?

 




鱼胆,就是鱼的胆囊,位于鱼的腹侧,主要用于容纳鱼的胆汁,辅助消化。


鱼胆内含有好多种不同的毒素,其中,氢氰酸毒性最强,甚至比同剂量的砒霜毒性都要大。而且,无论生吞、煮熟或泡酒,有毒成分都不会被破坏,都可能引发中毒。

 

如果不小心误食,胃肠道最先出现反应;被消化道吸收后,会使人体的肝、肾受损;严重的会伤及脑细胞和心肌,让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发生紊乱,最终危及生命。


 

除了处理不干净、误食,还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误信了“鱼胆明目”的偏方,把鱼胆泡酒喝或直接生吞,引起中毒反应。

 

鱼胆确实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但是要与其他药物混合才能起作用,并且是通过外用起效,并不是内服。

 

如果在处理鱼时,不小心戳破了鱼胆,可以用纯碱稀释液体浸泡片刻,再洗净,可以避免苦涩的口感。

 


割香螺,学名织纹螺,含有河鲀毒素。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且一般的烹调很难把毒素破坏。


卫生部早就明确规定: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织纹螺。


中毒后,最短5分钟、最长4个小时,会开始出现恶心、腹痛,舌头周围刺痛等症状。这种毒素会伤害人的神经系统,严重者可致死亡。

 

虽然明令禁止售卖,但在不正规的小饭店、路边摊,还是时有出现,需要大家擦亮眼睛,仔细辨别。

小贴士:如何辨别织纹螺

外形特征为尾部较尖,螺体细长长度约1cm,宽度约0.5cm,壳面常有1~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肉为淡黄色。


织纹螺本身并无毒,其毒性是因为织纹螺把有毒藻类当做食物而被毒化,使织纹螺体内产生一种名为“石房哈毒素”的有毒物质。


织纹螺一般生活在近海礁石附近和泥沙底,5-9月份为毒性高发期,但最好全年都不要食用。



鸡脖鸭脖本身是没有毒性的,对身体可能有害的是鸭脖鸡脖上的腺体和气管中的细菌。所以食用前一定要处理干净,也不要咬碎骨头吃。

 

另外,大家喜欢卤鸭脖等等卤制品,觉得有味。但卤味很容易产生亚硝酸盐,短时间内超量摄入亚硝酸盐,可能引起急性中毒,让血液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使身体器官、组织缺氧。当摄入量超过3g时,可能致人死亡


 

除了上面提到的“夏日宵夜杀手”:发红的霉变的甘蔗、未成熟的青色西红柿、长时间储存发了芽的土豆、腐烂的生姜、生的或未煮熟的木薯等等,都有一定的危险,会引起身体不适,要在生活中小心远离。

 

这些美味和危险并存的常见食物,在处理的时候小心谨慎,才能让全家人吃得安全又放心。

 

快发给关心的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