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勤劳的牛儿没草吃? 科学家送上“饲草大餐”!

 阿牛哥8mi3kbb7 2018-07-26

       正值饲草繁茂的五月,王国良特别忙。

       在济南北部的济阳县太平镇,这位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所(简称持发所)草业室主任正忙着招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同行——来自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所、兰州畜牧兽药所、山东省畜牧总站、山东省农科院“粮经饲”创新团队等一众专家要观摩所里的牧草新品种。

       

      观摩现场,他将所里正在推进的实验向大家一一“晒出”:饲用燕麦引种评价试验、紫花苜蓿引种评价试验、饲用小黑麦引种评价试验、苜蓿磷肥与密度试验、苜蓿玉米套种试验、柳枝稷新品种选育试验……

       长期以来,山东牧草行业存在着一对矛盾:一方面,全省奶牛、羊、肉牛存栏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但另一方面,饲喂全株青贮玉米及优质牧草的奶牛仅占30%左右,肉牛、肉羊不足10%。王国良笑言,“勤劳能干”的牛儿没牧草可吃,成为它们不得不承受的痛苦。

       优质饲草缺口巨大,供需两极分化严重。这些市场需求点便是科研出发点。

       这几年,持发所依托国家牧草产业体系东营实验站,先后引进75个国内外紫花苜蓿品种、28个饲用燕麦新品种、8个饲用小黑麦新品种以及一批青贮玉米、饲用高粱、高丹草等饲草新品种;集成了“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轮作”“饲用燕麦—青贮玉米复种”“夏季苜蓿田套种青贮玉米”等高效饲草种植模式,并在东营、滨州、济宁、济南建立试验示范基地近万亩,将一门“小学科”做成了大产业。

        王国良与牧草打了十几年交道,脑子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牧草:紫花苜蓿是“牧草之王”,是奶牛养殖的首选,是可维持和提高乳脂率的重要粗饲料;饲用燕麦适口性好,为各类畜禽所喜食,只是国产燕麦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每年需从国外大量进口;饲用小黑麦是硬粒小麦与黑麦的杂交种,兼具两者优点;饲用玉米最适宜作青储饲料,且种植面积大……

        “发展饲草要打‘组合拳’,用不同品种组合成‘营养套餐’,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这是王国良的经验,也已在实践中得到证明。

        不过,即使手握重磅新品种,王国良和同事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还有“四大挑战”等待着他们。“当前社会,重粮经轻饲草,饲草的社会认知度还比较低;传统养殖‘耗粮型’家畜占主流,草食家畜占比低;饲草生产水平低;科技创新支撑能力还比较低。”王国良说,改变传统观念并非一朝一夕,但他们需要做的就是搞好研发、推广,拿出好用的成果应对挑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