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是水谷经过气的功效转化而成,其生成和心脾、胃、肾有着密切关系,生成后的血由心、肝、脾分别主宰其运行管理与储藏,因此有心主血生血、肝藏血、脾统血之说。血和气关系紧密,不但血的生成和气有关,并且血的运行,亦靠气的推动,因此,气虚常造成血虚,血虚也有气虚存在,补血时要照顾到补气。 血虚包括贫血、神经官能症、某些虚弱症、月经不调等症,经常可表现为面色不华或者萎黄、心悸、眩晕、气短、疲倦无力、指甲色淡、月经不调、失眠多梦、经后腹疼、脉细、舌质淡等。对于血虚,可以选用当归、白芍、熟地、驴皮胶、何首乌、桂圆肉、紫河车等药物治疗。 因血虚经常伴有气虚存在,所以,在选用补药时还要适当加些补气药物如黄耆、黄参、鹿茸、棒草等。这样常能够增强补血药的作用。经常用的补血方剂有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十全大补汤、龟鹿二仙胶等。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