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陆天明 | 精神重建的历史时期,文学到底能做什么?

 THY7655 2018-07-27

2018.7.26

editor

2018第五届创意写作国际论坛于今日开幕,第一天上午,中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家、国家一级编剧陆天明老师通过追溯文学的第一次回归到呼吁文学的第二次回归,他向我们回答了文学应如何创作,以及文学为谁而创作的问题。


已经七十多岁的陆老师,站在讲台上讲了两个多小时,他是幽默的段子手,时常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他也是一位敢于担当的作家,如果说文学的第一次回归是让作家找到自我,发自真心去创作的话,那么,文学的第二次回归,就需要更多的写作者意识到对人民、对社会进步的责任。


注:本文根据陆天明在2018创意写作国际论坛上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

 
八五九五: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


1.作家要有自我


“文革”时期,文学遭受过一次灾难性的灭绝。


我这一代作家,像刘心武、贾平凹等起步都是在“文革”时期。在那个年代,这个灾难性的灭绝给文学带来的影响主要的特征就是不允许作家有自我,文学不能充分地表现人性的复杂性,甚至都不能提人性,把文学完全当成政治的工具,当成政治战车上的一颗螺丝钉,因此那个年代基本上没有文学。


陆天明:关于文学第二次回归的一点思考

2018第五届创意写作国际论坛发言


大家可以想象吗?作家没有了自我,创作没有了个性,你不能深刻地表现人性的复杂性、多元性。那么你还有什么文学可说呢?只能是宣传品。而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国整个民族进行政治反思的时候,文学也进行了一次反思:文学要回归,回到真文学的起点上。


那么这个起点是什么呢?即作家要有自我。作家要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这个世界,得出我要写什么,我要爱什么,我要恨什么,我要去创作什么的结论。


写作班学员的手绘脑图


2.文学即人学


文学就是人学,人学要充分地去表现人性的各种复杂性,要真正的写出人到底是什么,人到底怎么活着,他们为什么在活着,到底活的过程中在争取什么。回到这个起点之后,中国的文学开始了一个辉煌时期:1985年到1995年。迄今为止,在中国文坛上能称得上顶梁柱的中年以上的作家,都是85年以后冒出来的当年的青年作家。他们可以说支撑了中国当代文学大半个天下,也仍然是今天当代文学教材上一个个闪光的名字。在那个十年里,我们完成了第一次回归。


你能想象吗?完全听命于政治,以失去自我为荣,这是难以想象的痛苦。当时为了找到自我、服从自己的心灵来写作,我用三年写了《泥日》。我当时已经是中央电视台的编剧,但我三年不给中央电视台写一个字,把精力全部用来写小说。


2018创意写作国际论坛现场


为什么一定要找到自我?如果我没有自我,我将被历史淘汰,被文学的世界淘汰。陆天明为什么要搞文学,怎么搞陆天明的文学,这一点对我来说关乎生死。为了回归心灵,我习惯于写作不写提纲,就让思绪自己涌上来,完全不受外界的指使,听从我心灵的召唤,写了一页又一页。后来一个收破烂的老汉,知道楼上住了一个作家,把一袋一框的废稿纸拿去卖。


那一代作家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几乎所有的作家,包括教文学的老师们、研究文学理论的专家们、评论家们都认为中国的文学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历史跨越,面前展开的就是康庄大道,中国从此又恢复了真文学的地位。



当代:精神重建的历史时期


1.文学从火爆到边缘化


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其实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95年以后,中国的文学突然走下坡路了,突然出现了严重的危机。85年到95年之间的文学辉煌到什么程度,刘心武的一篇短篇小说《班主任》可以轰动全国,让无数教学的老师激动不已、奉为圣经。那种火爆程度完全不亚于前不久上映的电影《我不是药神》的热议程度。这就是85年到95年的现实——灵魂爆发。应和着中国灵魂的爆发来讲创意创新,那才是真正的创意创新。


但是到95年以后,形势急剧变化,文学突然从国人的生活中间被边缘化。当年中国文学杂志发行量可以达到四十万,文学杂志遍地开花。而现在每年开作协会议,最多的呼吁就是乞求政府给补贴,许多的作家是自费出书。



我本来也并没想通其中的缘由。我们继续写自己的东西,表达我自己的情感,认为这就是中国文学的道路。直到我的第一部电视剧《苍天在上》的问世。我曾经一度看不起电视剧创作,认为比小说高明的是诗歌,比小说稍微高明一点的是电影,最不入流的是电视剧,只是由于工作调动的原因无意中进入了电视剧圈。


是什么事情改变了我的想法以及后来的创作道路呢?当时中央倡导拍摄反映现实题材的电视剧,我所在的中央台也适时响应。谁来写呢?那时我已经有了一部《泥日》、写过几部话剧,于是这个重担就落到了我肩上。



但是领导同时也很担心我写的“不好看”。因为我的文学是严肃、厚重、深刻的,《泥日》进入北京第一届文学艺术大奖,二十多个评委有十多个不知道我在说什么。结果出乎意料——《苍天在上》的播出,掀起了电视剧界前所未有的狂潮,最高一集的收视率达39%,我甚至凭借这个剧找到了我失散多年的朋友。



2.文学是人民的圣地


为什么这部电视剧会这么火?不是理论家承认我,不是老师们承认我,是人民承认了我。我想了一个大家的故事,砸中了人民心中之痛,替国人说话、呐喊,国人认为你是他们的人,所以他给了你应有的反馈。而95年以后,文学圈、理论圈反对文学批评现实,反对文学反映社会问题,反对文学和人民的生活挂钩。


我忽然明白了,我原来走的第一次回归,没有走到底,我们只拥有自我还不够。世界文学史上,所有真正成为他们民族文学历程上的里程碑式的作家,都是拥有一个大我,一个有家国情怀的我。《百年孤独创造了新的文学形式,在中国引起了文学狂潮,但是学《百年孤独》就学魔幻,没学到对民族命运的关怀和再现,就只是学的皮毛。



95年以后,老百姓不愿意买小说、不愿意看小说了,答案只有一个,因为我们不再关注他们,在我们小说里他找不到怎么活着才更好的答案,找不到我们在创作中如何跟他们共命运,为他们呐喊、为他们伸张了。我们不关心他们,我们有什么权力要求他们关注我们,有什么权力要他们买我们的书、看我们的书,为我们的作品激动呢?


而中国恰恰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变,老百姓、国家的问题成堆,而我们作家躲在一边,开始欣赏一点点小我的小情小感,所以文学被冷落很正常。这是我在《苍天在上》以后所得到的结论。我们要回归,要重新回到新的基础上,要提人民写作。


《我不是药神》在电影艺术上,仅仅能称为一部合格的电影,但为什么能引起轰动?因为它扎中了人民心中之痛。文学艺术不只是作家的圣地,也是人民的圣地。没有把人民作为艺术创作的根本,不可能做好文学艺术。


我们当代作家、当代文学的研究者们、老师们一定要鼓吹我们把文学的眼睛、文学的手、文学的笔放在当代人民的生活中去。不是说中国文学只有这条路,但是特别需要有人走这条路。从中国的经历来看,当你们选择走这条道路,稍稍有些成就,人民就会给你们丰厚的回报。


3.青年人的历史使命


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这个危险不是说我们没有高楼、没有高速公路、没有高铁,而是我们精神沉沦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金钱正在充分的腐蚀我们这个民族。一些一般的人都不会做的事情不断发生在我们土地上,最显著的就是假疫苗的事情。文学只是挽救这个精神文明的一部分,而知识分子要主动承担起这个使命和责任。文学需要第二次回归。


大学生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有思想有学样有知识,但是普遍缺乏这种主动承担使命的精神。但是为人民说话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明白这一点才是真正的文学和艺术。



从生活到作品


文学的回归同样要有生活。这个现在在我们青年作家、大学生中是个严重的问题。现在的大学生创作作品,大部分局限于男女关系上。情爱可以写,但不能完全只聚焦于情爱。这还是视野的问题。


创作需要掌握生活,需要有内容表达,有向世界、人类表达的欲望。这是成为作家最基础的东西,而不是还房贷、车贷或成名的欲望。文学艺术的创作,要有生活,要对生活有感知,而不仅仅是我自己。


写作要有一个话题、一个痛点。你需要保持对生活的好奇心。多问、多吸收,吸取以后提炼出社会的话题或痛点,提高自己把握生活和研究、分析、提炼生活的能力。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要提炼出新人物。你要观察研究生活中间涌现了什么别人没写过的人物形象。《我不是药神》中徐峥这个人物就是新人物,是没有出现过、有争议的,观众在对人物的争议中被震撼。而如果我们不在生活中,就提炼不出这样的新人物。


文学的回归,是思想的回归、心灵的回归,不要只专注于形式感,要让人民大众接受并喜爱。文学的关键在于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人物,人民到底怎么做。文学创作在现阶段最关键的是顶住社会的诱惑。资本对于艺术界的压力是无形而沉重的。


我们正处在精神重建的历史时期,文学在精神重建中间要干什么,能起什么作用,这是所有文学人一定要思考的。


2018第五届创意写作国际论坛暨写作专题研修班于7月26日正式开幕啦!这里有著名作家、国家一级编剧陆天明老师,有中国大陆首位创意写作研究生硕士、老舍文学奖获得者文珍老师,有上海大学创意写作硕士研究生导师许道军老师,有著名摄影师和纪录片导演焦波老师,有美国西北大学创意写作教授、《小说写作:叙事技巧指南》作者珍妮特·伯罗薇老师,还有更多求知、求学、求真的学员们······

不能现场倾听大师讲课的你们也不用遗憾,贴心小编将为你们带来每日干货,当然也期待下次在会场见到你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