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演义骗了我们多少年,真正的诸葛亮原来是这样的

 谭论古今 2020-11-03

说到诸葛亮,他在我们的印象中是智慧的化身,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作为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代表诸葛亮,他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诸葛亮几乎固定了我们对于谋士的印象,留着胡子,手持一把羽毛扇,身体瘦弱,在战争中站在其主旁淡定自若,指点江山。

历史上有那么多的谋士,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诸葛亮了,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这样一句话来描写他:“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的灰飞烟灭。”多么潇洒,强大。

我们一般没有办法沉下心来去看那些深奥,枯燥的历史资料,了解他的途径一般是影视作品或者经过艺术加工的书籍,如《三国演义》等,这些和真正的史实都是有差距的,现在后人对诸葛亮的评价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把诸葛亮的算无遗策夸大,神话。鲁迅曾评价其为足智多谋而近妖。

那么,让我们去了解一下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吧。

关于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这一段历史是我们比较熟悉的,那么,当时诸葛亮为什么要选刘备作为其主?真的仅仅只是因为刘备心诚吗?我看了许多人的分析,诸葛亮有争夺天下,建立王霸之业的野心,大多数人认为是因为当时诸葛亮择主有两个条件,其一是必须为雄才大略之人,其二为他必须成为其主的肱骨,当时符合条件的人只有刘备,因为曹操麾下人才济济,猛将如雨、谋臣如云,初出茅庐的诸葛亮要想在曹操帐下脱颖而出,谈何容易,否则他为何放弃实力强大的曹操,而选择几乎什么都没有的刘备,因为刘备能给诸葛亮大展宏图的广阔的空间和足够的平台。


关于诸葛亮是否和关羽的死有关也是众说纷坛,有一个观点是说,诸葛亮攫取权力的最大障碍是谁,毫无疑问,是关羽。而关羽因为诸葛亮与刘备日渐情好日密而不满,特别是刘备还说出了: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愿诸君勿复言。关羽诸葛亮对关羽目空一切、不把他放在眼里的情况是十分清楚的,然而考虑其与主公“恩若兄弟”的特殊关系,加之自己投奔刘备的时间要比关羽晚得多,官职也比关羽低,故不得不虚与委蛇,巧为周旋。诸葛亮考虑的不是如何惩罚关羽,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等待时机除去关羽于是就有了大家所议论的诸葛亮是否“借刀杀关羽”。

“草船借箭”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吗?这个问题到现在也有一些争论不休,有很多人说或许有这个故事,但故事的主角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孙坚和孙权父子,而且也没有演义上描述的那么神奇。

“既生瑜,何生亮”这句谚语一直到现在都在被广为流传和应用,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被气,吐血而死这是大部分人所知道,所认为的,真实的历史,其实周瑜当时其实并未留意过诸葛亮,很少会面。从赤壁之战完毕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搞后勤工作,基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周瑜死于巴丘,死因是操劳过度。至于周瑜病逝后,蜀国吊唁的代表是庞统,而不是诸葛亮。周瑜死于巴丘,死因是操劳过度。周瑜是不是气量狭小?查查历史书就会发现:刘备评估周瑜“器量广阔”,程普评估周瑜 “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估周瑜“性度恢郭”,这样来看,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看来是不太可信的。

空城计是现在很出名的一项计谋,现在广为相传的是由诸葛亮发明的,但《资治通鉴》中称“魏兵散而复合,追至营下,(赵)云入营,更大开门,消声匿迹。魏兵疑云有伏,引去。···(刘备)曰:「子龙一身都为胆也!」”也即是说有空营计,主角是赵云,而不是诸葛亮。实际上,诸葛亮仅仅在最终一次北伐时才与司马懿对峙于渭水。

虽然现在历史很大程度上夸大了诸葛亮,但他的一些功绩也是不容磨灭的。他毕竟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他虽然相比于刘备,曹操,等人出道晚,但当刘备在“三顾茅庐”,问以统一天下大计之时,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这次谈话即是著名的《隆中对》。诸葛亮遂出山辅佐刘备,联孙抗曹,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后,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汉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他发明的木流牛马也流传至今。

诸葛亮应该是我们熟悉而又不熟悉的人,虽然演义一类的作品模糊了我们对于真正历史的认识,但是,历史是苍白的,如果没有演义一类的作品的话,这一段段轰轰烈烈的三国时代也许和五代十国一样不被人熟悉。所以,我们要报以正确的心态来看待历史,或许有争论,但不一定会有人人都认同的结果,这就是历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