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意十二洪锤(全)*

 飘影23号 2018-07-28

十二洪锤简介

十二洪锤是形意拳传统套路中盛传于河北的深受前辈们所珍视的拳套之一,因其整个套路的动作都用拳,故叫“锤”,又因其有十二种不同拳法,故叫十二洪锤。十二洪锤变化多,难度大,进退转翻,束展收放,既有基础功夫,又有高难技法,它把五行,十二形中的精华动作荟萃起来,练起来精彩非凡,象“鸡形撕把”(也叫四把)中的“金鸡上架”和“金鸡报晓”,既有束,又有展,气势豪放;而鹞形的“上步抖翎”和“鹰鹞回头”又可说是最能纵发身力。

经云“不知起落枉伶俐,不知进退枉学艺”。这是形意拳的基本技法要求。十二洪锤中便有多种进退步法,有直进直退,有斜进斜退,拧身退,转身退,还有进变退,退变进。此外,此拳尚有连环拳的节奏、速度、进退和劲力完整的训练;八式的变手多,变劲多的训练。如是训练,此拳便可于实战技击中一显身手。


本文所讲十二洪锤的技与击,是根据尚云祥先生晚年所传的套路,从动作、劲路谈起,至实战技法结束。按十二洪锤的动作来剖析其击法。但在实战中则不可拘于成法,须随机应变。本文仅示其法,明其理,供爱好者举一反三。


起 式


动作1:身体自然直立,头顶项直,下颏微收,两臂自然下垂,两掌心向内,贴于大腿外侧,两脚跟并拢,两脚尖分开45度左右;目视前方(见图1)。



动作2:两掌变拳;右臂经身侧向前,向里摇出,弧形里扣小臂,拳心斜向左下;同时左臂屈时,使左拳由身侧从下向,上画弧,平胸后小臂里扣,左拳里拧,拳心向下涵于心口前,目视右拳(见图2)。



动作3:右小臂向_上,向外翻拧回带,使右拳收于脐右侧;同时左拳经心口和右肘里侧边外拧,边向前下冲击。虎口向上;同时并膝下蹲,向右拧身使左脚迈出一步,右脚尖随之微外摆;两腿前四成劲,后六成劲,势低于三体式上体前倾;目视左拳前方(见图3)。



一、左提步束身(鹞子束身)


动作4;左拳边里拧,边向前、向上拾起,高与胸平、拳心向下,同时右拳边里拧边向前、向上冲击与左拳并齐;同时前垫左脚,右脚后蹬,随即跟进提起成右提步(见图4)。



动作5:双拳同时外旋拧臂回拉至脐的两侧,拳心向上;右脚同时向前蹦进一大步,左脚后蹬随即跟进提起成左提步(见图5)。



二、顺步左炮拳(鹞子入林)


动作6;腿不动;腰向左拧,同时右拳贴身边外拧、边前钻、抱于身前、虎口向前;左拳则同时边外拧,边跟在右肘里侧(见图6)。



动作7:右小臂边里拧,边向右上方翻转右拳,使拳背贴于右额上;同时向右拧腰,使左拳边向里拧,边借腰力向前冲拳,高与胸平,虎口向上;左脚则同时向前蹁进一大步,右脚后蹬随之跟进半步成桩步(见图7)。



动作1~7的要领:


(1)(图3)是“鹰鹞回头”的定式,也是“鹞子入林”的起式。要下势低身,但不得突臀;上体前倾,要项直头顶,提起精神;左臂前探要抻开“三星”(即肩窝、肘窝及腕窝)3要有探身欲入之势,又有倾神注目之威。


(2)从“鹞子束身”到“鹞子入林”的动作中,有左右两个磨胫提步,于提步时必须脚尖跷起,双膝夹紧3进步既要轻快,又要稳实。


(3)双拳前探要尽量抻长,但必须沉肩坠时,上身虽前探,但不失熏;“鹞子束身”要使两臂、两腿,上下束而为一;“鹞子入林”的顺步炮拳,必须做到先蓄而后发。右臂在前,左臂在后,两肘要相裹,既是蓄力待发,又是顾中有打。又要借蹬步拧腰,向右上翻转右拳,向前拧转左拳以发劲,并要与蹁进踩落之左脚,做到周身一体,一气呵成。


实战击法:


(1)如对方以右拳击我小腹时,我则如(图2)以前伸里裹右臂以格之3对方如又以左拳击我心口时,我仍用右拳向上、向外翻转小臂,把对方来拳拨开,同时左拳从右臂下拧出,直打对方阴部。


此动,已离身之右臂,既做里裹以格来手,又做外翻以拨对方击心之拳,此即拳经所说的“手去不空回”技法应用的一种类型。可做顾中顾、顾中打,也可以用做打中顾。


(2)如对方退步躲避时,我则用垫左脚,上右脚,磨胫疾步以进的“鹞子束身、入林”式追击$当右脚落地左脚已提起要进击时,对方乘我动中不稳,突然出拳向我面门打来;我则以右拳在前褰肘以迎击,当接触到来拳时,迅即拧腰上步,同时以右拳向右上方翻转拨化来拳,同时又拧转左拳直打对方胸膛。


三、左转身穿锤


动作8:向里拧屈左小臂使左拳经左肋下向身后穿出,拳心向后;同时右拳下卷至胸前,拳心向下;同时边左转身,边后撤左脚成桩步;目视左拳(见图8)。



动作9:上动不停,右拳经左臂下侧,边外拧,边向前上方钻出,拳高眉齐,拳心向上;同时左拳边裹肘,边外拧回拉,收于脐左侧,拳心向上;同时右脚前进一步,目视前方(见图9)。



动作10:上动不停,左拳贴左肋边里拧,边向身后穿出,拳心向后;同时右小臂由上向里屈臂卷扣,使拳心向下,落于胸前;同时以两脚跟为轴扣右脚左转回身;目视前方(见图10)。



动作11:上动不停,右拳经左臂下侧,边外拧,边向前,上方钻出,拳高眉齐,拳心向上;同时左拳近裹时,边外拧回拉,收于脐左侧,拳心向上;同时右脚前蹁踩落一步;目视前方(见图11)。



动作8~11的要领:


(1)左拳向身后穿拧,与右拳下卷于胸,要借左转身之力,嬰与后撤左脚同时完成。


(2)右拳由左臂下钻出与左拳回拉要和进右脚同时完成。


(3)当迈进右脚一落步即扣脚回身,后穿左拳,下卷右拳必须借扣脚回身之力。同时完成。要严格做到_上下相随,周身和谐一致。


(4)钻击右拳与回收左拳和上右脚踩打,必须做到手脚齐到发劲完整。


(5)整个转身穿锤关键在于步,既要动作轻快又要发劲刚实,又要有虚有实,这就是内涵“指前打后”之技法。也是它难能可贵之处。


实战击法:


(1)当我从正面以“鹤子入林”进击甲敌时。发觉身后乙敌向我进逼,我则退左步向身后穿左拳以应之,从头上下卷右拳准备进击。当我再转身,乙敌猝然用右拳打我咽喉,我则以左拳向里褒时,以封乙敌右拳,并进右脚上步,右拳从左臂下钻出击之。这是攻前而又打后的用法。


(2)如果使用“指前打后”的技法,则对乙敌只虚“指”、而不实打。也就是只吓唬,让他畏缩不前,便于我借机以专击甲敌。则要从(图8)上右脚穿右拳时加速,但只是虚“指”。当右拳一出,马上卷右臂,同时扣右脚回身。穿左臂既是顾又是晃,又增进回身速度,接以右拳攻身后甲敌的天突穴(咽喉下端凹处)。


四、右转身穿锤


动作12:左拳经心口、右臂下侧,边外拧,边向前.上方钻出;同时右拳屈时贴肋向后,边里拧,边向身后穿出,拳心向后;同时右转身,先向后撤右脚,然后两脚以脚跟为轴,右拧两脚尖,成面向身后的桩步;同时左小臂及拳由,上向里屈臂卷扣,使左拳落于胸前,拳心向下,目视前方(见图12)。



动作13:上动不停,左拳经右臂下侧,边外拧,边向前上方钻出。拳高眉齐,拳心向_上;同时右拳边褰肘,边外拧回拉,收于脐右侧,拳心向上;同时右脚前跪一步;目视前方(见图13)。



动作14:右拳贴右肋边里拧,边向身后上方穿出,拳心向后;同时右转身,两脚以脚跟为轴。右转向后成桩步;同时由上向里屈臂卷扣左小臂,使左拳落于胸前,拳心向下,目视前方(现图14)。



动作15:上动不停,左拳经右臂下侧,边外拧,边向前上方钻出,拳高眉齐,拳心向上3同时右拳边裹肘,边外拧回拉,收于脐右侧,拳心向上3同时左脚前蹦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成桩步;目视前方(见图15)



动作12~15的要领和实战击法,与动作8一王相同,只是左右相反。


五、上步右崩拳


动作16:左小臂向下沉压,落至齐胸高时。右拳贴肋。贴心口至左肘窝,然后边里拧,边沿左小臂.上侧向前直线崩出,拳高与心齐,虎口向,上;左:拳同时边外拧,边回收于脐左侧,同时右腿后蹬,左脚前蹦一步,右脚随之跟进成崩拳步;目视前方(见图16)



六、上步左崩拳


动作17:左拳贴肋、贴心口,沿右小臂上侧,边里拧,边向前直线崩出,拳高与心齐,虎口向上3右拳同时边向外拧,边回收于脐之右侧;同时右腿后蹬,左脚前蹁一步,右脚随之跟进成崩拳步;目视前方(见图17)。



动作16~17的要领:


(1)打右崩拳要沉压左臂,右拳贴左小臂里上侧,边里拧、边崩出3两小臂和拳虽同向左拧,却一向前打,一向后拉,娶相贴相辅拧成一力,而又相反相撑,挣而助力。


(2)左脚倘进踩落,要与右拳的拧转崩出做到_上下相随,拳脚齐到。


63)要拧腰颠臂以求打远,要沉肩坠肘以求劲实。


(4)打左崩拳与右崩拳要领相同,只是左右手相反。


实战击法:


(1)当我以左拳钻打对方关突穴时,对方以右掌向其左下方掳按或携握我左拳,我借其力躏进左脚踏中裆,以右拳压彼右掌拧转崩出,攻其心口(鸬尾穴);同时我左拳屈臂贴身回拉,以助长右拳之发劲。如对方掳握我左拳不肯撒手,则我左臂回拉等于借其掳握之力,更增大上左步崩右拳之力。


(2)对方见我右崩拳打来,他放弃我左拳又以右手抓我右拳之腕,我则再上左脚进步逼之,以左拳贴右臂,上出拳再打其心口;同时我右拳向外拧腕屈臂回拉,既破对方抓我之手,又借其抓力加速并增大我进步崩左拳之力,则拳仲对方必倒或伤。


(3)如果我打右崩拳,对方若用右手从其左向右反把抓握我右腕(因对方究以右手掳按我钻打之左拳未得逞,但其右手已在身前,这时我又以右崩拳打之,他正好反把抓我右腕),这时我上步打左崩拳,同时屈右臂向外拧转回拉右拳,两臂合力相撑,分力较大。因对方是从其左反把抓握我的右腕,此时我向右外拧转回拉右拳,等于用拿法中的“小金丝缠腕”一样,反蹩关节,则对方抓得越死,则受伤越重。这一技法正是形意拳所强调的“手去不空回,空回总不奇”的实战运用。


七、斜撤身左掩肘


动作18:左小臂边外拧,边向上划弧回拉室胸前,虎口向前;同时右拳与左小臂动作一致,边外拧,边回拉收于胸口前,拳面抵于左肘尖里侧,拳心向。上;同时右脚向左后侧45°夹角方向撤一步,左脚亦随之后撤,落于右脚里踝前;目视前方(见图18)。



八、进步右马形


动作19:左拳借左拧身,边向下扣腕,边向左发,拳高与胸齐,拳心向下;同时右小臂边里拧,边贴身前钻,与左拳虎口相对,拳心向下;同时借右腿后蹬之力,左脚前跪一步,右脚随之跟进成右提步;目视前方(见图19)。



动作20:左、右两拳一起向前冲击,虎口相对,两拳面向前,拳高与胸齐;右脚前蹦一-步,左脚随之跟进半步成桩步;目视前方(见图20)。



动作18~20的要领:


(1)左后斜撒落步与左掩肘收左脚,必须上下相随,完整一力。


(2)(图18)的掩时,是畜力待发,顾中有打,所以必须向右拧身掩体,上下束而为一。


(8)提步左拧身扣腕是马形发劲的前奏,是弓满即发之势,故(图19)动作应与(图20)的动作连贯运用,一气呵成。


(4)左、右双拳相对齐放,为“双马形”,双肘要沉,双拳要抱,发劲着意于拳面,以示“疾蹄”之功。


实战击法:


(1)我之左崩拳被对方向其右方拨开,迅即进步以双掌合力向我撞击;因其来势凶猛力大,为了安全省力,当避其锋,因我左手在前,正好上环掩肘以封之。为了泄其力,乃向左后撒步。


(2)撤是为了进,对方见招空、劲散,便欲逃退。彼退则我进,用我左拳扣腕向左拨其手,借右脚后蹬进身,以双拳面贯击之。在此过程中的右提步是进身、进步蓄力待发的过渡动作,久练久熟,则只要上步便具备磨胫蓄力之准备,用时则一.上步便可发劲矣。


(3)此乃形意双马形之实用。另有单马形之练法,则是左脚在前,则左臂放长发劲,用之于攻;右拳则在左臂肘里侧起防守和备攻作用。右脚在前亦同,只是左右相反。单马形与双马形,各有所长,各有其用,双马短而力大,宜于近取;单马长而灵活,便于远攻。


九、斜撤身右掩肘


动作21:右小臂边外拧、边向,上划弧线回拉至胸前,虎口向前;同时左拳与右小臂动作-一致,边外拧,边往回拉,收于胸口前,拳面抵于右肘尖里侧,拳心向上;同时左脚向右后侧45°夹角方向撤一步,右脚亦随之后撤,落于左脚里踝前;目视前方(见图21)。



十、进步左马形


动作22:右拳借右转身,边向下扣腕,边向右拨,拳高与胸齐,拳心向下3同时左小臂边里拧、边贴身前钻,与右拳虎口相对,拳心向下;同时借左腿后瞪之力,右脚前蹣一步,左脚随之跟进成左提步;目视前方(见图22)。



动作23:左、右两拳一起向前冲击,虎口相对,两拳面向前,拳高与胸齐;左脚前躏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成桩步;目视前方(见图23)。



动作21~23的要领和实战击法,与动作18~20同,只是左右相反。


十一、原地翻身盖肘


动作24:借右转身之力,右臂不动,左小臂边外拧,边立肘回掩,拳眼向前;目视前方(见图24)。



动作25;上动不停,借向右翻身之力,右小臂经身前向上、向前划弧,下压落于腹前方,拳心向上;同时左小臂贴肋回拉。收于脐左侧,拳心向上,同时两脚以脚跟为轴,右转回身成桩步,前腿四成劲,后腿六成劲,上身微前倾,目视前下方(见图25)。



十二、上步左崩拳(左金鸡食米)


动作26:左拳边外拧,边经心口至右肘窝然后边里拧、边向前下方崩出,拳与腹平,拳面向前,虎口向前上方;同时右拳裹肘回拉,收于脐右侧,拳心向.上,同时左脚前躏一步,右脚随之跟进半步,成前腿四成劲,后脚六成劲的桩步,上体微前倾3目视前下方(见图26)。



十三、转身益左脚提步插拳束身(金鸡上架)


动作27:身体右转,右拳向身体右上方扬起,拳心向前;左拳边外拧,边从下划弧收于左胯旁,拳心向上3随右转身,左脚尖略里扣,上身长起,两膝微屈;目视右拳(见图27)。



动作28:右小臂向下,向里弯曲,经身前,向左胯处插下;同时左拳经左胯、身前,向右肩头上穿出,,拳面向前;同时左脚向右脚外侧盖步落地,右脚随即跟进提起成右提步;目视右肩前方(见图28)。



十四、顺步挑打(金鸡报晓)


动作29:右拳和右小臂经腹前,边外拧,边向右前上方挑打,拳高与头平,拳心向里,上方;左拳同时贴身下落至脐左侧,拳心向上3同时借左脚后蹬之力,身体向右前上方长身,右脚前跛-一步,左脚随之跟进半步成桩步;目视右拳(见图29)。



动作24`29的要领:


(1)翻身盖肘,要先回掩左臂以蓄力,注意要沉肩坠肘;盖肘时,要借从前上,向后下拧腰翻身之力以发劲,但婴与两脚配合上下齐动;右臂往前盖,左臂贴身回拉,既相合又相撑,以增大盖肘之力;说是盖肘而发劲着意是在前小臂,也是形意拳原地拧身发劲之一大特长。也体现了“臂借腰劲而劲大,腰借臂劲而得发”的技法窍要。


(2)左金鸡食米与崩拳要领相同,只是此动崩出之拳偏低。上身前倾,俯身加大打击力,但不得失重。


(3)金鸡上架的右臂要扬得开展,尽量舒长。下插时要束得紧,以求蓄力有加;右臂下插要与左脚盖落、右脚提步和左拳上穿,做到上下和谐,完整一力。


(4)金鸡上架是“就”,“就是束身也”,就是为了放,所以要为放做好束身蓄力的谁备;金鸡报晓就是放,要放,就得挑得开,挑得快而实,使力达于拳端;右脚踩落要与右拳_上挑,发腰劲,上下相撑,劲力完整。


实战击法:


(1)我以马形攻前方甲敌时,身后乙敌攻我后心;我则裹臂翻身盖肘以压来手,随即上步以左崩拳攻其阴部。


(2)此时在身后之甲敌,见机可乘,抡其左拳击我头部;我身体右转,扬起右拳以截来手。


(3)敌见左拳被截,复以右拳击我小腹;我则以右拳从头上下插,以闭其右拳;同时向右盖步蓄力,继进右脚并以右拳向对方右腋下挑打以放之。


十五、上步左劈拳


动作30:左小臂边外拧,边经心口至右时里侧,再里拧,沿右小臂上弧线劈出,拳高与心齐,虎口向上3同时左脚向前蹦进一步,右脚随即跟进半步成桩步;目视前方(见图30)。



十六、进步右劈拳


动作31:'左拳边外拧,边回拉,收于脐之左侧,拳心向上;同时左脚亦回收于右脚里踝前;目视前方(见图31)。



动作32:左拳贴心口外拧钻出;同时右脚后蹬,左脚前踏一大步,右脚随之跟进提起成右提步(见图32)。



动作33:右拳贴心口,经左肘窝向里拧转,向前劈出;同时左拳外拧回收,靠于脐之左侧;右脚则同时向前蹁进-大步,左脚后蹬,随即跟进半步成劈拳步;目视右拳前方(见图33)。



动作30~33的要领:


(1)上步左劈拳,要手脚齐到,着意发劲力在小臂。


(2)右劈拳上身提步钻拳,嬰上下相随,蓄力以进,但不能用拙力。


(3)经曰:“劈拳之形似斧属金””。因小臂等于斧刃,故进步劈拳发劲着意于小臂,但要借腰力,并要手脚齐到。


实战击法:


(1)如我之挑打,对方退步避开,我则疾进左脚_上步以左劈拳放之。


(2)如我之左劈拳被对方用左手向右拨开,顺势用其右拳向我左肋打来;我则外旋左腕,向下、向里沉肘压拨对方右拳,使之落空。如此时对方突然又翻左手,用掌背向我迎面打来,我则用左臂贴身提步前钻其左臂。用“起为钻”、“起横不见横”的击法,借上身蹬步之整劲,将对方之左掌横至其体右,使其身亦向右倾斜,使他的右拳想打也打不出。如我方“起横不见横”的劲找得好,且能“沾身纵力”,则这一钻即可使对方失重,而被放出。


(3)如我之钻拳仅将对方左拳钻开,而未能把身体放出,则可再使我之右脚迅疾地向前躏进一大步,用右拳及小臂向对方左胸部击而发之。如对方左掌被钻开时,使其重心已不稳,则这一劈拳虽仅着在对方臂部而未打着胸部,亦可将对方放出。如我方发劲能找其重心,再能力透脊背,则放出的会更远。这就是经云:“时打去意占胸膛,起手好似虎扑羊”,因为用的是小臂发劲,故前辈们才有“劈拳肘打”一说。


十七、退步上拨双分拳(白鹤亮翅)


动作34:右拳从前向下、向里拧裹。收至腹前,拳心斜向右;同时左拳边向下,边向右臂里侧下插,拳心斜向左,使两拳腕部交叉于腹前,右腕在外,目视右前方(见图34)。



动作35:前动不停,借长身抖腰之劲,使两臂从下经身前向头上两侧抖开;同时后撤左脚成右弓身;目视右拳(见图35)。



动作36:上动不停,两臂抖开继续向下弧形收臂,使双拳紧收于腹前,拳心皆向上;同时右脚后撤提起靠于右踝里侧成右提步;目视右前方(见图36)。



十八、退步顺式炮拳


动作37:身体右转,重心后移;左脚向前蹬劲,使右脚向身后跐落一大步;左脚随即向后跟撤半步成桩步;同时右拳贴心口外拧钻起,随即边向里拧,小臂边向右额头翻拧,使拳背贴于右额头,拳心念向前;左拳则同时贴心口起钻,边向里拧小等,边借身体右转撒步抖腰之力,拧拳向前打出,高与心齐,拳心向下;目视前方(见图37)。



动作34~37的要领:


(1)退步白鹤亮翅,既叫“亮翅”就不是“并翅”。故尚先生所教的这-一动作,是向头上两旁发劲的,是锻炼其他动作所没有的向上方抖腰发劲的技巧。因而不采用并臂砸手背的动作。


{2)“亮翅”要借退步抖腰而向上发劲,故拳之上抖与步之后撤,必须上下一体,完整一气。


(8)双拳下落收腰与撤身提步,也要上下相合束而为一;束是为了展,是为了蓄力待发,为退步发劲创造条件。


(4)退步炮拳要借向右拧身,向后坐腰,左脚拘前蹬,右脚向后跳之力。待脚跟落地后又有前蹬之劲,借以发挥步向后撤而劲向前发之效。


(5)双拳是借拧腰,向里拧腕与脚向后落地同时发劲。以求_上下完整一力,退步发劲更要体现“退也打”的特殊技法。


实战击法:


(1)如对方右跨步闪身躲开我之劈拳,并上左步抡盖其左拳向我头上砸来时;我亦退左步,同时右拳回孜,两拳在腹前相锁,借退步抖腰向上摆双臂发劲,以破对方砸来之左拳。实际只是用右臂破其拳,而左臂亦同时,上摆是为了趁劲,并助长右臂之发劲。


(2)对方左拳落空,又上右步出右拳直打我之面门;我则借,上摆后下落之拳收腰提步,彼进则我退,同时向上拧转右臂化其来拳,.左拳则同时向里拧打攻其前胸。这正是形意拳中,退也打人发劲的技法之一。


十九、进步右劈攀


动作38:上体左拧,重心后移,右臂屈肘向前伸出,拳心仍向前;左拳以肘带手,边向外拧转,边回拉收于脐之左侧,拳心向,上;同时左脚拉回半步。使左脚跟靠于右踝前;目视前方(见图38)。



动作39;上动不停,左拳边里拧,边贴心口从右肘上钻出,高不过眉;同时右拳边下搂,边外拧,收靠于脐之右侧,拳心向上;左脚亦同时向前蹁进一大步,右脚后蹬,随即跟进提起,靠于左踝里侧成右提步;目视左拳前方(见图39)。



动作40:上动不停,右拳外拧贴心口经左肘里上侧,边里拧,边向前弧线劈出,高与心齐,虎口向。上;同时左拳以肘带手,,贴肋向下回拉,收于脐之左侧,卷心向上3同时右脚向前蹚进一大步,左脚后蹬,随即跟进半步成桩步;目视前方(见图40)。



二十、横裆挤步右肘打(上步抖翎)


动作41:腰向右拧,同时右小臂外拧回裹使右肘贴肋,右拳涵于胸前,虎口向前;同时左小臂外拧贴右小臂下侧钻出,拳心向上;目视前下方(见图41)。



动作42:上动不停,借腰左旋之力,右小臂里拧,与地面垂直向体右铡打出,力点在右小臂外侧,拳心斜向右;同时左小臂屈肘,边里拧,边上撑,使左拳停在头的左上侧,虎口朝前下方;同时右脚要借向左拧身及左脚蹬进之力,横裆挤进,外挫脚跟,踏实落步,力达右腿和右胯外侧;同时左脚随之跐进半步,成半马步,重心在右腿;目视右侧前下方(见图42)。



二十一、穿拳撑肘回身(鹰鹞回头)


动作43:右拳借向左拧腰之劲,贴勋向前,向外拧臂穿出,拳心向上,高与胸齐;同时左小臂屈肘边外拧,边里褰而下沉抱于胸前,虎口向前;使两小臂交叉于胸前;重心随右臂之前钻移至左腿成左弓步;目视双拳(见图43)。



动作44:右小臂借向右拧腰之劲,经脸前边里拧,边上撑,使右拳撑至头右侧眉上,虎口朝斜下方与脸相对;同时左小臂边里拧,边向左肋处里扣,使左拳面抵于左肋上;重心随撑右拳移至右腿;目视右拳(见图44)。



动作45:上动不停,上身左转,右拳边外拧,边从后下夹,经右肠搓夹于脐之右侧,拳心向上;同时左拳沿左肋、胯,边外拧,边向前抖击,虎口向前上方;上身随右夹左抖之劲,而向前倾身下蹲;眼神亦随之从右上方;迅疾回头转视前下方(见图45)。



动作38~45的要领:


(1)除(图38)是右拳在头前上方外,上步钻、劈拳的动作和婴领与<>


(2)裹肘是束身以蓄力,要手脚动作合一。劲意内涵。


(3)右跨步抖翎,既是横跨进身,踩步肘打,就必须要借向右前橘跨步进身抖腰之劲,使手脚齐到。力贯右小臂。这正是“臂借身劲而劲大,身借臂劲而得发”,但必须做到周身完整一气,乃能得逞。


(4)鹰鹞回头的左拧身,襄左拳,穿右拳,必须要束身、涵劲,宁神;向右拧腰上撑右拳谓之“望眉”必须与再向左回头动作迅速连贯,娶练出鹰鹞回头的精神来。


实战击法:


(1)当我左手炮拳被对方右手回带所截,复出左拳击我心口时,我借右臂在头前之怎,向前、向下掳扣其左腕,进身提步用左拳钻其颏下,或天突穴。如钻拳再被对方右手所拦,我则用右劈拳顺我左臂,压彼右手,当胸劈击之。


(2)对方见我进步劈击,势猛力大,则退步避之,并以左手掳我右腕;我则趁其掳力未实之际,向回拧带右腕丽束之于胸前,以散对方掳势或使对方怕被带倒,而向后缩身时;我则乘其势散不稳,或挣手向后缩身之际,迅即横跨步进身,踩步撑抖右小臂,击其腰胯或肋腹。如用之得机得势,对方必被击倒。用此式时,左臂向斜方拧撑,正是为了两臂相反相撑,以加大右臂向前下方抖击之力,且可预防对方击我头部。


(3)“鹰鹞回头”多用在对方用快手连击我头部时,我则向前穿右拳,同时里褒左拳以截对方第一、二来手,当对方再来手时,我则用穿出的右拳掩头上挂,左臂同时下掩前穿,迅即扭头进身发劲,或单手或双手,或肘或臂,哪沾哪打,上下齐动,周身一力,自然猛不可挡。如拳经所说“或把或拳望着就是”,则对方快手失灵,抵挡无能矣。此动。右手穿出之拳,出不空回,既可挂对方以击之,又可助斩夹进身之力。


至此,十二共锤前半趟已练完。如练后半趟,就可接练一,左提步束身;二、顺步左炮拳等,循上述顺序练下去。动作相同,只是方向相反。后半趟再练到画身如动作4G式即可接做收式。


收 式


动作47;身体由前倾'下蹲,变为尾闾中正,上身竖直的桩步,同时右臂由下向右、向,上弧形扬起,拳心向上,拳高与眉齐,目光注视右拳;同时左拳边外拧,边向上扬起,与右拳相称同高,拳心亦向前上(见图47)。



动作48:身腿不变,两小臂里合,两拳在胸前拳面相抵;目视前方(见图48)。



动作49:身、腿不动,两拳相抵贴身下沉至脐下丹田处,目视前方(见图49)。



动作50;两拳不动,左转身面对前方;重心前移,右脚蹲身.上步与左脚并齐;目平视前方(见图50)。



动作51:两拳变掌,两臂自然下垂,使两掌落于两腿外侧3两腿立直;目视前方(见图5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