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低血压的自我解决办法有哪些?

 河畔林语图书馆 2018-07-28

谢邀。

一般认为成年人上肢动脉血压低于12/8 kPa(90/60mmHg)即为低血压。

慢性低血压分为几种:

一、体质性低血压

与患者的体质瘦弱,遗传等因素相关,其血压长期处于低位,轻者可无任何症状,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夏季气温较高时更明显。

二、体位性低血压

与患者的体位变化有关,其主要特征是,在改变体位为直立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同时伴有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识功能障碍、心悸、颈背部疼痛等低灌注状态。


中医中虽然没有低血压这个病名,但是中医可以针对低血压引起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进行辩证施治,通过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的平衡,来使一个人回归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


一般来说,低血压的中医治疗,可参看中医中“气虚亏虚”证或“肾精不足”证的治疗方法。

气血亏虚证(无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劳累则甚,气短声低,神疲懒言,面色㿠白,唇甲不华,心悸少寐,饮食减少,舌淡胖嫩,舌边有齿痕,苔少或苔薄白,脉细弱。

首选八珍丸。

肾精不足证(有腰膝酸软):头晕而空,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健忘耳鸣,腰酸遗精,齿摇发脱。

偏于阴虚内热,烦热口燥,舌嫩红,苔少或光剥,脉细数:左归丸。

偏于阳虚,四肢不温者,形寒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右归丸。


八珍丸,左归丸,右归丸都很是很容易买到的OTC成药。


茶饮的话,推荐的是,生脉饮茶。

以生脉饮方为主治疗长期低血压在中医临床中已经有了比较漫长的历史,有了比较多的临床研究文献。

其中全部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所以也比较安全。

下面简单说说生脉饮茶的制作方法。

将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按照10:15:6这个比例打成粉末。

装入袋泡茶中,每袋9克。

然后,将袋泡茶放入茶杯中。

倒入滚烫开水,盖住杯盖。

待,水转温后,即可徐徐服用。

在生活上,对于体质虚弱者需要均衡膳食,合理补充营养,适度加强体育运动,如果年纪比较大了,可以选择太极拳、散步、健身操等强度适中,节奏比较慢的运动。三餐不宜过饱,只吃七分即可,避免太饱导致回流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出现低血压。

高血压患者,如果在服药后,经常出现血压偏低,建议联系医师,重新调整给药方法和剂量。


总之经过系统调节,以及改良生活方式,就能减少低血压的发生,减轻低血压所带来的不适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