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暑热难耐的头伏今天就结束了,而湿热更重的中伏却正来势汹汹。到了中伏,最典型的天气就是传说中的“桑拿天儿”,湿热的天气让人憋闷的喘不上来气。而更让人绝望的是,今年有两个中伏,“难熬”的日子比往年还多了10天,这可愁坏了各位怕热的朋友。 ![]() 民间有句俗话叫“冷在三九、热在中伏”,中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同时,中伏前后的这段时期也是湿气最重的时候,中医认为,在这时人们非常容易受湿热邪毒侵袭,经常会出现胃口不好、大便黏腻、腹泻、呕吐、口舌生疮等症状,所以在中伏把身体调理好,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此时,养生的关键还是我们常说的“健脾、养胃、祛湿”。 ![]() 民以食为天,药补不如食补。中医有什么好吃的食疗方能让我们在憋闷的“桑拿天儿”健脾养胃吗?当然,中医对于健脾养胃有着一个很好的食疗方法,而且这个方法也很传统,那就是喝粥。古人云:“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乃粥也。”明代医家李时珍也曾提出“粥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那么在中伏前后,我们更适宜喝哪种粥呢? 【鲜 藕 绿 豆 粥】 ![]() 原料:绿豆60g,鲜藕适量 做法: 1.净绿豆洗净,用温水浸泡2小时; 2.在锅加入冷水、绿豆,用大火煮沸; 3.改小火,加入切好的藕块,续煮至藕烂豆熟即可; 4.可根据个人口味,在煮绿豆时加入小米/粳米。 功效: 清热生津,解暑化湿。 【白 扁 豆 山 药 粥】 ![]() 原料:白扁豆15g,大米30g,鲜山药30g 做法: 1.先将鲜山药洗净,去皮切片,备用; 2.将大米、白扁豆煮至半熟; 3.在锅中加入山药片,煮至豆烂米即可; 4.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白糖调味。 功效: 补益脾胃,调中固肠。 【薏 米 百 合 粥】 ![]() 原料:薏苡仁30g,百合6g 做法: 1.将薏苡仁,百合洗净,用温水浸泡20分钟; 2.将清洗干净的食材加入足量的水煮至薏米开花,即成。 功效: 健脾祛湿,美容养颜,清新养胃。 小帖士: 薏苡仁性寒,体质较弱的女性朋友理期前一周应避免食用。 炎炎的夏日,很多朋友喜欢把煮好的粥放在冰箱冰镇后再吃。但是,然而,冰粥虽美味,但并不适合虚弱的老年人、孩子和体质寒凉的人,冰粥喝太多,不但起不了养胃功效,可能还会影响肠胃功能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