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兄弟有多牛?两人一起科举,全部进前五,还有一人本该是状元

 思考人类 2018-07-29

回顾历史上宋代的文人墨客,你可以不知道陈亮,可以不了解毛滂,但是提到“三苏”,你一定知道他们父子三人——苏洵、苏轼、苏辙,其三人对宋代诗词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他们同在唐宋八大家之中,由此可见后人对他们的贡献是给予肯定态度的。但其实在三个人之间,广为人们所了解的只有苏轼一人罢了,身为父亲的苏洵定是替儿子开心,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可是在苏辙的眼里,可能更多的是羡慕不已,所以他一生都在追寻着哥哥苏轼的身影前行,渴望有一天自己能够站到与哥哥同一高度的位置。

从苏辙的童年起,他的父亲就为他树立了一个勤奋好学的榜样。虽然当时的苏洵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但是这些并不能成为他求学道路上的障碍,于是他四处游学,发奋图强,成为了后来众人传颂的《三字经》中所赞扬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说的就是他。后来,苏洵因父亲病逝,不得已返回家中,他决定闭门读书不再游学,将自己的所见所学传授给自己的两个儿子。这就是苏辙最初的知识来源,他开始向父兄学习,学习他们的学识品行等方方面面。

嘉佑二年的春天,父亲苏洵带着他们兄弟二人前往京师参加礼部会试,二人皆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辅助考官是梅尧臣,其二人都非常喜爱有创新的诗词,而苏轼的文风正是如此,两位考官看了之后甚是喜欢,但是欧阳修误以为这是自己的徒弟曾巩之作,为了避免嫌疑,就将苏轼的文章定为了第二;但是身为弟弟的苏辙,文风就保守很多,不过也取得了五甲的好成绩。经过这次的考试之后,更加唤醒了苏辙内心的追逐哥哥步伐的梦想,他渴望着有朝一日自己的文章也能被世人所欣赏。于是科举考试结束后,他给当时的枢密使韩琦写了一封书信,在文中描写了自己对文章的一些看法和自己养气的方法,自然而然地表达了自己想和韩琦见面面谈的愿望。这时候的苏辙开始为自己的梦想铺路了,他开启了自己梦想道路上的第一步。

然而不幸的是,此年的四月,母亲程氏就与世长辞,一家三口不得已回到蜀地。后遂在开封、江陵两地游历,期间父子三人创作不少诗词佳作,供后人欣赏。

嘉佑六年,守丧期满,兄弟二人再次踏上了科举考试的征程,此次的制科考试,苏辙就没有哥哥那么的幸运了。苏轼仕途开始的轻轻松松,当年留在京师的名声依旧有效;而反观苏辙就有点儿困难了,他参加殿试的时候,因为觉得宋仁宗已经年老,应该疲惫于朝廷的政事了,就直言献计。可是当时的考官们意见不一,有的人觉得苏辙的言语过于激烈,甚至对仁宗有所不尊重,试图罢黜他;但是有的人就觉得他敢于直谏,应该留下。最后还是宋仁宗发话说,当今的朝廷以直言来选拔人才,而如今要因为此人直言将他黜落,天下的百姓会怎么想我?于是,宰相不得不将苏辙列入下等,留下来做官。

于此,苏辙就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他并激动地开始在新的领域大展拳脚,与苏轼不同的是,他选择向朝廷请缨,在京城侍奉父亲。所以后来苏洵去世时,二人也并没有觉得对父亲有所亏欠,服丧期满后,就即刻赶回朝廷,渴望带着父亲的愿望继续为国效力,延续父亲未走完的路。

熙宁二年,苏辙上书,被皇帝召见,二人论政。遇见了当时的宰相王安石,他想要推行青苗法,于是就向苏辙寻求意见。苏辙如实给出自己的意见,希望王安石能考虑整顿常平仓法,此法更加有利于百姓的生存,而王安石却闭口不谈,苏辙只好作罢。苏辙建议的新法就这样被朝廷无声的回绝了,但是这才是他仕途挫折的开端。

当时的王安石根本没有听取他的意见,相反,他遇到了想法与他一致的河北转运判官王广廉。于是,青苗法就私下在陕西的转运司实行起来了。可是,等到秋天想要收回春天所发放的本钱时,收到的钱额却寥寥无几。朝廷里大多数的人都不敢得罪王安石,于是都默不作声,不敢禀报。此时的苏辙终于看不下去了,他去见他的上司陈升之,试图说服他,这样的行为只会让天下人看笑话,怎么能解决百姓的问题。他还写信给王安石,试图阻止他的行为,可是这些在王安石眼里,无非是自投死路。就这样,苏辙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被贬,他被逐出了京师。他开始怀疑自己做官的初心,但是他的确做到了不忘初心,他依旧直言,哪怕明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他毅然决然。

可是命运总是会在你最糟糕的时候,再给你致命一击。元丰二年的夏天,他的哥哥苏轼因“乌台诗案”的风波锒铛入狱,苏辙上书为兄长请罪,结果不仅没有批准,反而被贬,甚至五年不得升调。这还不是苏辙人生最困难的时候,他与苏轼苦中作乐,相见于黄州,一路相伴游历,疏解心中郁闷之情。

终于在元丰八年的时候,他以前支持的旧党派当政,苏辙又回到了自己梦想最初的地方,一路追随着哥哥的脚步,不断砥砺前行。他开始辅助当时的宰相司马光,废除新法,但二人在免疫法和差役法这件事上有所异议,即便是经历过之前的多次贬谪,苏辙也没有忘记本心。他依旧直言不讳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虽然司马光并不赞成,但是苏辙没有选择低头于权势。

好像历史上这些敢于坚持自己并且坚持到最后的人,很少能够有在仕途上一帆风顺的。苏轼也逃不过这样的命运,在元祐八年,哲宗登位,新法派又得到了重用。此时已经55岁的苏辙接连遭遇贬谪,他决定潜居颍滨,他开始放弃与命运的搏斗了,既然自己的梦想实现过,又何必在意结局。一生追逐于父兄的他,终于停下来了,去享受自己的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