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放线菌病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7-29

放线菌病主要是以色列氏放线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化脓性炎症,放线菌病治疗方法有哪些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来看看下文的介绍。

放线菌病治疗方法有哪些呢?药物疗法青霉素为个选药,用量和疗程依病情轻重而定,每天静脉用药(1~20)×106u,在外科清除病灶,引流或切开排脓前30~45天开始用药,术后尚需连续用药12~18个月,可改用口服青霉素125~500mg,6~8h 1次,轻症患者连续用药2个月或更长,为促进青霉素渗入病灶处,可加用10%碘化钾溶液10~20ml口服,每天3次,为加强青霉素的疗效,亦可与磺胺药物并用,后者每日1g口服,当青霉素过敏,无效或其他原因不能耐受时,可选用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头孢菌素,利福平等广谱抗菌药物。

手术疗法所有浅部病灶及窦道脓肿等均应切除,或切开引流,肋骨,肺部病灶尽可能清除彻底,严重时可行肺叶切除。X线照射疗法 颈,面部浅在的放线菌病病灶可用X线局部照射辅助治疗。对于严重,泛发感染的患者,应注意补充营养,在抗生素广泛应用后,放线菌病的预后一般较好,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早,规则,充足疗程用药,颈面型放线菌病预后良好,其他类型者若能适当治疗,可避免畸形等后遗症。

胸部型放线菌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肺门和肺底,开始几周有不规则发热,咳嗽,咯痰,胸痛,但无咯血,随着病情发展,肺中出现小脓疡,痰液呈黏液性带血丝,提示肺实质有破坏,累及胸膜时可出现明显胸痛并有胸水,感染播及胸壁后形成结节,脓肿,穿透胸壁和皮肤时则形成多发性窦道,排出物中有典型的“硫磺颗粒",患者可出现进行性消瘦,发热,乏力,贫血,夜间盗汗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皮肤型放线菌病可发生在四肢,躯干,臀部,面部等,放线菌沿伤口处侵入皮肤,皮下组织,开始在局部皮肤形成皮下结节,以后结节软化,破溃,形成窦道,并可在周围形成多个卫星状皮下结节,后者软化,破溃后形成相互贯通的多发性窦道,窦道中常排出淡黄色脓性物质。

对于患上放线菌病的患者不用太过着急,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就诊,症状将会得到有效的缓解。全球医院网提供了相关骨放线菌病的症状介绍,欢迎大家浏览。如有健康疑问,可到全球医院网公众号(webQQYY)咨询。(责任编辑:珍妮)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偏瘫康复‘省钱’秘方(原创)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