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意语文年会语文教学问答录

 采菊东篱630 2018-07-29

徐玉峰(河北):关于教学

1、肖老师,您课堂设计主问题特点明显,这些问题包容了您备课八问的内容;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引导,使您的课堂推进见深度和厚度,能否就引导也给大家谈谈心得,有没有类似“备课八条”这样的秘诀呢?

肖培东:当我们准确定位教学内容并构思了较好的课堂设计后,我们就会发现所谓教学其实就是在对话。教学是一种交往、互动,是精神领域的对话。有效的阅读教学是老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相遇和交流,绝对不是一种简单机械的问和答的关系。表现在师生对话之间,教师艺术化的引导尤为重要。我对引导的理解,可以简单地归纳成两句话,即“眼里有学生,心中有语文(课堂)”。

眼里有学生,就是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尊重学生,做一个善于倾听学生的人。说到尊重学生,似乎每个语文老师都会去强调,但真正能在课堂上实践并体现出来的不多,尤其在公开课上,好多老师心里急的是自己的教学推进,只想课堂上推进简单,即问即答,所以很多教学过程都是简单甚至粗暴地完成,学生答到位最好,答不到位就忽略过去,然后出示幻灯片上的预设答案一闪而过,这样就无引无导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思维就得不到尊重,遑论提升。尊重学生,就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时间,就要让学生充分表达他的观点和主张。尊重学生,还要学会善于倾听,老师要在第一时间听出学生回答中的精彩和疏漏之处,巧妙生成。比如教学《祝福》,学生说祥林嫂在那个黑暗的时代悲惨“去世”了,我就注意到学生用“去世”而不是用“死”来解说主人公的离去,就追问一句:“你用‘去世’来述说祥林嫂的结局,而小说中的其他人物是不是也是用‘去世’来说的呢?”学生就回答说,其他人用的是“老了”“穷死的”“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等。这又说明什么呢?课堂就很自然地推进到深处。学生回答多有自己的理解,不到位或者错误也是正常,教师要学生因势利导,将错就“错”。比如一次教学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我问学生文章的结构,“总分总”结构层次照理很清晰,可一学生却说是“总分”,这时我就问她为什么是“总分”,学生就读了第一自然段说这是一个总起段落,我在肯定了学生的这一思考结果后,又要求她再读读最后一段,学生读最后一段发现有总结句,就自我更正说是“总分总”。有时候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在老师的思考中,教师不能粗暴地用“错误”来给出评价,要给予学生解说的权利,很可能这是通幽的被老师忽略的另一条曲径。比如有次教学《逍遥游》,问学生哪个字可以串成全文,我的预设是“游”是“笑”是“辨”,可是第一位学生回答是虚词“也”,因为“也”字特别多。面对意外的回答,我冷静了下来,和学生试着从“也”字的不同语气出发,去整合文章,最后收效甚好。钱梦龙老师说,要学会利用学生的聪明,我想,也要学会利用学生的困惑、学生的疑问、学生的错误、学生的争辩等等。

心里有语文(课堂)。不管学生回答如何,教师心里一定要明确一点:我在和学生学习语文,研习文本,我有我的位置,我有我的任务。所以,对整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风筝怎么飞,线都要紧拽在手中。不能东拉西扯,最后失却方向,迷失目标。立足文本,用好文本,读好文本,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课堂对话尊重学生,也要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不能被学生牵着鼻子走,甚至使得自己退出了教学的舞台,成为一名旁观者,把自主阅读异化为放任自流。

引导,其实就是做到有人,有我,有课堂,有语文。这是态度,是艺术,是智慧,是热爱。

 

 2、肖老师,那天您在宁安总结时,谈到要考虑学情,本次是否因为针对的是初一的学生,课外补充和拓展极少,如果是高一或高二的课堂是否会加大拓展力度?教学设计会有怎样的变化?

肖培东: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我们不能说,有了拓展就是好课,也不能说,没有拓展就是纯正的语文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最终必须超越课堂、超越文本。语文教学中合理有效的拓展延伸有助于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有助于对文本的深刻感悟,有助于对文本的认知表达,所以说拓展是课堂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语文课堂的拓展因人而异,也因文而需,因教而需。教学《美丽的颜色》,我们是可以介入很多相关的资料,比如居里夫人的名言,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对居里夫人的评价,其他名人传记的精彩语段……但都必须是在尊重学生学好教材、立足课堂的基础上有效地去拓展,是在唱好课堂教学重头戏的基础上的由此及彼的拓展,那种游离于文本、任意生成的课堂教学,势必导致阅读教学价值的缺失。我教学一篇文章,首先考虑的是这篇文章是否得到了学生最大程度上的阅读。如果文本本身的价值没有挖掘好,而去慌张张地开垦其他土地,就是为拓展而拓展了。所以,对每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做出多种预设,要想好阅读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你的出发点是什么,你的目的地又在哪里,一句话,语文课,要看得见学生真实的进步。

 

3、肖老师,您的课堂作文教学很注重学生生命状态的唤醒,对世界的凝视,注重训练学生思维、情感,注重素材的积累开发以及写作方法的讲授,而语言的训练又是如何去做的?是结合在前几项内容之中吗?还是另有方法?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肖培东:让一个人造出一艘船,首先要引发他对大海的向往。写作也是如此。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他的一部分……”其实,生活处处有素材,只不过我们的眼睛和心灵被遮蔽了。让生活中的东西,都变成孩子们的文字。我希望给孩子们一个更广阔的天空,让他们凝视这个原本就丰富多彩的世界。写作,是让我们回归世界,寻找自我。学生的世界是需要被激发的。去年我在南京的《好久不见》作文课,今年我在常州的《春天的美好姿态》作文课,实质都是在激发学生去凝视生活,关注自然。知道“写什么”后,接下来就是“怎么写”的问题,这其中语言的训练是极为关键的。我没有刻意的语言训练的写作课,语言的提升还是在平时的阅读中,但有针对性的训练也是需要的,比如描写语言、抒情议论语言等的运用。写作课从来就不是单独的,不是割裂的,它应该和阅读教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我们的阅读实质也是在教学生写作。平时多注意语言积累,多引导学生读读好句子好文段,多和学生研习阅读文章的精彩之处,多用心朗读好的语段,读到心里去,让那些形象感人、令人咀嚼回味、有神采、有个性、有创意、有亮色的生动语言在学生的心田里扎根,再模拟着写写,习惯了就能写出好的语言。我非常强调好好读书,很多写作能力差的学生,读书能力也差,朗读没感情,不知道哪些字词要读出味道,对语言的感受就无从谈起。另外,我经常在写作课上亲自示范,在黑板上把学生原本干瘪的、苍白的语段当场修改成较为生动的、有文采的语段,学生觉得这样也可以,就自信了许多,以后就会注意这方面的语言表达。所以,教学生写作,教师首先要成为善于写作的人,教师的语言也要有文采有表现力,你就是你的语文,你就是学生最好的文本,你最直接地在影响学生!教学相融,阅读和写作也是如此!

 

关于生活:

您是一个很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年会期间,有大量老师排队跟您照相,可见老师们对您的学识和为人都特别钦佩。

想请问您几个问题:

1、痴迷音乐足球,与语文教师的素养的关联?您最喜欢的音乐与球星?许多老师过早产生职业倦怠,是否与没有自己的爱好与追求有关,可以就此充分谈谈吗?

肖培东:除了温暖的情感、生命的思考,我储存最多的是书和唱片,我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是体育比赛。这种兴趣爱好一直延续到今天,成了我生命里不可分离的一个部分。我喜欢听抒情的走心的流行歌曲,时光中的很多情绪我都可以用一些歌词来诠释来慰藉,尤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流行音乐,简直都是深深根植在我们的成长记忆中。邓丽君、罗大佑、齐秦、童安格、王杰、姜育恒、苏芮、杨庆煌、南方二重唱、李宗盛、凤飞飞、高明骏……我觉得他们的轻吟浅唱或者激情高亢,都是生命美好的姿态。他们温暖了我的青春,也抚慰着我的现在。而当我走上语文讲台,我竟然发现,这些美丽的歌词,其实都是最好的文本。你看,“春天的花开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忧郁的青春年少的我曾经无知的这么想/风车在四季轮回的歌里在天天地流转/风花雪月的诗句里/我在年年的成长”;你看,“让青春吹动了你的长发/让它牵引你的梦/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历史/已记取了你的笑容/红红心中蓝蓝的天/是个生命的开始/春雨不眠隔夜的你曾空独眠的日子”;还有“谁能告诉我,谁能告诉我,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有爱,有忧,有意象,有韵律,有诉求,有提醒,有文采,有思想,有社会责任!我常常和学生们一起读这些歌词,哼唱这些华语经典歌曲,我们从华语流行乐到欧美流行乐,从抒情到摇滚,从民乐到新世纪音乐,语文和音乐,可以这样有趣地融合。体育也一样,我们一起评说乔丹的篮球功夫,我们一起论辩梅西和C罗,我们一起欣赏那些出神入化的技艺,我也渐渐从中悟出点语文教学相关的东西。这个世界,所有技艺都是相通的,要你的基本功,你的现场把握,你的敏锐捕捉,你的灵动生成。孔庆东说:“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其他健康的爱好与追求,也是如此。当生命无聊生活无奈的时候,音乐,读书,旅游,运动等等,都会让我们找到轻松,找到快乐,找到宁静又阳光的心灵码头。你爱着,世界就不会枯萎,你恋着,语文就不会灰暗。我们总能让自己绽放!

 

2、那天看见您在诗意沙龙交流后,在读一本书,您读的是什么书?您常年奔波在外,大半时间都在旅途中,如何让自己沉静下来,不断学习与成长的?您是如何平衡工作、生活、专业学习的时间的?

肖培东:沙龙会上,我读的是董一菲老师主编的《观十二位名师课堂》一书,点评的老师都是一线普通老师,写得很用心。读书,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事情之一,最重要的是,读书,让你发现自己越来越多的缺陷,又让你见到自己越来越大的潜能,读书改变我们的生命形体。我有过一段不读书的日子,只是让自己沉溺在忙忙碌碌中而无所得。幸亏我能及时醒悟过来,开启自己的读写生活。真的,读读想想写写,你就有了属于你自己的世界。那种喧嚣、嘈杂、功利,多少会远离。你会安静下来,你会和自己对话,你会解剖自己,你会揪出自己的隐藏的各种“小”来。不读书,而只是热衷于外出参加会议,他的提升是有限的。支撑你的语文课的,就是你读过的书,悟过的人生。我外出,总是带上一本书,翻几页也是在亲近。语文老师不读书或者少读书,是很让人忧虑的,读书,让我们回归最初的美好。

当然,我们都会说没时间读书,可是,我们每天留在手机上的时间是足够读几篇文章的。凡事不要找借口,问的还是自己的心。饿了,会去觅食,困了,自然会去找床。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你得把读书当成生命的一种习惯,和吃饭睡觉一样。

心,最后都是心的问题!

 

3、这半年来饱受腿伤折磨,您对生活,对工作以及人生是否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可否与各位老师分享?

肖培东:腿伤半年多了,至今未愈,影响着生活和工作。好多次,我都梦到草原,梦到操场,梦见自己可以随意上下楼,可是,醒来望着腿上厚厚的绷带,还有窗外黑黑的世界,心里充满着失落。真希望它快点好,我想要奔跑了!

我觉得自己是个安静的人,这半年的伤痛让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悟透。仔细想想,尘世的幸福很重要。什么名啊,什么利啊,和自己的健康比起来,真是不值得一提。没有健康,谈什么生活和工作,谈什么诗意和远方!爱,从自己的健康开始!祝福每个老师,我们都要幸福、微笑地站在讲台上。但愿我们都不要那么辛苦,但愿我们都活出自我的诗意,但愿我们的路都不是用血泪铺就。爱我们自己,爱我们的语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