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培东语文教学艺术浅谈

 菡萏香 2014-07-12

肖培东语文教学艺术浅谈

(2014-07-12 07:47:24)

肖培东语文教学艺术浅谈

(本文尚未发表,博客荒芜数月,节选一二部分发在博客,以恢复生气。)

台州市外国语学校  邓维策

 

肖培东老师在34岁上被评为特级教师,经过数年磨砺之后,肖老师的教学更是炉火纯青。王尚文先生在《惭愧与责任——追根溯源话浙派》一文中指出了浙派的基本特征:守正、务本、求活,教师注重语文功底的养成和人文精神的渗透。这些浙派特征在肖老师的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笔者通过对肖老师的课堂的观察和他的课堂实录的分析看到,肖老师紧扣文本,注重诵读,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围绕一个主问题,从心所欲地灵活调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思考、探究,尊重学生的精神劳动成果,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和学习兴趣。

肖培东老师对文本有着深刻的洞见,他能够准确地把握住文本的灵魂和教育价值,凝结为一个主问题,用这个主问题贯穿整个课堂。我把这个主问题比为藤蔓,——如果比作金线,虽然显示了问题的价值,但是,没有表达出主问题的特性,因为,金线是死的,长短已经确定了的。藤蔓不一样,它是有生命的,经历着由短及长的生长过程,长短要由根系、阳光、雨水等因素来决定。肖老师提出的问题,在老师与学生共同的精神活动过程中,拔节、生长,课堂结束了,问题还在学生的生命中延伸。

我是在2011年10月中旬才有幸听肖老师的课,他教的是《西地平线上》。他的PPT很简单,只有两个问题:定西高原的落日,我读出了你的              和西地平线上的落日,你不是落日,而是              。明白语言作品写了什么,这是一种阅读境界,而明白“写了什么”的原因,又是一种境界,前者属于语言所描摹的现象,后者是作者的写作动机,属于作者的精神。肖老师设计的这两个问题,实际是一个问题的二面,以“写了什么”为基石,为桥梁,从语言描绘的现象里超拔出来,引领学生进入到作者的精神世界,在精神的层次与作者对话,真正理解了语言的意义,为学生的精神世界增添了新的内容。通过对话,老师、学生、作者,三方的精神溶合到一起,这便实现了阅读教学的“视域的溶合”。

《〈金岳林先生〉课堂实录》应该是肖老师的一个代表性课例。这一课的主问题是“从

             中我读出了金岳霖的            ”。围绕这个主问题,在教学的第一个大的环节上,学生关注的是人物的性格,通过具体语言,看出了金岳霖的天真、朴素、热爱生活、怪异等性格特点。老师诵读第二段,提出“除了‘怪’以外,你还能品味出金岳霖先生的什么?”这个问题使教学陡然一转,进入到人物的心灵世界,学生从金岳霖的“怪”,看出了他的心酸、孤独、特立独行、对学问的热爱。第三大环节,深入挖掘,探究人物心理形成的原因,学生认识到,金岳霖先生关注社会,治学精深,热爱生活。很显然,金岳霖的心理世界与造就这个世界的原因显得矛盾,这个矛盾在“主旨探究”这个环节得到了恰当的解释。这堂课腾挪跌宕,变化多姿,又如行云流水,显得珠圆玉润。肖老师适时地点拨、引导,学生的认识一层一层地延展,“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完成了一次美好的精神之旅。

肖老师设计的主问题从语言的表层意思直达作者的精神,——这里的精神具体地说,就是作者的创作目的。作品是创作目的的现实存在,创作目的是作品的灵魂,这个灵魂弥漫于作品、统摄整个作品,因而,紧扣语言组织教学,把握到作品灵魂的主问题就具有穿透作品、贯穿课堂的主导性力量;紧扣语言,围绕着这个主问题组织教学,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表达的思想,有效地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

 

仅仅具有良好的阅读能力至多算是优秀的读者,而作为优秀的语文老师,还必须具备进步的教育思想和灵活运用教学技巧的机智。柏拉图说,人的眼睛不能够由黑暗转向光明,除非随着他的整个身体转过来。教育也只是使灵魂转向的艺术,不是把视觉放进人里面,乃是使视觉发挥其作用,因为他已经有了视觉,不过没有适当地转过身体,因而没有看见他所应该看到的对象。“满堂灌”的教学让学生面对黑暗,“满堂问”的教学力图让学生转身,但是,转向了一地鸡毛。在课堂上,肖培东老师引导学生转身,让学生的眼睛看到光明,让学生自己思维到语言的意义。

《〈桥边的老人〉课堂教学实录》的主问题是:从老人唠叨的话中读出什么感觉?学生找到老人唠叨的语言,齐读,再次朗读,然后讨论:

教师:这四句话中,可以揣摩的东西有很多。同学们,你们能从这几句唠叨词中读出些什么?

学生:读出老人的孤独。他没有家,只有几只小动物相依为命,晚年生活很凄凉

教师:对,也就是读出了老人的生活现状,读出了他的孤独。老人在他垂暮之年,把动物视为亲人。

学生:可战争却要他离开他的家园他的亲人,连最后一点温情也要抹去。

学生:读出了战争的残酷,战争的罪恶,战争给百姓带来的苦难和痛

学生:读出了老人的善良,在大家都自顾自己的逃命中,老人还能想到可怜的动物。

教师:说的很好,在老人眼中,小动物的生命也是世界的价值所在。这是一种人性的美丽与光辉。

学生:就是说老人的爱心

学生:读出老人内心的痛苦,还有那份无奈,不能安度晚年,要在战火中逃离家园。

学生:读出他的茫然,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和无把握。

桥边的这个老人如果走到桥的那一边,他可能就躲过了战争的灾难,一个七十六岁的老人,他明白停滞在桥这边的后果。但是,“他太累,走不动了。”他似乎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陷入绝望,或者是已经意识自己的命运陷入绝境,他不再考虑自己,担心的是他的小动物们。如果理解了老人此时此刻的心理,就理解了整个的人,进而能够理解小说的主题。从上面引用的对话实录看到,肖老师正是抓住表现老人心理的语言,让学生面向语言,在诵读中领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老人的心灵世界。学生看出了一个善良老人的孤独、凄凉、痛苦、无奈和迷茫,看到了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学生们的回答,有的像那条藤蔓上的嫩绿的叶子,像藤蔓上的明丽的花蕊。

肖老师引领学生进入文本,发掘语言的意义,既能深入文本,又带着摘取的果实走出文本。

师:那树倒在了现代文明的进程中,一场悲剧的葬礼也开始了。在这世界上,还有一个弱小而隐忍的民族,那就是曾寄居在树干里的一群蚂蚁。蚂蚁王国里的黑斗士们来参加树的葬礼,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悲剧落幕,你想说句什么?

生1:树,你离开了我们很不舍。

师:那是对树的怀念。

生2:人和自然应和谐共存。

生3:你绿着生,绿着死,我们永远爱你。

生4:人类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

生5:生命值得尊敬,不能因为自己的利益伤害自然。(《那树》课堂实录)

在理解了树的悲剧命运的根源之后,五位学生的回答,有二位表达了对树的爱恋之情,三位同学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上形成了与文本思想统一的思想。学生不是没有认识真理的能力,而是没有认识真理的机会;给予他们观察、认识的机会,他们就能够灿烂地开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