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傲慢与偏见》的中译者

 澜逸丶 2018-07-29

最近看了一篇网文,名为《中的衣食住行》,是根据《傲慢与偏见》的新译者李继宏先生在一次发布活动中的讲稿整理的。

译者讲述了自己翻译中进行了研究和创作,以期还原原作中字字句句在18世纪的本来意义,帮助世人更了解一部经典的小说被称为经典的原因。

讲稿虽经整理,但李先生的狂飙之语依然喷浆字里行间。作为一个简迷,这一篇的确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我非常想立即去买一本新译的《傲慢与偏见》来读读。之后,我还看了另一篇文章,乔纳森的《的译者》介绍的是王科一先生,我颇认同文中的最后结语,“我们并无意于说翻译界前辈什么都好,也不会认为他们的译作是无可挑剔的……‘学如积薪,后来者居上’,这是学问的客观规律,也是后来者占的便宜。前人费尽心力,后辈耍点聪明,就算真的后来居上,又有多少光彩可言?”大家都看得明白乔纳森在说什么。

我是简迷。我甚至把Jane的著作出成《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的练习题。需要练习的检索工具是目录——单个图书馆的馆藏目录(如清华大学图书馆馆藏目录),多个图书馆的联合馆藏目录(如OCLC的WorldCat),以及回溯性国家书目(如《民国时期总书目》)和出版目录(如GBIP)。请学生用目录来检索《傲慢与偏见》的版本情况,回答最早的英文版、法文版、日文版、中文版……《傲慢与偏见》的基本信息,如出版社、出版年、译者,如果想借阅,哪个图书馆有收藏等等。

作为简迷,我很想了解这些信息,当然这些信息也可以作为一些学术研究的起点,比如如果想研究《傲慢与偏见》的全球传播史、或其在中国的接受史,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信息。

《傲慢与偏见》的中文译本有很多,使用上面提到的工具,我们很容易就查到,《傲慢与偏见》最早的中译本是在1935年出版的。这一年不是出版了一个译本,而是两个,分别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杨缤译、吴宓作序的《傲慢与偏见》(上、下),以及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董仲篪译,胡适题签,梁实秋作序的《骄傲与偏见》。

从译文顺序上,杨译更早一些,大约1927年-1928年间就开始翻译了,吴宓的序作于1932年春天;而董译的梁序和译者自序作于1935年。虽然年代久远,现在这两个译本也并不稀见,在CADAL(大学数字图书馆国际合作计划)中都可以访问到电子版全文,我们还可以读到,杨缤是燕京大学的女学生,是吴宓先生的学生,译文也经过先生校对,颇得先生认可;而董仲篪女士翻译《骄傲与偏见》时正与Jane写作P&P时年纪相当,都是二十一二岁。

也有很多文章将杨译和董译进行对比,大多认为杨译高于董译。我们现在读杨译的《傲慢与偏见》,依然会感受到吴宓先生所说的,译文兼顾了原文的内容和形式,通顺流畅。

我自己读过的《傲慢与偏见》的译文既不是杨缤、董仲篪的译本,也不是王科一先生、孙致礼先生的译本,而是台湾远景出版社出版的《傲慢与偏见:远景精选版》,繁体、竖版。这个译本是由兰州大学秭佩教授领衔翻译的。

秭佩,原名孙立本、孙御佩,1925年6月出生,河南叶县人。1946年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英语专业学习。1961年起在兰州大学从事专业英语教学。

我读的这本是从图书馆借的,上面有萧乾先生的签章,大概是文洁若先生捐赠给清华的一批书中的一本。

你的傲慢,我的偏见,不仅仅存在于男女的爱情中;还有,译者的傲慢,读者的偏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