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宫内膜癌超声诊断(超声梦影像医生集团 CCM)

 亳州不薄 2018-07-30




通过关注本公众号可以查询以下内容:公众号底部会话输入颈动脉、颈部血管、浅表、甲状腺、乳腺、胎儿、产科、妇科、妇科检查、输尿管、输尿管膀胱、双肾、肾、脾、脾大、胰腺、胰腺癌、胆囊、胆道、肝脏、肝胆、购买资料、付费咨询、支付咨询、心脏、二尖瓣狭窄、先心病、眼部、眼球、阑尾炎、四肢血管、胎盘植入等内容即可看到相关资料,是您学习参考的掌中超声工具。以后会进一步完善,谢谢大家的关注!

         子宫内膜癌,占宫体恶性肿瘤的90%以上。初期病变可局限于部分子宫内膜或呈息肉样突出于子宫腔,表面常伴有溃疡或感染,使子宫内膜增厚,质硬而脆。子宫内膜癌多发生于经绝后妇女,80%以上发生于50岁以上妇女,以55~60年龄组最多

        中、晚期子宫体癌的声像图表现有:(1)子宫体积增大,其轮廓尚规则。如合并子宫肌瘤时形态可不规则呈分叶状。(2)宫腔内为不规则高、中、弱回声或杂乱分布,粗糙不整的点状,小线状及团块状回声。(3)宫腔内有积液、积脓时可见透声度减弱的弱回声或无回声区。

        子宫内膜癌声像图表现,癌症早期,子宫大小正常,肌层回声均匀,与内膜界线清晰。随着癌组织在宫腔内不断增大,并向肌层内侵蚀,子宫体积增大,肌层回声变得不均匀,病灶局部回声较正常肌层减低,二者交界处回声更低,且形态不规则,彩色多普勒显示该处为扩张的血管,呈低阻力型。子宫内膜弥漫性或局灶性增厚,弥漫型,子宫内膜呈不均匀增厚>6mm,除宫腔内病灶外,肌层内可见稍低回声区域,形态不规则,与肌层分界不清。CDFI显示病灶区域血管扩张、分布紊乱、阻力降低。局限型,病灶所在部位表现为团块状回声,回声稍增强,形态不规则,呈息肉状突起,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彩超显示绝大多数内膜癌周边或内部可见彩色血流,其频谱表现为舒张期血流丰富,呈低阻力型,阻力指数为0.42±0.02,和良性病变(0.69±0.02)存在显著差异。当宫腔内的癌灶逐渐增大,内部发生缺血、坏死,病灶内出现不规则无回声。癌组织阻塞子宫颈管时,宫腔内可出现积液、积血所致的无回声区。病变晚期,癌组织侵犯盆腔内其他脏器,宫旁可探及回声稍低的混合性肿块,与子宫分界不清。

       子宫内膜病变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诊断性刮宫,但超声可作为筛选检查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