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云芒市|这是一组珍贵的芒市老照片

 滇吴图书室 2018-07-30
微美芒市—芒市最具影响力的公众号
“德宏”是傣语的音译,“德”为下面,'宏'为怒江,意思是:“怒江下游的地方”。
公元前425年,澜沧江、怒江中上游地区的傣族先民以“勐掌”(今保山盆地、汉译“乘象国”)为中心形成联盟国家“勐达光”(汉译“哀牢国”)。今德宏州属“勐达光”(哀牢国)的一部分。
傣语“勐”意为“地方或国家”,“掌”意为“大象”,“勐掌”即“大象之邦”或“大象之国”;“达光”译为“目光焦聚的地方”,延伸意思为“中央、中心”,“勐达光”就是“中央之国”或“中心之国”。“勐掌”就是司马迁《史记》中记载的“乘象国”;“勐达光”就是《华阳国志》、《后汉书》等古籍记载的“哀牢国”。
公元前109年,汉朝征服“勐达光”(哀牢国)东面的滇(滇池一带)、昆明(洱海一带)、嶲(洱海以北)等国家和部族,在“勐达光”(哀牢国)领土上设置移民点(县)、将势力延伸至“勐达光”(哀牢国),促使很多傣族先民越过怒江向西迁徙,德宏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本组老照片拍摄地为芒市(潞西)一带。
图片
芒市坝子
图片
榕树
影像中的草坪上,一棵棵神树——大青树、菩提树拔地而起,有三五百年的大树,也有一二十年的小树。德宏傣族信奉南传上部座佛教,一直以来有做「摆帕嘎」时,到路边空地上种植大青树或菩提树为后人乘凉来积德的习俗。
图片
大青树下有一间简陋的茅草房,从外形上看应为牛圈。牛圈旁有一堵民居围牆。
图片
龙竹
图片
一条乡间小路穿过一片绿茵茵的竹林,枝叶茂盛的大青树(榕树)构筑了遮阳网。竹子易种,存活率高,适应性强,繁殖快,是傣族盖房建屋、编织竹器、筑水坝不可或缺的材料。而大青树、菩提树,是信奉南传佛教之傣族的神树。相传二十八佛中,阿糯玛达细、阿他达细、果阿宏、嘎萨巴等佛祖在大青树下觉悟成佛。
图片
风平寺院远景
因寺院位于芒市风平村旁而得名。据《潞西县志》载,左侧为杆栏式三重簷歇山顶大佛殿,右侧有一座佛塔(西塔),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时任芒市土司官的放作藩所建,中间一座大佛塔(东塔)为晚清方克明土司之母所建。 据《潞西县志》载,风平寺院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时任芒市土司官的放仁还亲自主持大佛装心开光大典。至20世纪30年代,已建成园林式寺院。「文革」中被毁,1986年重建金塔,高23米,四周有28座小塔;1996年重建佛殿。现仍为地区性寺院。 佛塔,缅语借词,原意为「善事」,傣族借用后,傣语称为「广母」,其义发生了变化——佛塔;而缅语里意为佛塔的「架祭」或「架蒂」或「借蒂」,傣族借用后,其义也发生了变化——镇邪物或祭祀物。
图片
德宏傣族乡村佛寺
大殿建筑为杆栏式三重簷歇山顶,抬梁木结构,将傣汉风格融为一体,瓦房大殿。大殿为众信徒拜佛之地,殿前走廊处有一群村民好奇地看调查员摄影。大殿右侧的偏厦为僧侣卧室。院场内这棵高高的大竹,是用于悬挂佛寺的标志物——佛幡。佛寺风格依旧,但多已由木结构瓦顶改为钢筋混凝土,铁皮顶。
图片
一望无际的傣乡沼泽地。远处,白茫茫的是河水或池塘水,周边为未开垦的广阔沼泽地。20世纪30年代,德宏地广人稀,荒地甚多,是村民放牧的地方。现已开发殆尽,昔日的沼泽地荡然无存。依地势看,此处可能是遮放地区。遮放坝,面积103。02平方公里,盛产优质米,清时定为贡米,民间有「芒市穀子,遮放米」之说。
图片
遮放坝子,旱季里的傣乡梯田景象
秋收后的梯田,田边地头种有热带水果——芭蕉树。说明这里气候较热。最近的为山脚下旱地,庄稼已收割。依地势看,此处可能是芒市坝尾。
图片
潞西市遮放镇,旱季里的水碓
进入旱季后,水位下降,河床露出了沙滩,但河水还能勉强推动水堆运转,水堆正在工作中,一上一下的衝击粮食。依地势看,这里似芒市坝雷门村的南克河。
从前,德宏傣族普遍使用水堆冲米,除白天冲外,夜晚也冲,即傍晚去下稻穀,午夜去取;午夜去下稻穀,拂晓取。姑娘们借夜晚取送粮食之机,与小伙子在河边谈情说爱。 水堆三家五户合做一个,轮流用。没有水堆的人,可向有水堆的亲戚借用。
水碓,德宏傣族一直使用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后来才被碾米机取代。
图片
遮放土司衙门
门上书有「遮放宣抚司副使」七个大字,大门两侧挂著一副对联。穿越大门,一栋雕龙画凤、雄伟的衙门大瓦房呈现在眼前,给人产生威严、气派的感觉。据《〈潞西县志〉》载,遮放,原为陇川宣抚司副使驻地,后因司置记室(秘书)岳凤引缅兵入侵边境,明朝廷于万曆十三年(1584)把遮放析出陇川地「分而治之」,设遮放副宣抚司,隶属云南布政司。 据《中国土司制度》、《潞西县志》载,遮放土司,姓多,傣族,一世多怀们在「三征麓川」中立战功,明正统元年(1436)被任命为副宣抚使,世袭土司,至1955年土司制度废除止,传至十七代,历时519年。(衙门毁于「文革」期间)
图片
红砖窑
用于烧制土质差,要求不高的建筑砖块。这种砖窑的特点是:容量小,烧制时间短,烧后不需灌水降温,简便易行。但烧制出来的砖块是红的,质地差,价廉。这种红砖窑为保山、腾冲等汉人经营。
图片
在芒市土司私邸上学的贵族子弟
他们头戴当时流行的操帽——学生帽,身著白色或灰色的学生装,穿鞋。从个头来看,应为初小学生。第二排左二为方克胜先生,因兄弟中排行老四,又曾代理土司职,俗称「四代办」;穿长衫的应为老师。(建筑早已不复存在)
图片
在芒市土司私邸上学的贵族小女孩
她们身著傣装,因尚未成年,下身均著裤子,而不著筒裙,双手戴著银质手鐲。当中有的盘著小辫子,有的戴著银顶童帽(又称绣帽,汉族称「瓜皮帽」),有的只向后梳理,用毛线或橡筋扎紧。她们人人穿鞋,与赤脚的平民小孩不同。
据80余岁的老人讲,右侧二楼為芒市安抚司衙门戏臺。(建筑毁於抗日战争期间)
图片
潞西市三台山德昂族乡允欠村
从前,德宏傣区有骑马福份的只是土司贵族、乡村头目及有钱人,普通百姓与马无缘。女子一般不兴骑马,但盈江例外,有钱人的女子也兴骑马,马成了有钱人的象徵。影像中有女子骑马,他们应为盈江地区的傣族。
图片
佛光寺正殿
芒市佛光寺,傣语称「奘获信」,意为「大戒佛寺」。「奘」,缅语借词,意为「佛寺」;傣族称守大戒(八戒)俗家信徒为「获信」,因到佛光寺拜佛的信徒多为守大戒老人而得名。 据《潞西县志》载,佛光寺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为方便贵族集团拜佛而建。
佛光寺「位于土司衙门东南角,有侧门与衙门相通。」佛寺建筑宏伟,园林式司佈局,殿上书有「水月通明」「大雄殿」;殿前悬挂著数面云板,拜佛前后敲击,以告神、人知晓。相传,唐僧取经时,汉传佛教分到的法器是鱼头——木鱼,南传佛教的傣、缅等民族分到的是鱼尾,即云板。佛光寺属南传佛教左抵派,无僧尼,佛寺活动由寺院管理员主持。现依旧。
图片
菩提寺正殿内
芒市菩提寺佛殿。殿上书有「古赕宝刹」,两侧悬挂著数副对联。盘坐于中央的是芒市地区德高望重的长老、菩提寺住持修静佛爷。
菩提寺,据说是因寺院前有棵菩提树而得名。傣语名「庄相」,可直译为宝石佛寺或玉石佛寺。属南传上部座佛教摆庄派。据《潞西县志》载,菩提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间,乾隆四十二年(1777)毁于兵燹,嘉兴十六年(1811)重建,后几毁几建。现仍为芒市地区性最大佛寺。
图片
奘房内的浴佛亭
佛寺中浴佛亭。因浴佛时,亭内置「龙」头,故又称龙亭。每年傣曆六月份泼水节来临之际,善男信女上山采花,把龙亭装饰一番,迎请佛殿里的汉白玉佛到亭内沐浴。沐浴后,佛像和「龙」迎请回原处,次年又再迎请出来沐浴。
图片
图片
芒市铜鼓
左侧悬掛的是百越民族文化特徵之一——铜鼓。据当地老人讲,铜鼓藏於佛光寺内,敲时能发出多种悦耳的声音,是件宝物。
据《滇西土司区诸族图说》载:「这面铜鼓一九三0年芒市附近山中出土的,直径约七十釐米。」另,芒市糖厂附近有一片水田名铜鼓田(帕底村水田),可能是因挖掘出铜鼓而得名。 右侧悬掛的是汉式大鐘;地上為用於敲击鐘、鼓的榔头和木棒。
图片
奘房外面的佛幡
高竿上悬挂的长布条,是寺院的标志物,傣语叫「焕」,汉语称佛幡。佛幡上织有象徵五位佛主的五座佛塔和释迦牟尼得道成佛后曾在那里传过教的八座佛寺大殿图案。这些佛幡竖立于芒市菩提寺大门前,照壁上依稀还可见「菩提寺」三字。
一所寺院只悬挂一条佛幡,傣曆每年十二月开门节时更换一次。据说每年傣曆九月十五至十二月十五佛主去天庭传教,佛幡是为了迎接佛主从天庭返回人间而立的。而菩提寺门前却有那麽多佛幡,说明芒市镇做「摆帕嘎」积德者不少。做「摆」者每家或家支都要悬挂一条佛幡,让人、神知晓。现习俗依旧。
「摆帕嘎是傣族的一种佛教仪式,做这种仪式的一个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购买佛像捐给佛寺。
摆是在德宏傣族中盛行的一种佛教庆典。我们可以把摆做狭义和广义两种区别。所谓狭义,指的是严格的真正宗教意义上的摆,即与佛教活动有关(以其为核心要素)集体性、庆祝性的仪式活动,其重要内容就是人向佛晋献供品。其中,诵经、念经、祷告、礼拜是必不可少的;所谓广义,指的是一切带有庆祝意义的集体性聚会活动,主要涉及各个固定的节日,如国庆节、元旦等等,甚至教师节、保山的花街、昆明的世博会等也被傣族人称为摆」
图片
傣乡村寨佛寺中四位僧人在佛殿门前合影
从穿著和年龄上看,四僧应为四个不同级别,左一最年长,级别最高;左二次之,左三再次之,他们三位有鞋穿。右一年龄最小,级别最低,赤脚。
图片
潞西市风平镇帕底村一群傣勒小孩在农户家大门前
这些小孩大都光著脚踩在龙竹上,其中有两人还披著毯子,一人裹绑腿布条。可能气温有些低。小孩们好奇地张望著来自内陆的汉人。
图片
芒市街头之塔
傣勒村落一角。傣勒民居极为普遍的土墼(土坯)牆茅草房出现在眼前。村巷旁有一口石井,用石头砌边、封顶,以挡雨及遮风尘。
这是一口村中公用井。不知是谁家的水桶还摆在井口处没提走。井旁有一棵高过房屋的「架蒂」,是村民用于阻挡恶鬼、瘟疫进村及镇村寨中邪气之物。村寨用于镇邪的「架蒂」,通常立于村寨出入口处。
图片
傣勒村落一角
右侧,竖立著一棵高高的竹子,是村寨的镇邪物,傣语称“架蒂”。旧时,雨季里,村民请佛爷、和尚念经,祈求平安,各种疾病、灾难远离,粮食丰收,生活富裕。念毕,村民把事先置于经场旁的沙、菖蒲、缅桃枝叶等取回家。太阳偏西后,全村家家户户抛沙撵恶鬼、瘟疫出家出村,用菖蒲、缅逃枝叶等悬挂于自家大门辟邪,镇邪物“架蒂”立于村寨中或村寨主要出入口处或村寨的四方,以镇邪、堵截恶鬼、瘟疫进村进家。
这种全村性的念经祈祷、镇邪活动,有的村寨每年举行一次,有的村寨三五年举行一次。念经时封锁村寨的出入口,不淮人们出入村寨。
这种习俗20世纪「文革」期间中断,80年代后,部分村寨恢复。部分「架蒂」为村寨镇邪物,部分为个体农户求安康祭祀物。
图片
仓房
傣勒民居。近处一栋牆壁上有数根竹子头露出,它是农户用于承载粮仓上的土墼(土坯)和泥土,以防房子著火保存粮食安全。
这栋粮仓因年久失修,已破烂不堪。远处一栋为穿斗木结构楼房,楼上堆东西,楼下关牲畜。
图片
傣勒栽桩式草房全景
九根柱子分三联,用竹笆沿柱子隔成两间:一间卧室,一间客厅。四周围竹笆,房门用竹片编制而成。房门右侧悬挂著一个大笸箩。大笸箩用于晾晒农作物,也可当床用。其右挂著牛弯担,犁田时套在牛脖颈上拉犁;其左是劳动时用于插刀及装衣物的背箩。
图片
正屋及右厢
傣勒栽桩式草房。这种房子除了屋顶上为草外,其馀的都是竹子,柱子、房梁、椽子、房门、四围等都是竹子。房子的柱脚埋入土里,三联柱,用竹笆沿柱子横隔成两间,一间卧室和一间客厅;或四联柱,用竹笆沿柱子隔成三间,中间客厅,左右两边各一间卧室。柱子每联三根,即中柱和左右两边各一根二柱。左侧一栋草房是主人家的畜圈。这种简易房消失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图片
贫寒的傣勒农家住户
左侧一栋草房比正面一栋草房稍好,围房的篱笆分两截,下半部分的桩桩较密,较结实,上半部分围以蔑笆,它是主人家的卧室。正面一栋草房更为简陋,用于堆杂物。这种栽桩式简易房消失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图片
傣勒民居
右侧草房为主人家的正房,即卧室,四周围竹笆。正面一栋楼房右下一间喂养著一头水牛,牛圈旁晒著多床用破烂衣物洗淨后纺织而成的自製垫单。这种土垫单,经济实用,既耐葬又暖和,直到现在农村中还普遍使用。
图片
旧瓦房石阶上有位六十多岁的傣勒老人背著小孩
左侧一栋也是旧瓦房。院内的竹篮,是雨季用于挑牛草的工具;晒笆上晒著农产品。
晒笆,傣语叫「片牙」,意为晾晒烟叶烟丝的竹笆。它是农户晾晒农产品的一种常见竹器。 房屋石阶右侧屋簷下,用竹笆围著的台台,内置土罐,盛井水,供家人及来访者漱口用。罐旁备有竹瓢。傣族习俗之一,延续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消失。这家较富裕,拥有当时当地为数不多的两栋瓦房,宽敞的庭院。
图片
潞西市风平镇帕底村,傣勒农家灶
灶上圆柱体为木甑子,用于蒸饭,其上为竹编甑盖。灶前两侧摆放著备用的柴块,中间为可移动的支锅煮东西用的铁三脚架,其右有一用于烧水的铜壶或铝壶,灶眼里火碳旁置著一口菜锅以保温。
这种灶农村现仍普遍使用,只是已作改进。木甑子很少有人用了,多改用铝甑子或电饭煲煮饭。
图片
潞西市风平镇帕底村,传统榨油机
榨油时,大木头洞两边各置一块木板,再把装有菜子等油料的竹、木容器置於两块木板间,木板与木头间不断地加木块木楔,用榔头垂打木块木楔,直至把油料中的油挤出、榨乾。油榨出来后淌入榨油机底部的桶内,榨油大功告成。这种原始的榨油机沿用到20世纪50年代。现农户榨油使用电动榨油机。
图片
农贸市场上的傣族少女
这位长辫盘于头上、著白色服装的盈江少女可能正在挑选洋芋或水果。右侧,地上货物中有堆莲蓬;著黑色服装的傣勒老奶奶竹箩前堆著一堆花生待卖。从这些物产来看,这两张照片应摄于雨季。左侧有两头黄牛,可能是农户驮农产品来卖。
傣区产牛不产马,旧时在中缅间长途贩运货物的是牛(黄牛)帮,不是马帮。短途运输除黄牛外,也有用水牛的。牛在傣区除了用于犁田犁地外,在运输中也发挥了很大作用,功不可磨。
图片
傣区露天农贸市场
傣勒老大妈沿土路旁摆开了各自挑来的农产品。左二这位老大妈可能家住附近,还带小蔑桌及晒笆(晒笆,傣语叫「片压」,可直译为晒烟叶烟丝的竹笆)来摆放农产品;只见递过来的食物用芭蕉叶包著。老大妈的身后有数头放野的小猪在荒地上觅食。旧时,当地的集市大都这样。
图片
图片
傣区农贸市场一角
傣勒老妈妈用木甄子蒸糯米饭到街上卖,按顾客买的多少,把糯米饭舀进芭蕉叶上,用芭蕉叶包,然后再用香茅草或蔑子捆紧。除卖饭外,还卖乾巴、咸菜之类的东西,类似于汉族卖的速食。她们为远处赶集没带饭的人提供了方便,自己也赚了钱。
图片
傣区农贸市场一角
集市上,人来人往,几位傣勒老奶奶在摆摊,是以堆为单位出售的。这位吃东西的姑娘可能是挑大米或米糠来卖,从著装上看,她应为阿昌族。左侧,一傣勒老奶奶戴著笋叶帽来赶集。笋叶帽,是一种普通帽子,用于挡雨遮阳。
图片
傣族少女头饰
潞西的两位傣勒姑娘背著篮子急匆匆地去赶集。傣勒女子,未婚与已婚的区别在于:未婚梳辫盘于头上,已婚戴黑色包头。随著社会的进步,妇女地位的提高,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婚年轻女子平常也不兴戴黑包头,改用机织白色头巾包头。
图片
傣勒墓地
远处有一座高大的石墓,这种墓是有钱人的墓。墓石向汉人石匠购买,并请他们修建。其他的简易墓为贫民百姓墓。
墓,现已汉化,多为石墓,立碑。 傣勒多在每年清明后第一个马日(21日)以家支为单位上坟扫墓。
因傣语里的「马」与「保佑」同音,故选在马日祭祖,祈求祖先神灵保佑人畜兴旺,无病无难,五穀丰登,生意兴隆。
图片
筑路
近处为修路人,当中有老人和小孩,未见青壮年,可能是按户出劳力的缘故。从老太太著装、头上戴的包头来看,他们应为傣勒。修路者,男的光著膀子,背著背箩,箩内装衣物、插砍刀,这是傣勒的劳动习俗。从远至近,三三两两的傣家妇女挑著沉甸甸的东西沿著这条弯弯的小路迎面走来。她们可能去是赶集归来。左侧竹林边露出数栋茅草房,应为傣家的村落。中间竹篷旁有间田棚,它是人们到野外生产劳动时休息及乘凉躲雨的地方。
图片
随著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这条一米多的塘石路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村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扩路。扩路者从女子的大包头上看,他们应为陇川县或粱河县阿昌族。男子除左二外,个个光著膀子劳动;左四是位年轻人,其他男子为中老年人。当中有三位女子,右二黑布盘头,著浅色上衣,下著黑色筒裙,系围裙,背腰箩,是位少女;从著装上看,右四为中年妇女;右五是个未成年的女孩,头髮稍著梳理,用橡筋或毛线扎紧,身著浅色衣服,下身著浅色裤子,可能是修路的劳力摊派到户,小女孩因家里缺劳力而来参加劳动,凑个数。德宏地区的义务劳动,通常摊派到户,要求出等量劳力,共同完成。没派人参加者,罚款。
图片
黑山门
随著社会的发展,昔日的牛车马道已不能满足交通运输的发展需要,开山凿石,修公路,打通外界势在必行。图为建设中的新公路。依地势看,此处可能是芒市至遮放段,或遮放至畹钉段。
据《云南文史资料》载,滇缅公路动工前,德宏傣族土司已有轿车。车是到英国殖民地缅甸购买。
图片
走在前面的两位傣勒中老年妇女,两人著赶集打扮,没戴帽子,只戴黑包头,上身著整洁的灰黑色对襟衣,下著黑色筒裙,光著脚,看似五十开外的农家妇女。走在前面的一位挑著沉甸甸的东西满载而归,第二位似背著背箩。最后一位为农家老汉。
德宏傣族由傣勒支系和傣卯支系组成。傣勒的「勒」是方位名词,有说是南北的北,即北部傣;也有说是东西南北的东,即东部傣。傣卯的「卯」为猛卯(瑞丽)的简称,即猛卯傣,也就是瑞丽傣。
傣勒,他称「汉傣」或「旱傣」;傣卯,他称「水傣」。因傣语里没有「汉傣」或「旱傣」、「水傣」的概念和叫法,故本图片说明我们採用傣族的自称——傣勒和傣卯来区分德宏傣族。
来源:“勐董”公众微信号
责编:张崇喜
主编:邢美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