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伟清:五脏病养生膏药治疗方法~

 孙远望 2018-07-30

医时空是一家以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为核心,专注于中医,帮助中医馆打造成为独立品牌、独立入口、现代化体验的互联网医馆。秉持“开放、共赢”的理念,整合优质资源,携手共建中医大健康生态,以拳拳之心推动中医复兴,助力中国梦!

今天

第一部分:肺脏病治疗

        大部分用益元膏贴肺腧和督脉位置扶持阳经阳气,用和气膏贴天突和华盖等位置扶持肃降阴经阴气,以和气膏贴大椎肺腧可以清泄阳经火毒类病气,以益元膏贴华盖等扶持阴经阳气加强清除寒气等等。

感冒症的辩证使用:

        感冒的形成大多是因为外在风寒侵犯人体体表从而影响了人的正常的气血流通导致的一种疾病,受病的前提就是人体阳气不足,整体机能尤其是维护体表功能的卫气的力量衰弱了,外在的邪气才容易侵犯进来。如果用补益元气的力量将卫气加强。感冒自然解除。

益元膏贴肺腧加强肺卫可以解决大部分感冒。

1、风寒束表证。

普通的感冒症候大多鼻塞、流清涕,口不渴、舌苔白、恶寒、发热、头痛,一般鼻塞声重,喷嚏流涕,甚至咳嗽等等。

益元膏贴大椎或者肺腧。

【大椎和肺腧距离很近,肺主卫气】。大椎为三阳经交汇穴,主风气,通过扶持一身阳气的加强达到去除内侵寒气的目的。

2、严重的伤寒感冒往往怕冷非常严重,就是穿很多衣服都照样冷的哆嗦的那种多为伤寒。

益元膏上加麻黄粉末贴大椎或膏肓

3、要是高热的,不怕冷怕热的,此种类型多为阳明证。

和气膏加石膏粉贴大椎或膏肓

4、如果出现腹胀了,多为火气伤阴入了脏腑。

和气膏加大黄或者芒硝粉末贴中脘。

5、要是风热型感冒往往发热重恶寒轻,容易夏天出现。

和气膏贴大椎

6、要是出现老想睡觉全身无力的,为伤寒少阴证。

麻黄附子细辛粉末填肚脐外敷益元膏

7、肝寒犯胃,厥阴类型多为恶心呕逆伴有头晕症候。

吴茱萸粉填肚脐贴益元膏。

8、如果夏天感冒出现恶心高热往往伴有中暑,可以配合藿香正气散内服。        

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贴胃腧和大椎肚脐。

常见的感冒的贴敷方法基本如此。

9、风热犯肺证。

往往恶寒轻,发热重,头胀痛面赤,咽喉疼痛,鼻塞喷嚏流浊涕,咳嗽痰稠,口干欲饮。

和气膏贴大椎或者肺腧。

10、暑湿伤表证。

发热,微微恶风,发热汗出而热不退,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痛,胸脘痞闷,心烦口渴小便短赤,口渴粘腻渴不多饮。

用和气膏贴肺腧和中脘,益元膏贴心腧或者膏肓扶持正气。

11、表寒里热证。

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心烦口渴咽痛,咳嗽气喘痰黄而粘稠,便秘尿赤。   

用益元膏贴大椎,和气膏贴天突和中脘。

12、气虚感冒证。

一般恶寒发热无汗,或者热势不高,鼻塞流涕,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平素神疲乏力。

益元膏贴肺腧或者大椎,配合用益元膏贴膏肓。

13、阴虚感冒证。

发热,手足心热,微额风寒,无汗或者有汗或者盗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鼻塞流涕舌红少苔。

益元膏贴大椎同时益元膏贴肚脐。

14、阳虚感冒证。

阵阵恶寒,甚至寒战,或者稍有发热,无汗或者自汗,汗出则恶寒更重,头痛骨节酸冷疼痛,四肢不温言语低微。

用益元膏贴大椎,同时贴膏肓和命门。

15、血虚感冒证。

头痛身热微寒,无汗或者汗少,面色黯淡,口唇淡白,指甲苍白,心悸头晕。

用益元膏贴肚脐,同时贴大椎。

 咳嗽哮喘的辩证:

         咳嗽这一症状的形成原因有多种,一般感冒后形成的咳嗽大多因为感冒的时候得不到及时治疗。元气被郁阻从而化火气伤了肺阴,导致肺脏水液流通失常,从而形成了粘痰,所谓火气炼液为痰,痰饮导致了气管和支气管的堵塞从而引起咳嗽和哮喘等症状。补益水气同时去流通调和水气自然可以重新化痰为饮,这样粘痰重新变成水液状再回归到流通的气血中来,才是治疗解决的根本性方案。所以和气膏贴华盖或者天突,同时根据患者的火气状态决定益元膏贴肺腧就是解决这个疾病的基本法则。形成一个阳气上升,阴气下降的正常的生理循环。常见咳嗽大致有以下几种:

1、伴有鼻塞,声重,喷嚏,流涕,怕冷怕风咳嗽清痰等症候多为风寒束肺类型,多为阳虚。

益元膏贴肺腧为主,同时可以参考和气膏贴华盖。

2、咳嗽声音嘶哑,黄痰或者无痰干咳。多为阴虚。

和气膏贴华盖,益元膏可以参考同时贴肚脐提升元气。

咳嗽白痰多为风寒束肺,可以益元膏贴肺腧。

3、咳嗽黄痰或者粘稠多为肺脏有火气和粘痰。

和气膏贴天突、华盖。

4、夜间咳嗽多为肺、肾阴虚。

益元膏贴肚脐。

下半夜多为阳不下潜。         

益元膏加入牡蛎粉贴肚脐。

5、咳嗽无力气短懒言自汗多为阳气虚。

益元膏贴膏肓或肺腧。

6、干咳无痰多阴虚,咳嗽恶风怕热痰黄粘滞流浊涕等多为风热犯肺。   

和气膏贴大椎。

7、早上咳嗽多为脾湿有痰饮。  

和气膏贴中脘。

8、干咳无痰或者带血多为阴虚燥火。

和气膏贴华盖,益元膏贴肚脐。

9、咳嗽气味腥臭多为肺痈。

和气膏贴肺腧和华盖。

          咳嗽哮喘往往和感冒密切相关。治疗过程中和人的体质也密切相关。若气短懒言身体无力的,可以同时配合益元膏贴肚脐或者膏肓来辅助,若同时兼有怕冷怕风多卫气不固多同时配合益元膏贴肺腧。

咳“嗽”的辩证使用方法

1、风寒束肺证。

多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鼻塞头痛恶寒发热无汗等等。

益元膏贴肺腧,和气膏贴华盖。

2、风热犯肺证。

咳嗽频繁剧烈气粗,或者咳声嘶哑。痰粘稠或黄,咽痛口渴鼻流黄涕,头痛身热恶风等。

和气膏贴肺腧。

3、风燥犯肺证。

干咳,连声做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无痰或者痰少而粘连,或者痰中带血丝,鼻塞头痛身热。

益元膏贴肚脐,和气膏贴天突、华盖。

4、痰湿蕴肺证。

咳嗽反复发作,痰声重浊,痰粘稠成块,痰多易咳,早上重,进食甘甜油腻之物加重,体倦大便时溏。   

和气膏贴中脘。或者兼顾华盖,肃降痰湿。

 5、痰热郁肺证。

咳嗽气息粗促,痰质粘稠色黄或者有腥味,或者咳吐血痰,胸胁胀满。      

和气膏贴天突华盖或者肺腧。

6、肝火犯肺证。

上气咳逆阵作,口苦咽干,痰少质粘,胸胁胀痛,或咳时引动胸胁阵痛。    

和气膏贴天突、华盖、肺腧。

7、肺阴亏耗证。

干咳,咳声短促,痰少粘白,或声音嘶哑,手足心热,或者午后潮热。      

益元膏贴肚脐或关元。【越接近关元,往往引火归元的力度越大】

 8、肾不纳气证。

多上半夜咳嗽,干咳无痰。

益元膏贴肚脐。

浮阳不潜证多下半夜咳嗽。

益元膏贴肚脐或关元。或加牡蛎粉贴肚脐或关元。

哮病的辩证使用方法

         哮病之声音而言,基本病机为肺有伏痰。因为各种因素扰动而出声导致的。所以清除肺脏伏痰为根本。总的原则就是和气膏贴天突、华盖,益元膏贴肺腧调理阴阳平衡。具体如下:

1、冷哮证。

呼吸急促,遇寒触发,胸膈满闷咳不甚,咳痰量少色白稀薄而有泡沫,或者呈粘泡沫状,面色晦暗带青,形寒怕冷,口不渴喜热饮。

益元膏贴肺腧。

2、热哮证。

喘息而气粗,喉痛痰鸣,胸高协胀,咳嗽阵作,痰浊稠厚,或黄或白,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不恶寒。

和气膏贴肺腧和华盖。

3、寒热兼有哮证,多呼吸急促,喘咳气逆,复感风寒,客寒包火的一种证候。多发热恶寒无汗头身痛,口干烦躁,便干,胸膈烦闷,咳痰不爽,痰粘色黄或者黄白相间。

和气膏贴华盖、天突,益元膏贴大椎。

4、风痰哮证。

喉中痰涎雍盛,声如拽锯,或鸣声如吹哨响,痰涎粘滞难出,或为白色泡沫,或刑部憋塞,能坐不能卧,发前自觉鼻子咽喉眼睛耳朵发痒,喷嚏,鼻塞,流涕随之发作。

和气膏贴肺腧、大椎,同时贴华盖。

5、虚哮证。

喉中哮鸣声低,气息短促,动作喘甚,痰涎清稀或者质粘起沫,形寒肢冷口不渴【阳虚】或者咽干口渴,烦热【阴虚】。

益元膏贴肚脐,和气膏贴华盖。

喘证的辩证使用方法

 1、风寒雍肺证。

咳喘气逆,呼吸急促,胸部涨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粘,或者兼有头痛鼻塞,恶寒无汗,发热。

益元膏贴大椎、肺腧,和气膏贴天突、华盖。

 2、表寒肺热证。

喘息急促,鼻翼煽动,吐痰粘稠咳嗽不爽,胸胀或痛,身痛无汗,口渴汗出烦闷苔黄。

和气膏贴华盖,益元膏贴大椎。

3、痰热郁肺证。

咳喘气涌,胸部胀痛,痰稠色黄,伴有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喜冷饮,咽干面红尿赤。

和气膏贴肺腧和天突华盖。

4、痰浊阻肺证。

胸满窒闷,咳嗽痰多粘腻不爽,呕恶纳呆,口粘不渴,舌苔厚腻。

和气膏贴中脘和华盖。

5、肺气郁闭证。

每因情志刺激导致,呼吸急促,胸胁闷痛,咽中如窒,常常伴有心烦抑郁,失眠心悸。

和气膏贴中脘或天突、华盖。

6、肺气虚耗证。

喘促短气,咳声低微,痰吐稀白,自汗畏风,痰少粘稠烦热口渴,咽喉不利,面颧潮红【阴虚】。

益元膏贴肚脐,和气膏贴肺腧。

7、肾虚不纳证。

喘促日久,呼多吸少,动则加重,小便常因咳嗽重而失禁,或者尿有余沥,汗出肢冷,或者口干咽燥面红烦躁。

用益元膏贴肚脐。

 肺痈症的辩证使用

肺痈以高热,咳吐浊痰,喉中有腥味为标志。

1、初期。

发热,微恶寒,咳嗽胸痛,呼吸不利,痰逐渐增多,口干鼻燥。

和气膏贴肺腧为主。

2、成痈期。

身热加重,时时振寒,继则壮热不寒,汗出烦躁,咳嗽气急胸满做痛,咳吐浊痰呈黄绿色,自觉喉中有腥味,口干咽燥。

和气膏贴肺腧和天突、华盖。

3、溃脓期。

陡然痰量增多,咳吐大量脓血,或如米粥,腥臭异常,胸中烦闷而痛,气喘不能卧,身热面赤烦渴喜饮。

和气膏贴中脘、天突、肺腧。

4、恢复期。

身热减退,咳嗽减轻,咳吐脓血减少,精神食欲均见好转,难以久卧,自汗,精神萎靡,午后潮热,盗汗,心烦,口燥咽干。

益元膏贴肚脐,和气膏贴中脘。

肺胀症的辩证使用

1、痰浊雍肺证。

胸闷气短,稍劳即甚,咳嗽痰多色白粘腻成泡沫状。

和气膏贴中脘。

2、痰热郁肺证。

胸满咳逆气粗,目胀睛突,痰黄或白,粘稠难咳,口渴欲饮,尿黄便干。

和气膏贴天突、华盖、中脘。

3、痰蒙神窍证。

神智恍惚,表情淡漠,烦躁不安,嗜睡昏迷,肢体润动抽搐,咳逆喘促,咳痰不爽。

和气膏贴膻中,益元膏贴肚脐。

4、阳虚水泛证。

心悸,咳喘不能平卧,面部浮肿,伴有下肢浮肿,腹部胀满有水,纳差怕冷。

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贴肚脐、命门、脾腧。

5、肺肾气虚证。

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懒言,甚至张口抬肩,痰白如沫,胸闷心悸形寒汗出,腰膝酸软小便清长。

益元膏贴肚脐,甚则加贴膏肓。

肺痨症的辩证使用

肺痨以咳嗽、咳血,虚弱无力,潮热盗汗为主症。

1、肺阴亏虚证。

以干咳,咳声短促,或者咳少量粘白痰,痰中带血,色鲜红,胸部隐隐作痛,手足心热,皮肤干热,口干咽燥,疲倦无力。

益元膏贴肚脐,和气膏贴华盖和中脘。

2、虚火灼肺证。

咳嗽气急,痰少质粘,或者吐痰黄稠量多带血,午后潮热,五心烦热,心烦失眠,骨蒸颧红。

益元膏贴气海或者关元,和气膏贴中脘或者华盖。

3、气阴耗伤证。

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量比较多,痰中带血,午后潮热盗汗,颧红,畏冷,自汗腹胀便溏,神疲纳少。

益元膏贴肚脐,和气膏贴中脘,或者加补益元膏贴脾腧。

4、阴阳两虚证,咳逆喘息少气,咳痰色白有沫带血,声音嘶哑面目浮肿,肢冷五更泄泻,心悸。

益元膏贴肚脐,同时贴命门。

鼻炎的治疗。

1、一般的风寒性鼻炎多流清涕为阴证。

益元膏贴肺腧或大椎或向下找全息点。

2、流浊涕的多为鼻窦炎或者有肝胆火气为阳证。

和气膏贴肺腧或向下找敏感点或压痛点。

第二部分:肾病治疗

一般来说,肾无泄法,以补为主,益元膏贴肚脐或命门为主。贴肚脐为阴中求阳。肚脐也为人门,可以调理整体的阴阳平衡。作为养生意义上的持久调理,可用益元膏长期贴肚脐,身体的健康活力可以得到明显提高。

            一般情况下,第一步会出现食欲增强,吃饭多、排便也痛快的感觉。        

           第二步会出现一些轻度上火症候,比如口舌生疮、皮肤长痘痘等等,是元气旺盛后对体内潜伏毒素进行代谢的反应。如果原来体内痰湿重的往往会出现津液特别多,小便也会增多的反应。还有的会出现腰眼空虚性疼痛,原来的肾虚症候被元气所填补容易出来这些症候。下一步容易出肝脏空痛等等的症候。元气的沉淀和流通慢慢的会将体内原来沉伏下来的病变激发出来而表现出相对应的症候。一般不需要处理。

           长期使用益元膏贴肚脐后整体体质会获得明显提高。甚至在工作劳累时贴敷容易度过劳累阶段。

          益元膏是一种养生保健的药膏。也可以随着病变而进行适当的掺入一些药物来针对性处理。这两种药膏可以根据两种理论依据使用:

          一种是上面所说的阴阳平衡原则来进行辨证处理;

          另一种可根据全息对应点进行处理。比如口舌生疮上火的症候,一般会在后背肺腧或心腧点找到压痛点,用清火毒化瘀滞的和气膏贴在痛点,可以很快好转。 

         子宫肌瘤或者内膜异位证,可以在八廖穴贴和气膏或者益元膏【寒气重可以贴益元膏,内淤血重的可以和气膏】。   

         内脏有病变的在脊椎全息点上的肌肉有粘连或皮下结节等等现象,或者压痛点和其它周边明显不同。根据病的属性贴相对应的药膏就可以很好的解决。

第三部分:肝胆病治疗

           肝胆为人体气机生发之地,以疏泄为调理的根本,肝胆病往往传土,所以治疗的基点往往在脾胃而不在肝胆。

胁痛的辩证使用方法

1、肝气郁结证。

两协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而波动。

和气膏贴中脘【和气膏有追病原的功效,中脘也是肝病的下部】

2、淤血阻络证。

两协刺痛,痛有定处,入夜更甚。

和气膏贴痛点。

3、湿热蕴结证。

两协胀痛 触痛明显而拒按。或者牵扯肩膀。

和气膏贴中脘,或痛点或期门。

4、肝阴不足证。

肋协隐隐作痛,绵绵不已,劳累加重。

益元膏贴肚脐。

黄疸症的辩证使用

         黄疸症以湿热为主,阴水不足而阳火有余导致了和水谷的结合形成的湿气粘滞堵塞脉络引起。治疗总原则以益元膏贴脾腧,和气膏贴中脘为主。

1、阳黄证。

多发病急剧,发热口渴,身目具黄,黄色鲜明,腹部胀闷,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赤黄,纳呆便溏,甚至寒热往来,两协胀痛等等。

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根据火气情况适当贴脾腧【火气重则少用】。

2、阴黄证。

多黄色晦暗或如烟熏,口淡不渴,大便不实,神疲畏寒,体倦乏力,多见于慢性乙肝患者。

益元膏贴肚脐和脾腧,和气膏贴中脘【若没有脾胃呕吐胀闷等症候可以不贴中脘或者间断性贴中脘】。若虚损严重可以益元膏加贴命门等等。

积聚肿块的辩证使用

1、肝气郁结证。

腹中结块柔软,走窜胀痛,时聚时散。

和气膏贴中脘,或者结块位置

2、食滞痰阻证。

腹胀或痛,时有条索状物聚起,按之胀痛更甚。

和气膏贴中脘。

3、气滞血阻证。

腹部积块,固定不移,胀痛不适,质软不坚。

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贴脾腧。

4、血瘀内结证。

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者刺痛。

和气膏贴痛点或者中脘,益元膏贴肚脐。

5、正虚淤结证。

(1)久病体虚,积块坚硬,隐痛或者刺痛。

和气膏贴局部,益元膏贴肚脐。

(2)局部肿块。

和气膏贴局部,益元膏贴肚脐。

(3)若是内脏肿瘤。

和气膏贴对应脏腑的募穴或者腧穴【若火毒严重可以贴腧穴,湿毒严重贴募穴】,益元膏贴肚脐或者命门【阳气弱可以辅助贴命门】。或者贴体表对应的痛点或者脊椎对应的敏感点。

鼓胀病的辩证使用

         鼓胀总以脾肾阳虚,生化气血无力,气滞则水停引起,治疗以鼓舞脾肾阳气,流气和血为总纲。

1、气滞湿阻证。

腹胀按之不坚,肋协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胀甚,得嗳气和矢气后稍缓。小便短少。

和气膏贴肚脐。益元膏贴命门或者肾腧或者膀胱腧或者后背脊椎附近敏感点。

2、水湿困脾证。

腹胀满,按之如囊裹水,下肢浮肿,脘腹胀满,得热则舒。

和气膏贴肚脐。益元膏贴命门。甚者和气膏贴中脘或者水分穴,益元膏贴脾腧、气海和命门。

3、水热蕴结证。

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者大便秘结或溏薄。

和气膏贴中脘或肚脐上的水分穴。益元膏贴气海穴。

4、淤结水留证。

脘腹坚满,青筋暴露,肋下刺痛,面色黧黑,面部颈部胸臂等出现血痣或者蟹爪纹,口干不欲饮水,大便黑,舌有瘀斑。

和气膏贴中脘或期门,益元膏贴肚脐、命门、脾腧。

5、阳虚水盛证。

腹大胀满,朝宽暮急。面色苍黄,小便短少不利。

和气膏贴水分。益元膏贴气海、命门、脾腧、膀胱腧。

6、阴虚水停证。

腹大胀满,口干而燥,面色晦暗,小便短少。

益元膏贴肚脐、气海、脾腧。和气膏贴中脘。

头痛的辩证使用


1、外感头痛,若头痛怕风怕冷。

益元膏贴大椎。

2、若头痛怕热。

和气膏贴大椎。

内伤头痛的辩证使用

1、肝阳头痛。

多头昏胀痛,两侧为主,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肋痛。

和气膏贴太阳穴,或者大椎穴辅助。或者和气膏贴中脘穴辅助。

2、血虚头痛。

头痛隐隐,或时昏晕,心悸失眠,神疲乏力,遇劳加重。

用益元膏贴肚脐和命门。

3、痰浊头痛。

头痛昏蒙,胸脘胀闷,纳呆呕恶,舌苔白腻。

和气膏贴中脘。

4、肾虚头痛。

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

益元膏贴肚脐和命门。

5、淤血头痛。

刺痛,固定不移,或者有头部外伤史。

和气膏贴痛点。

眩晕症的辩证使用


         眩晕的治疗大致和头痛类似,可以参考头痛的辩证使用。基本上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实证。淤血粘痰引起,多伴有恶心、纳呆、呕恶、刺痛等等,和气膏贴大椎。另一类是虚劳引起,益元膏贴肚脐为根本,也可以贴大椎推动阳气流通祛除风寒侵犯。

1、肝阳上亢证。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到烦劳郁怒而加重,急躁易怒,颜面潮红,肢体麻木震颤等等。

益元膏贴肚脐,和气膏贴大椎。

2、气血亏虚证。

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皓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纳少腹胀等等。

益元膏贴肚脐,同时贴膏肓。

3、肾精不足证。

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不振,腰膝酸软,耳鸣齿摇,颧红咽干,五心烦热等等。

益元膏贴肚脐或者气海、命门。

4、痰湿中阻证。

眩晕,头目昏蒙,或伴有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等等。

用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贴脾腧。

5、淤血阻窍证。

头痛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

益元膏贴大椎,和气膏贴耳门或者太阳穴。

高血压病的辩证使用


高血压大致分阳虚型和阴虚型两大类:

    一类是阴虚型。

    大多心烦易怒,手足心发热等等。

    益元膏贴肚脐,和气膏贴中脘。

    另一类是阳虚型。

    益元膏贴肚脐,和气膏贴中脘的基础上,可以辅助益元膏贴命门和脾腧。

高血压病往往需要长期用药,身体得到根本性调整后才可以解决。

一、水肿的辩证使用

1、风水相搏证。

眼睑浮肿,继续则全身浮肿,来势迅猛,多有恶寒,发热,肢节酸痛、小便不利等,偏于风热证者往往咽喉红肿,偏于风寒着多恶寒、咳喘等等。

益元膏贴大椎肺腧,和气膏贴水分;同时益元膏贴命门、脾腧等等位置加强疗效。

2、湿毒浸淫证。

眼睑浮肿,延及全身,皮肤光亮,尿少色赤,恶风发热,身发疮痍。

和气膏贴水分穴;益元膏贴脾腧。

3、水湿浸淫证。

全身水肿,下肢明显,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呆泛恶。起病缓慢病程较长。

和气膏贴命门、脾腧;益元膏贴水分穴。

4、肾阳衰微证。

水肿反复消长不已,面浮身肿,腰以下甚,尿量少或者反多,腰酸冷四肢厥冷,神疲乏力,面色晄白,甚至心悸气短、腹大胀满。

益元膏贴脾腧和命门,心悸加贴心腧和膏肓;和气膏贴水分穴。

5、淤水互结证。

水肿延久不退,轻重不一,四肢或全身水肿或尿血,以下肢为主,皮肤瘀斑,刺痛。

和气膏贴痛点或者水分穴;益元膏贴肾腧、脾腧、气海升提阳气加强气化功能。

二、淋证的辩证使用

1、热淋。

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尿色黄赤,小腹拘急胀痛,或有寒热,口苦呕恶,或有腰痛拒按,大便秘结等等。
和气膏贴中极穴、肚脐以及痛点。

2、石淋。

尿中夹杂沙石,排尿艰涩,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腰腹绞痛。

和气膏贴痛点,益元膏贴肾腧、命门。

3、血淋。

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者有血块,疼痛满急加剧,或见心烦口苦,以热入血分导致血热妄行。

和气膏贴肚脐为主。若兼有肾虚气虚,用益元膏贴脾腧辅助。

4、气淋。

郁怒后小便淋漓艰涩,少腹胀满疼痛。

和气膏贴痛点和中脘。

5、膏淋。

小便混浊,乳白或如米泔水。益元膏贴脾腧、命门。

和气膏贴水分或者肚脐。 

6、劳淋。

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漓不已,时作时痛,遇劳加重。

益元膏贴肚脐、命门、脾腧;和气膏贴中极。

三、尿浊的辩证使用。

           尿浊是指小便浑浊,白如泔浆,尿时无涩痛不利等症候为主的一种疾病。

1、湿热下注证。

小便浑浊色白或红或黄,或夹杂凝块,口干口苦。

和气膏贴小腹痛点或肚脐。

2、脾虚气陷证。

尿浊反复发作,日久不愈,状如白浆,小腹坠胀,神疲乏力,进食油腻则发作加重。

益元膏贴脾腧、命门和肚脐;和气膏贴水分。

3、肾虚不固证。

尿浊日久不愈,小便乳白如脂膏,精神萎靡,头晕耳鸣。偏于阴虚者烦热口干,偏于阳虚者形寒肢冷。

益元膏贴肚脐、命门、脾腧。

四、癃闭的辩证使用:

1、膀胱湿热证。

小便点滴不通,或量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粘,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

和气膏贴中极。

2、肺热雍盛证。

小便不畅或不通,咽干口渴烦躁,或有咳嗽等等。

和气膏贴中极和肺腧。

3、肝郁气滞证。

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畅,情志抑郁,或多烦易怒,肋腹胀满。

和气膏贴中脘和中极。

第三部分肝胆病辩证使用方法

           肝胆为人体气机生发之地,以疏泄为调理的根本,肝胆病往往传土,所以治疗的基点往往在脾胃而不在肝胆。

胁痛的辩证使用方法

1、肝气郁结证。

两协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而波动。

和气膏贴中脘【和气膏有追病原的功效,中脘也是肝病的下部】

2、淤血阻络证。

两协刺痛,痛有定处,入夜更甚。

和气膏贴痛点。

3、湿热蕴结证。

两协胀痛 触痛明显而拒按。或者牵扯肩膀。

和气膏贴中脘,或痛点或期门。

4、肝阴不足证。

肋协隐隐作痛,绵绵不已,劳累加重。

益元膏贴肚脐。

黄疸症的辩证使用

         黄疸症以湿热为主,阴水不足而阳火有余导致了和水谷的结合形成的湿气粘滞堵塞脉络引起。治疗总原则以益元膏贴脾腧,和气膏贴中脘为主。

1、阳黄证。

多发病急剧,发热口渴,身目具黄,黄色鲜明,腹部胀闷,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小便短少赤黄,纳呆便溏,甚至寒热往来,两协胀痛等等。

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根据火气情况适当贴脾腧【火气重则少用】。

2、阴黄证。

多黄色晦暗或如烟熏,口淡不渴,大便不实,神疲畏寒,体倦乏力,多见于慢性乙肝患者。

益元膏贴肚脐和脾腧,和气膏贴中脘【若没有脾胃呕吐胀闷等症候可以不贴中脘或者间断性贴中脘】。若虚损严重可以益元膏加贴命门等等。

积聚肿块的辩证使用

1、肝气郁结证。

腹中结块柔软,走窜胀痛,时聚时散。

和气膏贴中脘,或者结块位置

2、食滞痰阻证。

腹胀或痛,时有条索状物聚起,按之胀痛更甚。

和气膏贴中脘。

3、气滞血阻证。

腹部积块,固定不移,胀痛不适,质软不坚。

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贴脾腧。

4、血瘀内结证。

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者刺痛。

和气膏贴痛点或者中脘,益元膏贴肚脐。

5、正虚淤结证。

(1)久病体虚,积块坚硬,隐痛或者刺痛。

和气膏贴局部,益元膏贴肚脐。

(2)局部肿块。

和气膏贴局部,益元膏贴肚脐。

(3)若是内脏肿瘤。

和气膏贴对应脏腑的募穴或者腧穴【若火毒严重可以贴腧穴,湿毒严重贴募穴】,益元膏贴肚脐或者命门【阳气弱可以辅助贴命门】。或者贴体表对应的痛点或者脊椎对应的敏感点。

鼓胀病的辩证使用

         鼓胀总以脾肾阳虚,生化气血无力,气滞则水停引起,治疗以鼓舞脾肾阳气,流气和血为总纲。

1、气滞湿阻证。

腹胀按之不坚,肋协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胀甚,得嗳气和矢气后稍缓。小便短少。

和气膏贴肚脐。益元膏贴命门或者肾腧或者膀胱腧或者后背脊椎附近敏感点。

2、水湿困脾证。

腹胀满,按之如囊裹水,下肢浮肿,脘腹胀满,得热则舒。

和气膏贴肚脐。益元膏贴命门。甚者和气膏贴中脘或者水分穴,益元膏贴脾腧、气海和命门。

3、水热蕴结证。

腹大坚满,脘腹胀急,烦热口苦,渴不欲饮,或者大便秘结或溏薄。

和气膏贴中脘或肚脐上的水分穴。益元膏贴气海穴。

4、淤结水留证。

脘腹坚满,青筋暴露,肋下刺痛,面色黧黑,面部颈部胸臂等出现血痣或者蟹爪纹,口干不欲饮水,大便黑,舌有瘀斑。

和气膏贴中脘或期门,益元膏贴肚脐、命门、脾腧。

5、阳虚水盛证。

腹大胀满,朝宽暮急。面色苍黄,小便短少不利。

和气膏贴水分。益元膏贴气海、命门、脾腧、膀胱腧。

6、阴虚水停证。

腹大胀满,口干而燥,面色晦暗,小便短少。

益元膏贴肚脐、气海、脾腧。和气膏贴中脘。

头痛的辩证使用


1、外感头痛,若头痛怕风怕冷。

益元膏贴大椎。

2、若头痛怕热。

和气膏贴大椎。

内伤头痛的辩证使用

1、肝阳头痛。

多头昏胀痛,两侧为主,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肋痛。

和气膏贴太阳穴,或者大椎穴辅助。或者和气膏贴中脘穴辅助。

2、血虚头痛。

头痛隐隐,或时昏晕,心悸失眠,神疲乏力,遇劳加重。

用益元膏贴肚脐和命门。

3、痰浊头痛。

头痛昏蒙,胸脘胀闷,纳呆呕恶,舌苔白腻。

和气膏贴中脘。

4、肾虚头痛。

头痛且空,眩晕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

益元膏贴肚脐和命门。

5、淤血头痛。

刺痛,固定不移,或者有头部外伤史。

和气膏贴痛点。

眩晕症的辩证使用


         眩晕的治疗大致和头痛类似,可以参考头痛的辩证使用。基本上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实证。淤血粘痰引起,多伴有恶心、纳呆、呕恶、刺痛等等,和气膏贴大椎。另一类是虚劳引起,益元膏贴肚脐为根本,也可以贴大椎推动阳气流通祛除风寒侵犯。

1、肝阳上亢证。

眩晕耳鸣,头目胀痛,口苦失眠多梦,遇到烦劳郁怒而加重,急躁易怒,颜面潮红,肢体麻木震颤等等。

益元膏贴肚脐,和气膏贴大椎。

2、气血亏虚证。

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皓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纳少腹胀等等。

益元膏贴肚脐,同时贴膏肓。

3、肾精不足证。

眩晕日久不愈,精神萎靡不振,腰膝酸软,耳鸣齿摇,颧红咽干,五心烦热等等。

益元膏贴肚脐或者气海、命门。

4、痰湿中阻证。

眩晕,头目昏蒙,或伴有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等等。

用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贴脾腧。

5、淤血阻窍证。

头痛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

益元膏贴大椎,和气膏贴耳门或者太阳穴。

高血压病的辩证使用


高血压大致分阳虚型和阴虚型两大类:

    一类是阴虚型。

    大多心烦易怒,手足心发热等等。

    益元膏贴肚脐,和气膏贴中脘。

    另一类是阳虚型。

    益元膏贴肚脐,和气膏贴中脘的基础上,可以辅助益元膏贴命门和脾腧。

高血压病往往需要长期用药,身体得到根本性调整后才可以解决。

第四部分:心脏病治疗

心脏病阴阳调整以膏肓或者心腧为阳经作用点,以膻中为阴经作用点。益元膏益阳,和气膏益阴。还是首先辩证阴阳虚实为原则。

 心悸的辩证使用方法


1、  心虚胆怯证。

多心悸,善惊易怒,坐卧不安,如人将捕之,心神不宁、食少纳呆。

益元膏贴心腧或者脾腧,兼顾肚脐。

2、  心血不足证。

多心悸气短,失眠多梦,神不守舍,食少纳呆倦怠乏力等等,腹胀便溏。

益元膏贴肚脐,兼顾脾腧或者心腧。

3、 阴虚火旺证。

多心悸易惊,心烦失眠,头晕目眩或者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盗汗,烦躁易怒等等。

益元膏贴肚脐补益元气生发肾水;和气膏贴心腧清泄虚火。

4、 心阳不振证。

心悸不安,久病体虚无力,动则气喘,形寒肢冷等等证候。

益元膏贴心腧或膏肓,兼顾益元膏贴肚脐。

5、 水饮凌心证。

多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恶心呕吐流涎,小便短少下肢浮肿等等。

益元膏贴脾腧;和气膏贴肚脐或水分穴或中脘。

6、 於阻心脉证。

心悸不安,心痛时作,痛如针刺,唇甲青紫或有舌头瘀斑。

和气膏贴膻中;益元膏贴心腧或肚脐。

7、 痰火扰心证。

心悸时作时止,烦躁不安,失眠多梦,痰多食少胸闷泛恶。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等。

和气膏贴膻中或中脘;益元膏贴肚脐。

胸痹闷痛的辩证使用

1、 心血於阻证。

多为刺痛绞痛,痛有定处固定不移,入夜更甚,劳累或暴怒后更重。

和气膏贴心腧或后背压痛点;益元膏贴肚脐。

2、气滞心胸证。

多心胸满闷,隐隐闷痛无有定处,情志不遂时诱发或加重,时欲太息,或嗳气矢气后得缓,以痛闷胀 走为特点。

和气膏贴中脘或膻中,益元膏根据阳气盛衰贴心腧或膏肓。

3、痰浊闭阻证。

多胸闷重而心痛轻,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态多胖,阴雨天容易诱发或者加重,甚至倦怠乏力纳呆便溏。

和气膏贴中脘或者膻中,益元膏贴脾腧。

4、寒凝心脉证。

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多因气候忽冷而加重。胸闷气短冷汗出手足不温等等。

益元膏贴心腧或膏肓;和气膏贴中脘。

5、气阴两虚证。

心胸隐痛,时作时止,思虑劳伤或者劳累加重,倦怠乏力,声低气微,面色皓白。容易自汗。

益元膏贴膏肓或者心腧,同时贴肚脐。

6、心肾阴虚证。

心痛憋闷时作时止,思虑过度加重虚烦不眠,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等。

益元膏贴肚脐或关元。

7、心肾阳虚证。

心悸而痛,胸闷气短,动则更甚,四肢不温,容易自汗。

益元膏贴肚脐,或同时贴心腧或膏肓。

不寐证的辩证使用


1、痰火扰心证。

不寐多梦,性情急躁易怒,目赤耳鸣,便秘尿赤,不思饮食等等。

和气膏贴心腧。

2、痰热内扰证。

多心烦不寐,胸闷脘痞,嗳气泛恶等等。

和气膏贴中脘、心腧。

3、心脾两虚证。

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四肢倦怠甚至腹胀便溏等等。

益元膏贴肚脐和脾腧。

4、心肾不交证。

心烦不眠,入睡困难,心悸多梦,心神不安,咽干少津。

益元膏贴肚脐或肚脐下的气海、关元(益元膏贴的越下容易引火归元,津液上升)

5、心胆气虚证。

虚烦不寐,多梦易醒,触事易惊,伴有气短自汗,倦怠乏力等。

益元膏贴脾腧或胆腧或后背敏感点。

癫狂症的辩证使用


痰气郁结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妄见妄闻,喃喃自语多疑多虑,不思饮食,舌红苔腻,用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贴脾腧和肚脐。

1、心脾两虚证。

心神恍惚,心悸易惊,善悲易哭。

益元膏贴脾腧和肚脐;和气膏贴中脘。

2、痰火扰神证。

多急躁易怒,头痛失眠,两目怒视,面红目赤等。

和气膏贴膻中。

3、痰热郁结证。

癫狂日久不愈,躁扰不宁,愤怒不休,舌质紫暗有瘀斑。

和气膏贴膻中、中脘;益元膏贴心腧。

4、火盛伤阴证。

癫狂日久不愈,时作时止,其势缓和,夜不能寐,烦躁不安。

益元膏贴肚脐或气海,和气膏贴膻中或心腧。

痫症的辩证使用

1、风痰闭阻证。

发病前多头晕,胸闷,乏力多痰,心情不悦,喜欠伸,或者突然跌倒神智不清,抽搐吐涎或伴有尖叫两便失禁双目发呆等等。

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贴肚脐和脾腧。

2、痰火扰神证。

发作时昏扑抽搐,吐涎,或者吼叫,平时急躁易怒心烦失眠。咳痰不爽口苦咽干,便秘尿赤。

一般先用和气膏贴脾腧和中脘消除火气后,用益元膏贴肚脐提升元气,益元膏贴脾腧增强脾脏阳气,和气膏贴中脘肃降胃俯阴气。

3、痰郁脑络证。

平时头疼头晕痛有定处,常常伴有一侧面部抽搐或者一侧身体抽搐。

一般用和气膏贴头痛点或耳后风府附近的敏感点;益元膏贴肚脐。

4、心脾两虚证。

一般反复发作,心悸气短,失眠多梦,身体消瘦面色苍白,大便溏薄恶心纳呆等等。

益元膏贴脾腧和肚脐或膏肓。

5、心肾亏虚证。

痫病频发,神思恍惚,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两目干涩耳轮焦枯不荣,腰膝酸软等等。

益元膏贴肚脐和命门或膏肓。

痴呆症的辩证使用

1、髓海不足证。

智力减退,记忆力和计算能力明显不足,头晕耳鸣懈怠思卧,腰膝酸软步行艰难。

益元膏贴肚脐和命门。

2、脾肾两虚证。

表情呆滞,记忆减退,口齿含糊,伴有气短懒言,甚至肌肉萎缩,食少纳呆,口涎外溢,或者四肢不温,腹痛喜按,邪泻,舌体胖大等。

益元膏贴肚脐和脾腧,和气膏贴中脘。

3、痰蒙浊窍证。

表情呆滞,智力减退,或者哭笑无常喃喃自语,或者终日无语,伴有不思饮食,脘腹胀痛等,口多痰涎,头痛如裹等。

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贴肚脐和脾腧。若有火气,和气膏贴脾腧。

4、淤血内阻证。

表情迟钝言语不利,善忘易惊恐,或思维异常行为古怪,伴有肌肤甲错,口干不欲饮,双目暗晦,舌质暗淡或有瘀斑。

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贴膏肓和肚脐。

第五部分:脾胃病治疗

原理和肺脏的一样,用脾腧为扶持阳气的点,中脘为阴经点。益元膏贴脾腧或者膏肓扶持阳气,和气膏贴中脘肃降阴气。

1、胃胀 胃痛 呕吐 噎膈 。

肠胃气机以肃降流通为主,所以多为和气膏贴中脘为主。若伴有舌苔红无苔,身体无力懒言等症候的,可以同时益元膏贴肚脐

 2、腹 泻

(1)下痢脓血下坠里急后重多为火毒。

黄连粉末配合和气膏贴肚脐。

(2)下利清稀或者完谷不化、消化不好、肚子怕冷等等症候的,多为寒凉或者脾胃虚弱。

益元膏贴肚脐和脾腧。

(3)食少懒言便溏无力多为脾阳虚。

益元膏贴脾腧。或者找到脾腧上下的敏感点贴益元膏。

(4)食欲不振多为阳虚。

益元膏贴肚脐,或者配合益元膏贴脾腧。

3、癫痫。

多为痰饮侵犯心包。

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贴脾腧或者心腧。

4、抑郁症。

多脾燥痰结。

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贴肚脐或者脾腧下的敏感点。

胃口疼的辩证使用:


1、若疼痛拒按,多为有实邪。

和气膏贴中脘。

2、若喜欢用手压,多为虚,或寒。

益元膏贴中脘或者肚脐。

3、若喜欢喝冷水多为热邪。

和气膏贴中脘。

4、喜欢喝热饮多为寒。

益元膏贴中脘或者后背的脾腧穴或者敏感点。

5、若饮食伤胃嗳气腐败,胃痛拒按。

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贴肚脐。

6、若胃痛拒按,痛连两协,烦恼则加重,情志抑郁加重嗳气矢气则舒服。多为肝气犯胃。

和气膏贴中脘。

7、若恶心,小便黄、大便不畅,多湿热中阻。

和气膏贴中脘。

8、若胃脘疼痛拒按,痛如针刺或者刀割,多为淤血。

和气膏贴中脘。

9、若胃口炙痛拒按,口渴思饮。食欲不振、口干咽燥,多见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碱性反流性胃炎等等。为阴虚。

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贴肚脐。

若胃口疼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四肢乏力,呕吐清水,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四肢冷。多为阳虚。

益元膏贴肚脐和脾胃腧穴。

呕吐症辩证使用

呕吐症多用和气膏贴中脘肃降胃气,以益元膏贴背后脊椎上对应敏感点扶持阳气为总的纲要。

1、若突然呕吐,浊气上逆,或者发热恶寒,头身疼痛。

益元膏贴大椎或者下面的敏感点;和气膏贴中脘。

2、若呕吐酸腐,嗳气厌食,大便或溏或结,多为饮食内停。

和气膏贴中脘。

3、涨闷不思饮食,多为痰饮内停脾阳不振。

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贴脾胃腧穴。

4、若呕吐吞酸,嗳气频繁,情志抑郁加重,多为肝气犯胃。

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贴肚脐。

5、若呕吐轻微时作时止,食欲不振或者食入难化,倦怠乏力,大便溏薄,口干不欲饮,喜热不喜凉,为胃阳不足。

益元膏贴胃腧或脾腧,适度的配合和气膏贴中脘。

 6、若呕吐反复,时时干呕,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多为胃阴不足。

益元膏贴肚脐,和气膏贴中脘。

7、若呕吐痰饮清水,多为痰饮内结。

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贴胃腧。

噎膈症的辩证使用

1、若吞咽梗阻,胸膈痞满,呕吐痰涎,多为痰饮内结。

和气膏贴中脘。

2、若情志抑郁加重,舒畅减轻,为肝气犯胃。

和气膏贴中脘。

3、若口干咽燥,大便艰涩,多为阴虚。

益元膏贴大椎到脾腧段的敏感点,从阳引阴,和气膏贴中脘肃降阴气。

或益元膏贴肚脐升提元气,和气膏贴中脘肃降阴气。

 呃逆症的辩证使用

治疗总则还是以益元膏贴脾腧提升阳气,以和气膏贴中脘肃降阴气为总的平衡阴阳的纲要。

1、胃中寒冷证。

多呃逆声音沉缓有力,得热则减少,遇冷则加重。

益元膏【或加点吴茱萸粉末】贴肚脐。

2、胃火上逆证。

呃逆声音洪亮有力,口臭烦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症候。

和气膏贴中脘或者肚脐。

3、气机郁滞证。

呃逆连声,恼怒郁闷则加重,情志舒畅则缓和。

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贴肚脐辅助。

4、脾胃阳虚证。

呃逆低长无力,气不得续,甚至泛吐清水,喜温喜按,手足不温,食少无力,大便溏薄等等症候。

益元膏贴胃腧或者中脘。

5、脾胃阴虚证。

呃逆声音短促而不得续,口舌干燥,烦躁不安,不思饮食,食后饱胀,大便干结。

益元膏长期贴肚脐,和气膏贴中脘辅助。

腹痛症的对治方法

寒邪内阻证,多腹痛拘急,得温则减,遇寒则痛,形寒肢冷,手足不温,小便清长等症候,多用益元膏贴胃腧和肚脐。

1、湿热壅滞证。

多腹痛拒按,烦渴引饮或不欲饮【湿气重则不欲饮,火气重则烦渴引饮】。小便短赤,大便溏滞不爽【湿气的表现】,或者潮热汗出。

和气膏贴中脘

2、饮食积滞证。

多腹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不消化,泄后痛减。

和气膏贴中脘;益元膏贴胃腧或肚脐。

3、肝郁气滞证。

多腹痛涨闷,或者痛引两协,时作时止,情志不舒则加重,舒畅则减轻。

和气膏贴痛点;益元膏贴肚脐。

 4、淤血内停证。

多腹痛较剧烈,为刺痛或者绞痛,固定不移。

和气膏贴痛点;益元膏贴肚脐。

中虚脏寒证对治方法

多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温喜按,气短懒言,面色无华。

益元膏贴肚脐或胃腧。

便秘的辩证使用方法

便秘以益元膏贴大肠腧为推动力,和气膏贴肚脐为肃降阴气的总的原则。

1、热秘。

多大便干结,口臭口苦,口舌生疮,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小便短赤等等。

用和气膏贴肚脐为主。

2、气秘。

大便干结或者不干结,排出不畅,情志不舒时加重,嗳气频繁,胸胁痞满,喜太息,或者矢气后稍宽。

和气膏贴肚脐;益元膏贴大肠腧。

3、冷秘。

排便艰涩,腹中冷痛。

益元膏贴肚脐和大肠腧。

4、虚秘。

多用益元膏贴大肠腧和肚脐,辅助和气膏贴关元为主。

(1)气虚秘。

多大便并不干硬,只是排便困难,便后乏力。

益元膏贴大肠腧。

  (2)血虚秘。

便质燥结如球,便次正常但排便困难。多伴有头晕心悸,少眠多梦等等。

益元膏贴肚脐。

 (3)阴虚秘。

大便干结如羊粪状,多伴有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潮红,心烦少眠,超热盗汗等等。

益元膏贴肚脐为主。辅助和气膏大肠腧【也就是根据情况适当的贴大肠腧,

而不能长期连续用】

(4)阳虚秘。

多大便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四肢不温,腹中冷痛等等。

益元膏贴肠腧和肚脐。


排病反应及代谢产物处理方法(膏药症候处理方法)

揭下膏药的清理方法:

一般用洗洁精或者食用碱水清洗就可以很干净了,这个膏药是松香(松香是上古时代的服食之品)和油的混合物,也就是一块油脂。

也可以直接用纸巾和衣服隔离,纸巾吸收这些油脂后会自然脱落。或者用胶布上的纱网贴在有膏药污染的皮肤上也能粘下来。

排毒反应及病理产物代谢处理方法:

1、表面起红斑疙瘩的、瘙痒的。用生姜和盐水擦一下就可以了,或用点醋和生姜擦一下,或直接生姜沾盐末擦也可以。

2、起水泡的一般用白矾和盐水擦一下。

3、筋骨疼痛:一般风寒湿气导致的 【一般天气冷或者下雨前加重的】用祛病膏(逐痹膏)直接贴局部。年久的劳伤需要用益元膏流通元气。陈旧性的往外产生了淤血可以选用和气膏贴局部然后再用益元膏这样交替着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