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湖水质调研

 昵称58212626 2018-07-31

“太湖水质调研”实践团新闻稿

水是生命之源,无论人还是动植物离开了水都将不会存活多久。而太湖作为第二大淡水湖,也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地区最重要的水源,是这些地区生活、生产的主要组成元素。

在地图上看,太湖呈一个近似的圆形,好像是周边这些地区的“心脏”,那纵横交错的河流则维系着这七座城市的“血液”  的循环。故保护太湖水成了每个热心人士的使命。这几年太湖的水体污染已经颇为严重,在全国范围都引发了广泛关注。

由此,我们团队利用今年暑假的时间展开对太湖水质的调研,通过多方途径了解太湖水质状况。

太湖水质持续恶化的原因:

1.经济高速发展造成工业污染突出

在最近的2 0年中,太湖地区经济高速发展。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化工业作为太湖地区的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大大小小的化工、电镀、印染等企业如雨后春笋,分布在太湖周边地区。太湖流域的工业污染主要集中在纺织印染业、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等领域。虽然近年来太湖流域实施达标排放,但由于经济高速发展,污染排放量迅速增加,现有的控源截污措施已经无法满足既定的污染源控制目标。随着产业转移加快,-些污染严重、技术含量低的工业企业转移到了监管相对薄弱的农村,大量工业污染沿着河网进入太湖,使太湖工业污染控制更加困难。

2.衣业生产方式改变加重太湖水环境压力

太湖流域地区以种桑、养殖、种稻为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乡镇工业的异军突起,农业用地大量转为工业用地。同时,大量外来人员使太湖地区人口数量激增。为了保证粮食产量的相对稳定,在耕地锐减的情况下,除了依靠科技进步,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除草剂。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对水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太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3.城市化进程加速,废水处理严重滞后

太湖流域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居住人口和城区面积成倍增加,紧跟其后的则是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的激增。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太湖流域地区污水处理能力相对于污水排放量而言,  已经捉襟见肘,严重不足。此外,除了少数新建城区的防洪管网系统和污水管网系统分开,太湖流域绝大多数城市的排防洪共用-一个管网系统,污水都是通过防洪管网直接进入河流。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很多农村地区改旱厕为水厕,这些分散排放的生活污染源,成为太湖河网地区氮指标的重要来源,而氮指标的提高直接反映了太湖富营养化加重。

4.渔业养殖规模急速扩张加重太湖沼泽化

太湖流域的渔业养殖发达,近年来,太湖渔业养殖规模急速扩张,沼泽化趋势明显。大量的围网养殖分割几乎包围了整个湖面,无法人工收割水草,东太湖因此失去了一个最强大的污染物输出途径。过度围网养殖还严重阻隔、减缓了湖区水流,致使水流不畅,湖泊淤积加剧,大大削弱了太湖的泄洪调蓄功能。0900524qsx28fx8hnxilq3075804xkh1k7741q144crz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