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强光中∣古代禅让制的本质是什么?——《尚书•今文尚书•虞书•尧典》略评

 ayou808 2018-07-31

《尧典》是写尧舜二帝的,本篇记录了尧舜二帝的重要政绩,如制定历法节令和选拔官吏的情况,其中对于尧舜二帝的禅让制的描述最令世代中国人的向往。

但该篇显然是后人追述远古先王之事,“曰若稽古”——考察古时的传说而记述的。

由于作者处于王权专制主义时代,其思维方式显然受到了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以此思维方式来理解部落联盟时代的政权体制,特别是领导人之间的禅让制,分明是时代的错位

在部落联盟时代,若干部落基于一定的血缘关系和共同应对外来战争以及合理调配生产资源的目的而建立了相对的权力中心

它一般以某个或若干个主要部落为核心,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部落首领联盟大会,推举部落联盟首领,民主决策部落联盟的大事。

这种权力的相对性,是以部落间的相互需要为前提的。

如居于大河边的部落首领,在治水方面必然具有较强的协调指挥能力;

居于海边的部落首领则为其他部落提供鱼盐之利,享有一定的威望。

因此,部落联盟首领并不能以威权对天下发号施令的,相反却要以血缘关系的亲和力来影响带动各部落团结一致。


尚书译注——十三经译注

作者:李民、王健撰

当当 广告
购买



《尧典》开篇文字所描写的内容实属部落联盟体制下自然而然的情况。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这段话意思是,考察古时传说,帝尧的名字叫做放勋,他恭敬地处理政务并注意节俭,明察是非,态度温和,诚实恭谨,能够推贤任能,因此,他的光辉普照四方,以至于上天入地。他能举用同族中德才兼备的人,使族人都亲密地团结起来;族人和睦团结了,便又考察百官中有善行者,加以表彰,以资鼓励。百官中的事务处理得妥善了,又努力使各个邦族之间做到团结无间,亲如一家。天下臣民在尧的教育下,也都和睦相处起来。(译文参考《尚书》,中华书局,2012年版,7页。

本段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实际上也是对部落联盟首领的基本要求。

各部落相互协商办事,部落联盟首领也不能独断专行,否则部落联盟将会陷入纷争而解体。

尧任用贤能的人作百官,这种说法其实是没有根据的。




尧在本部落,即陶唐氏部落内部,他完全有这个权力和能力,但对别的部落就不能轻易任用官员了。

《尧典》中所叙述的帝尧推贤任能的事,可能出于部落的社会化分工。

在农业时代,各个部落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涌现了不同的人才。

部落联盟需要不同的人才,他们于是被推举出来,成为整个部落联盟共同的贤人。

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写到了地中海地区各民族的职业世袭制也应属于这种情况,担任司号手的家族永远干司号手的事,担任厨师的家族永远干厨师的活。

部落的分工为整个社会越来越细的分工做好了准备。

典》中提到的贤人都分属于不同的部落或家族,也印证了希罗多德的观点。

如羲和执掌天文之事就属于这种情形。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便命令羲和,恭谨地遵循上天的意旨行事,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来制定历法,以教导人们按时令节气从事生产活动。(译文参考《尚书》,中华书局,2012年版,10页。

羲与和是同族两支,分别是重与黎的后代,相传重黎氏世掌天地之官。

文中以尧之“命”的名义推行历法,其仿效的王权专制国家的权力运行模式,这是不符合实际的。

更有可能的是历法的自然而然的传播模式,到了王权专制国家形成之后,才有了正式的主管天文历法的官员。

文中所提到的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四个节气未必可信,不可细察。

农业是离不开天气的,羲与和的职责至关重要,治理水患、兴修水利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

文中于是有了共工、鲧、禹治水功绩上的对比,突出了大禹雄起于群贤之中的帝王形象。




中国远古时代究竟有没有禅让制?

其实,人们只要从部落民主制与部落联盟协商民主制的权力运行模式的差异上就可以理解本文中的尧舜禹的权力移交方式。

部落联盟时代,部落首领经常相聚在一起研究重大事项,其中涉及各种资源的分配问题。

在贤人倍出的部落之间,由于没有绝对的权力中心,只有那些能够“昭明百姓、协和万邦”的杰出政治人才才能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

加之,各部落的主体独立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人并没有什么特殊权力,相反,却有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部落联盟很多时候处于无中心的状态,各部落囿于自己的私利,常常处于自由散漫的状态,难以形成统一的力量,存在着决策上的难题。

因此,作为部落联盟的首领,绝对没有王权专制主义者那样的“实权”。

如此解读下面的一段对话,也就不难认识古代禅让制的本质了。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嚚讼,可乎?”


这段话的意思是,尧说:“唉!谁能顺应四时的变化获得功绩呢?”放齐说:“你的儿子丹朱,聪明能干,可以让他担任这项职务。”尧说:“唉!像他那样愚鲁而不守忠信的人,可以担任这种职务吗?”(译文参考《尚书》,中华书局,2012年版,11页。

文中说到丹朱因“愚鲁而不守忠信”,因而不能继承尧的帝位,这在王权专制主义社会,则是根本不存在的问题。

然而,随着部落的融合,部落的边界越来越不清晰,一些强大部落逐渐控制了弱小的部落,民主协商制下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就会被王权所取代,王权就会形成并固化下来。


当量子理论遇上阳明心学

作者:陈水

当当 广告
购买



从尧、舜、禹三王之间的禅让制转变为禹与其儿子启之间的世袭制,就体现为这样的一个历史性的转变过程。

这一时期处于石器时代末和金属时代的早期,部落战争规模较小,民众的管理尚不需要残酷的刑罚。

部落之间多属“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敌我矛盾极少。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器物上画着五种刑罚的形状,使人民有所敬畏。用流放的办法代替五刑,以表示宽大。庶人做官而又有俸禄者,犯了过错,罚以鞭刑。掌管教化的人,使用刑罚时,则用扑刑。犯了过错可以出金赎罪。如果犯了小错,或过错虽大,只是偶一为之,可以赦免;如果犯的罪过较大而又不知悔改,便要给予严厉的惩罚。小心啊!小心啊!在使用刑罚时,可要十分谨慎啊!(译文参考《尚书》,中华书局,2012年版,21页。

在部落之内,人们生活在一定的血缘关系之下,用刑自然宽松。

当部落联盟建立之后,部落之间拥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部落联盟首领及各部落成员往往需要履行这些权利与义务,就会产生针对部落成员的惩罚措施。

这些措施远没有阶级社会来临后那样残酷。


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这句话的意思是,把共工流放到幽州;把欢兜流放到崇山;把三苗驱逐到三危;把鲧流放到羽山,并命令他至死不得回朝。罪人都受到了应得的惩罚,天下的人都心悦诚服了。(译文参考《尚书》,中华书局,2012年版,22页。

一个部落的首领不听话,犯了大错,只能将他从这个部落赶出去,流放到其他地方。

这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作为部落联盟这个命运共同体,不能完全行使统一的政令,各部落只能靠民主协商来解决问题。

等到问题弄大了,部落联盟就会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手段。

此时部落联盟内部可能会形成若干集团,有的部落集团会被驱逐到边远地区,有的部落首领会在内外压力下被流放。

远古部落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无法建立统一的有秩序的制度化文明体。

每个部落都以自己的方式获取生存资源,各自发展出自己的优势,真正实现各安其所,各有所工,人与人之间、人与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存。

《尧典》描述了部落联盟社会的理想状态: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这段话的意思是,舜说:“夔啊!命令你主持乐官,去教导那些年轻人,要把他们教导得正直而温和,宽大而谨慎,性情刚正而不凌人,态度简约而不傲慢。诗是用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歌则借助语言把这种感情咏唱出来,歌唱的声音既要根据思想感情,也要符合音律。八类乐器的声音能够和谐地演奏,不要弄乱了相互间的伦次,让神人听了都感到快乐和谐。”夔说:“好啊!让我们敲着石罄,奏起乐来,让那些无知无识的群兽都感动得跳起舞来吧!”(译文参考《尚书》,中华书局,2012年版,29页。

《尧典》中的主旨思想受到了儒家学说的浸染较深,等级观念浓厚,这是不切合当时人类生存状态的。

关于三王时代的人类生存状况,儒、道、墨、法等诸学派都有许多精彩的论述,可以结合起来研读。

这是今天的人们在读这部经典所必须注意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