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经的智慧》8丨修行,是苦难人生的唯一出路

 chenyige 2018-07-31


▲ 看视频,学习更有效


《心经的智慧》第8讲 来自那一座庙 15:24

▲没WIFI?听音频,省流量~


《心经的智慧》 第8课 

昌乐法师·讲述


 - 修行,是苦难人生的唯一出路 - 


一、真相与意义


《心经》的第八讲,真相与意义。照见五蕴皆空,首先是照见。照见与经文当中一开始说的观自在之观,有什么区别?观是初用功的时候。唉呀我钥匙掉了,我要去观察钥匙掉在哪里。噢,看见了。看见了是得到了结果。观是观察,你不知道玄机在哪里,但是你很耐心,你确定你能走出迷宫。但照见不一样,你知道通道在那里,你见到。你用你的心观,在你的世界当中,你是处在光明当中,所以你才能照,才能见。


但对大部分人来说,对深陷痛苦的人来说,对处于沼泽和泥泞当中的人来说,特别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抑郁症的最主要的心理特征就是意义感消失,活着没有意义,一开始只是想想不如死了算了。后来真的觉得真要死,因为活着一点意义也没有。他的世界据说处于一种白灰色当中,没有一点点色彩。雾霾很重,有时还一片漆黑。白灰色是对情绪的描述,而漆黑是对于方向的描述。


如果观是刚刚开始懂得用功,这里的照见是用上了功夫,是得到了禅定。刚才说的钥匙找到了,看见了,这个时候是禅定发生了效果。这个找钥匙的过程是动态的,不是静态。静是不得已,像电瓶车充电一样,没电了要充电,让生命积蓄能量,让它自我恢复、自我调整过来。但调整过来我们能够用得上功夫的时候,它一定是在动态当中。说般若,它不是静态的,它是动态的。这个动态是需要我们在生活当中,在生命的起心动念当中去觉察的。


二、动静之间


照见的是什么?照见的是五蕴。五蕴是色受想行识。简单来讲,我们分两大部分,身体的和精神的。色,颜色的色,在古印度的佛教当中,广义的认为是物质,狭义的认为是身体。经文当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色是身体的意思。精神,包括受想行识,以识为主要内容。在精神世界当中,有三个最重要的内容,情感、意志和惯性——我们不可知的某种力量,似乎推动着我们的行为。无论如何,我们逃离不出滔滔的生命之流,这是行。这都是精神。很多人将行解释成为行动,或者说意志,它实际上是相对于物质身体、相对固定的、不大能看得出变化的,是表达出我们精神世界的意念如瀑布一般,没有一刻停留的这个流动性。


我们精神世界就处于这样的流动性当中。流动性又处于极其静止当中。比如说我们念头上在流动,但是意境上却是思念着某人,思念着某事,自己被欲望的某种情形给蛊惑了。这种极其的流动以及坚固不破的这种执着的静止,使得生命像炸油条一样,拧巴在一起,让我们痛不欲生。因为当我们要动的时候,是被静止的,给固定住了。当我们想静止的时候,我们内心的思绪又像翻江倒海一般,无法平息,沸腾不止。


所以我们为什么会崇拜那些艺术家,为什么会崇拜贝多芬、梵高这样的人?是因为他们在静当中,在动当中,能够很好地表达出自己流动的情感,他们对自己的生命能够发挥自如,而不像我们错乱的生命要静的时候动,要动的时候静,动静之间,我们无论如何不能够很好地去掌控它。


人类文明一切的技术,其实都是人类情感动与静之间能很好发挥的一个变压器,所有的技术最终都在表述某种情感。乔布斯最终能够被人们所崇拜和追随,就是他说科技应该具有人文精神,即便是手机,应该美。而我们大部分人都生活在这种错乱当中,无法很自如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甚至连自己情感到底想表达什么都不太知道。


而佛陀不单单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生命具有无限的大悲之情,更重要的是他证得了生命的真谛,这个真谛是什么?五蕴皆空。他能做到了度一切苦难。他告诉我们皆空,他告诉我们为什么能做到度一切苦难,是因为皆空。从什么时候开始度一切苦难?是从照见五蕴皆空的时候,他开始度一切苦难。


所以五蕴皆空,与度一切苦难,用般若经里面常用的一句话叫,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缺空去理解度一切苦,那是在作秀,缺度一切苦,说五蕴皆空,那只是哲学家思维上狡猾的思辨,不是真正的佛法。


而佛陀有能力、尽兴地表达了自己生命当中蕴含着的所有的情感,他把所有的情感都能够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最终他在涅槃的时候,在离开这个人世间的时候,很淡定从容地告诉世人,我要做的事情已经做了,还没有做的事情,那不是我应该做的。没有做完的事情,我也已经努力,一切都随缘了。印顺法师说,我要做的事情都努力了,我就像一片大树上飘落的树叶,随着水而流淌,流到哪里就到哪里吧,随缘。大师的境界都是这样。


三、何去何从


而我们的生命何去何从?可以确定两点。


第一,每个人要发大愿,去度尽苦难的众生,只有这样,我们的小我的生命才可能迸发出无限的光彩,才可能获得活着的真正的价值。去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去尝试着照见五蕴,一直到皆空,去体验生命流动的真谛,去体验生命本来没有执着的那种了无挂碍的真谛,那才是我们生命最终的归属。否则活着就是受苦,否则活着就是受难,否则活着就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人人我我、是是非非,贪贪嗔嗔。修行,是我们唯一的出路。修行能看得到,五蕴皆空,能够做得到度尽一切苦难,能够看得到世间最美的风景。


我们都是与佛有缘的人,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要,都不会错过与佛陀的这份美好的缘分。我觉得世间最大的悲哀不是没有学佛,而是学佛了,没有珍惜这份法缘,错过了我们与佛陀这份缘分。我觉得世间最美的事情就是,在不经意间,我们能学佛,在不经意间,我们解脱了,在不经意间,我们利益了众生,很多人因为你我的努力走上学佛的道路,那是这个世间最美好的故事,希望这美好的故事常常发生。


所以《心经》从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难,到这里实际上是讲完了。


接下来的经文,其实是对于如何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难的详细说明,以及般若类如此繁杂、庞大的经典,如何从繁入简的另外一个说明。具体的内容是怎么样的,且听下回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