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曾国藩如何巧妙地回护自己的弟弟

 思明居士 2018-08-01
看曾国藩如何巧妙地回护自己的弟弟

围攻天京城

同治二年(1863)十月二十日,曾国藩在给郭嵩焘的弟弟郭崑焘回信中讲到了他的弟弟、九帅曾国荃:

舍弟募勇太多,鄙人深以为虑。渠锐意合围,亦颇有愚公移山之苦衷,屡次规责,诫其智小而谋大,而亦未尝不谅其拙诚也。

崑焘是郭嵩焘的弟弟,举人出身,长期呆在湘军的老家湖南,为出省征战的子弟兵抽粮募饷,对湘军贡献甚大,曾国藩、左宗棠等湘军将帅对其十分倚重。曾国藩这封信涉及到曾国荃,明为批评,实际上是为老弟解释、辩护。

当时是湘军和太平军作战关键时刻,曾国藩以两江总督坐镇安庆,李鸿章的淮军收复苏南和上海一带,左宗棠的部队深入到浙江,而沈葆桢依靠席宝田的部队固守江西。曾国荃从一开始就直指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城,他知道攻下天京,才是首功。但天京城城墙高大坚固,城池面积广大,作为太平天国的政治、军事中心,经营多年,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

曾九帅率领自己的吉字营,采取一种最笨拙也最管用的办法,用壕沟坚垒做“长围”,将天京城全部围困起来,断绝其与外界的联系。这个工程很浩大,而曾国荃又不愿意让人和他抢攻。在最关键时,清廷命令李鸿章率兵西进,来帮助曾国荃打天京城。聪明如李鸿章者,当然知道这是抢九帅碗里的肉,会得罪老师兄弟二人,于是用种种借口拖延。

单靠曾九帅一人的嫡系部队,攻占南京城当然难度很大,他只能不断地募兵,募兵需要钱。对东南四省最高军政长官的哥哥曾国藩,他当然毫不客气,不断要钱要粮,最新的武器也大量配备给吉字营,曾国藩也尽量满足老弟。尽管攻打天京城,是重中之重,但当哥哥的如此照顾自己的亲弟弟,其他将领难免有怨言。

曾国藩对郭崑焘这番话的意思很明显,先是申明自己常常劝诫曾老九不要“智小而谋大”,有多大的能耐办多大的事。但是老弟有愚公移山的志向,锐意进取,意志坚决,当哥哥的没办法阻止这种一心一意为朝廷尽力的行为,于是“未尝不谅其拙诚也”。

这段话合情合理,先抑后扬,把公私撇得清清楚楚。曾国藩不愧是文章高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