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如何说秋季?

 精华1mcnocvnyq 2018-08-02

满山红叶,秋是色彩斑斓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黄帝内经如何说秋季?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咱们老祖宗们通过观察大自然的变化规律,用四季天然之气来调整身体阴阳之气的平衡,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秋季五行中属金,有肃杀之气,因此,秋季养生之道,重点在于养“收”。究竟如何养“收”呢?

黄帝内经如何说秋季?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原文: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飨泄,奉藏者少。」

译文:

秋季的三个月(指二十四节气中立秋至立冬期间)是大自然界万物成熟,平定收敛的季节。秋天秋风劲急,地气清明,世间万物呈凋零肃杀之象。养生应早卧早起(道家养生3时起床,因3-5时肺经当令,此时鸡鸣时间);情绪应保持安宁,以避秋天肃杀之气对人体的侵害;精神上不应发散,要内守收敛,让五脏之气与秋季之气相平和;保持平和的心态,让五脏的肺气得以清肃;这都是与秋季之气相适应的,是身体养收少阴之气的原则。否则,就会损伤肺气,使得供给冬季闭藏之气的能力减弱,身体储藏能量的能力就会变差。

黄帝内经如何说秋季?

秋季与肺

秋三月,从立秋开始,到立冬之前为止,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六个节气。秋季,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气温开始降低,雨量减少,空气湿度相对降低,气候偏于干燥。秋气应肺,而秋季干燥的气候极易伤损肺阴,从而产生口干舌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所以秋季养生要防燥。秋冬养阴,是养收之道,重点在于养肺。

黄帝内经如何说秋季?

中医的肺,不但只包括西医名称的肺脏,还包括鼻、咽、喉、气管、肺经(手太阴肺经)组成的呼吸及主气系统!肺脏居胸腔,覆盖其余脏腑,故有“华盖”之称,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受侵袭,故有“娇脏”之名。其华在毛, 开窍在鼻,与大肠相表里。主要生理功能为主气(气的宣发肃降),司呼吸(体内外气体交换),通调水道,参与水液代谢,输精于皮毛,主一身之表!

黄帝内经如何说秋季?

中医养生,很注重呼吸,一呼一吸,一升一降之间,肺部不仅完成了外部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同时调节人体经络间气机的升降,而人体气机的掌控主要是肝(主条达)和肺(主肃降)来完成。肝藏血,肺主气,血为气母,气为血帅。因此,气机顺畅,而气血常通,气和则身体安。大家去旅游,见药王殿里医圣孙思邈的像是骑在老虎身上,手擒着一条龙,这叫降龙伏虎!就是中医重视调理气机的形象表述!对于中医来讲,通过调整肝来达到调整全身气机顺畅运转的目的。

黄帝内经如何说秋季?

肺气虚,有个现象中医叫法为“小便数而欠”,即去小便的次数很多,但每次尿的又很少,这是肺气虚的典型现象。肺气虚,则整个人的气机就会虚,皮肤干燥,体毛没光泽,全身无力等。吸烟多的人,在秋冬季皮肤易出现瘙痒(肺主皮毛),并且痰多(肺为盛痰之器)。而情绪悲忧的人,整天那忧虑这忧虑的也会伤肺气,出现气短、胸闷等情况。秋季养肺,肺气足则有利于冬季肾气的藏,肺属金,肾属水,五行相生,金生水,因此,秋季养生,养收肺气,以助冬肾藏。

黄帝内经如何说秋季?

秋高气爽,是登高出游的好时机,但也是感冒高发的季节。以风寒感冒为例,人体受风寒侵扰,第一反应是打寒颤,起鸡皮疙瘩(肺主皮毛),这是人体第一道屏障发出信号,传到肺,人体反应即是打喷嚏,提醒人体需要注意保暖。病邪进一步,人体的正常防护就是发烧、流鼻涕、咳嗽。通过发烧,调动人体的各种免疫力来抵抗病邪的进一步入侵。感冒在西医称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首先影响肺的系统,因手太阴肺经受侵扰,感冒时肩背疼痛,肺与大肠相表里,感冒会影响大肠生理,如风热型感冒,往往会出现大便热结,风寒型感冒会伴随拉肚子。感冒防治重点在初期,趁着病邪未入脏腑之前,注意休息、保暖,补充营养水分,5至7天会自然全愈。要提醒的是感冒不要轻易采用吊液,吊液有可能好得快点,但也破坏了身体自然的防疫能力,造成抵抗力下降,造成恶性循环!

黄帝内经如何说秋季?

秋季饮食调养应遵循“养阴防燥”的原则,饮食宜养阴,滋润多汁,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燕窝、梨、芝麻、藕、菠菜、鳖肉、乌骨鸡、猪肺、豆浆、饴糖、鸭蛋、蜂蜜、龟肉、橄榄。秋季,肺的功能偏旺,而辛味食品吃的过多,会使肺气更加旺盛,进而还会伤及肝气(肺属金,肝属木,金克木),所以秋天饮食要少食辛味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在此基础上多吃些酸味食物,以补肝气,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樱桃、柚子、柠檬、山楂、番茄、荸荠等。

黄帝内经如何说秋季?

秋天的气候变化较大,早秋热湿,中秋前后燥,晚秋又以凉、寒为主,所以人们在起居上应提高警惕,注意调节,因此睡眠应做到“早睡早起”,睡眠时头向西卧为好。深秋时节气候较寒冷,不宜终日闭户或夜间蒙头大睡,要养成勤开窗通风,夜间露头而睡的习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呼吸疾患。

黄帝内经如何说秋季?

秋季锻炼,运动项目不宜过猛。锻炼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因为人体在气温下降的环境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降低,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锻炼时,衣服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待身体发热后,再脱下多余的衣服。锻炼后不要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受风寒侵犯。

秋季气候干燥,肺气旺盛,肝气虚弱,脾胃易受影响,所以秋季药补的基本原则应是以滋润为主,辅以补养气血。

黄帝内经如何说秋季?

秋天泡脚,润肺濡肠!中药泡脚也是秋季较为简便的养生方法,泡脚的同时在精神调养上也应顺应季节特点,以“收”为要,做到“心境宁静”,不要过多忧虑,这样才会减轻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才能适应秋天的特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