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洪绶绘画作品(二)

 wyj剑神卓不凡 2018-08-03


 陈洪绶(1599~1652) 

 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 

 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

 号老莲,别号小净名,

 晚号老迟、悔迟 

 汉族,浙江绍兴府诸暨县枫桥陈家村 

 (今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陈家村)人 


陈洪绶幼年即喜绘画,成年后到绍兴蕺山师从著名学者刘宗周,深受其人品学识影响。崇祯三年(1630)应会试未中。崇祯十二年(1639)到北京宦游,与周亮工过从甚密。后以捐赀入国子监,召为舍人,奉命临摹历代帝王像,因而得观内府所藏古今名画,技艺益精,名扬京华,与崔子忠齐名,世称“南陈北崔”。明朝覆没后,清兵人浙东,陈洪绶避难绍兴云门寺,削发为僧,一年后还俗。晚年学佛参禅,晚年自号悔迟,亦称老迟,在绍兴、杭州等地鬻画为业。相传一位官员为骗取陈洪绶的画,便声称自己有件古画,不知是宋画还是元画,请陈洪绶到他的船舱中去鉴定一下。不料那官员拿出来的不是画而是绢,执意要陈洪绶为他画画。陈洪绶一面破口大骂,一面脱衣服准备往水里跳,弄得那官员只好作罢。陈洪绶性格放浪而好色,试图收藏或收购他的作品的人,竞相到他经常出入的妓院去求画。清军攻占南京时,大将军固山额真从城中抓获陈洪绶,大喜过望,当即指使陈洪绶作画,陈不画;拿刀威胁,也不画;最后用酒和美女引诱才得以如愿。

陈洪绶所画的人物,体格高大,衣纹细致、清晰、流畅,钩勒有力度,整体效果在仇英、唐寅之上,人称三百年间没有他这样格调的笔墨。明清之际,摹仿陈洪绶的画家多达数千人,其作品和技法远播朝鲜和日本。陈洪绶一生从事版画艺术,以书籍插图的形式广泛流传于世。他的作品数量很多,流传下来有《九歌图》、《西厢记》、《鸳鸯冢》、《水浒叶子》、《博古叶子》等五种,都由与他同时代的著名刻工雕刻,是明清木刻版画的代表作。陈洪绶的著作,有《宝纶堂集》、《避乱草》、《筮仪象解》等。陈洪绶的版画艺术,对清代画家萧云从、任熊等名家从事版画创作,都有着明显的影响。



隐居十六观


隐居十六观之一


隐居十六观之二


隐居十六观之三


隐居十六观之四


隐居十六观之访庄


隐居十六观之酿桃


隐居十六观之浇书


隐居十六观之醒石


隐居十六观之喷墨


隐居十六观之味象


隐居十六观之嗽句


隐居十六观之杖菊


隐居十六观之浣砚


隐居十六观之寒沽


隐居十六观之问月


隐居十六观之谱泉


隐居十六观之囊幽


隐居十六观之囊幽


隐居十六观之缥香


隐居十六观之品梵



杂画册


水仙图  31.5cm × 24.9cm


荷花湖石图  31.5cm × 24.9cm


古梅图  30.3cm × 24.4cm


桃花图  30.3cm × 24.4cm


松下童子图  30.3cm × 24cm


双峰白云图  30.3cm × 21.7cm


蕉荫听琴图  30cm × 25cm


高峰飞瀑图  31.5cm × 24.9cm


蝶戏落花图  30cm × 24.4cm


高树空堂图  31.1cm × 25cm


红果小鸟图  30.2cm × 25cm


高梧琴趣图  30.3cm × 24cm



摹古双册



平台对话图  24.6cm × 22.6cm


老子骑牛图


水仙寒泉图


秋游图


陶渊明像


莲石图


林逋放鹤图


高士横杖图


菊石图


枯木竹石图


五柳先生图


罗汉图


桃花小鸟图


秋山闲游图


仕女图


折枝菊图


松亭读书图


苦吟题石图


枯木茂藤图


枯木竹石图




相关链接:

陆维钊书法精品集

黄賓虹金文書法赏析

清 赵之谦 吴镇诗

朱复戡修补草诀歌

赵之谦楷书册

徐生翁作品精选(上)

徐生翁作品精选(中)

徐生翁作品精选(下)

赵之谦隶书册

圣地绝品 · 神交书圣 神游兰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