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半夏泻心汤对痞证治疗的临床应用

 云采 2018-08-03

【摘要】痞证,也叫心下痞证,心下部位是指人体的上腹部、胃脘部,位于中焦。而‘痞’通俗来说就是堵塞不通,故有痞者塞也,即患者自觉堵塞胀满不通的自觉症状。半夏泻心汤源于《伤寒论》,具有辛开苦降、补泻兼施、寒热并用的特点,为治疗寒热错杂痞证的代表方,在现代临床应用中也有较好的疗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病科徐瑞荣

【关键词】痞证;寒热错杂;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

1痞证的认识

1.1痞证的成因

痞证的发生与五脏关系十分密切,由于心下位于人体的半上半下,心肾的下交与上奉,肝肺的生发与肃降。脾胃的升清与降浊,都要通过这个部位,其中痞证的发生与中焦脾胃两脏腑的失司关系最为密切,当脾胃虚弱,不能对全身的气血阴阳起到很好的升降调控作用,或者受到外邪的干扰,亦或者二者皆有时,就会导致中焦升降枢机不利,气机壅滞,就会出现心下痞这一症状。在《伤寒论》中痞证成因可分为三类:(1)太阳病误下致痞:病在太阳经,表邪未除,里实未成,本应发汗解表,却误用下法使中气被伤,邪气趁机入里化热,壅滞于中焦,使得气机痞塞不通,如此便形成心下痞。(2)少阳经误下致痞:病在半表半里的少阳经,本应用和法,却误下损伤人体正气,中焦气机亦受损,阻塞不通,出现心下胀满堵塞不通的痞证。(3)脾胃虚弱,邪气内生或内陷致痞。此三方面的成因可共同致痞,但本质上属本虚标实。

1.2辨证要点

张仲景的《伤寒论》中有着明确的描述,比如149 条: “但满不痛者, 此为痞”;151条:“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在157和158条中又重复提到了“心下痞硬”。故痞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心下满闷不适,但胀不痛,胃脘部按之柔软,心下硬满。

1.3痞证分类

根据痞证的成因和临床表现可以将痞证分为两种分型:热痞,寒热错杂痞。

热痞:《伤寒论》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本证之痞,以热邪盛为主,“实则阳明”,故有热邪阻滞于阳明胃经,关脉浮,关脉主候中焦病症,浮主阳热有余,这样的脉证,提示是无形热邪干扰了中焦的斡旋功能[1],导致中焦枢机不利,气机痞塞。治当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泄热消痞。方中大黄苦寒泄热额,又有推陈致新的作用,黄连苦寒清心胃之火。在服用法上须麻沸汤浸泡二药片刻,绞汁而服,意在取其寒凉之气,以清无形之邪,而非通泄其有形之热邪。痞证得消,又不会因为三黄苦寒直下,损伤脾胃之阳气。

    寒热错杂痞:本证有四大主方: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旋覆代赭汤。三泻心汤证皆是寒热错杂之心下痞证,生姜泻心汤是由半夏泻心汤减二两干姜,加四两生姜而成,其证主要是胃中不和且有水气,生姜辛温,能够宣散水气。干姜辛热,功兼内守。两药一守一走,既能宣通水气又能健胃和中。甘草泻心汤是由半夏泻心汤加一两炙甘草而成。其证脾虚较重,炙甘草健脾补虚,故重用炙甘草为君药,人参大枣为佐药助其补虚。

除此之外,还有人根据六经辩证将痞证分为以麻黄汤为代表方的太阳痞、以三泻心汤为代表方的阳明痞、以小柴胡汤为代表方的少阳痞等等。

1.4痞证的鉴别

(1)与结胸证:痞证与结胸证病变部位相近,临床表现上也有相似的方面,但《伤寒论》149 条指出:“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这一条揭示了二者的主要区别,结胸证主证是“心下满而硬痛”,是由于邪热陷于胸膈,和水邪相结,形成了大结胸证。而痞证则是因为无形热邪干扰,致使中焦气机不畅,故其主证为“心下满而不痛”。在治疗上想结胸证以大陷胸汤为代表方,多使用大黄、芒硝等泻热逐水药物组成峻剂,以祛邪为主,并且正气不虚,尚能抗住药物的峻猛烈性。另外,结胸证多病情危重,病势较急,治疗不当预后较差;痞证相对病情较轻,病势比较和缓,预后较好。[2]

(2)与痞证类证:比如:桂枝人参汤证,因脾阳虚,寒湿邪阻滞中焦气机兼见心下痞,大柴胡汤,胆腹淤热阻滞在中焦气机,会出现心下痞的症状,五苓散证因膀胱气化不利,水邪上逆,阻滞中焦气机可见心下痞证,十枣汤证,水停胸胁,阻滞中焦气机,会出现心下痞满而硬。这类证候中皆可见心下痞硬的症状,但都不是该方证的主证,所以在探讨疾病的过程中要抓住主要矛盾,学会以方测证,不可以偏概全。

2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

2.1 组方特点

《伤寒论》中第149条讲到:“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汤不中与之也,宜半夏泻心汤。”此外,在《金匮要略方论·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亦有“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半夏泻心汤简单来说是治疗半上半下枢机不和之证,而方剂学六、七版教材均认为该方主治病证为寒热互结之痞证,或寒热错杂之痞证[3],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心下痞满而不痛,恶心呕吐,肠鸣下利等。看其药物组成,可分为寒热补三组药。《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所以简单来说,方中热药主要治疗寒证,寒药主要治疗热证,方中半夏、干姜为一组,二药性味皆是辛温,半夏化痰和胃,降逆消痞,《药性论》中对半夏的作用有着比较全面的解释:'消痰涎,去胸中痰满……,气虚而有痰气,加而用之。'所以以方测证中景用半夏为主药,说明除了脾胃虚弱外,还受到了痰湿的干扰,以致使中焦枢机不利而形成心下痞。《主治秘要》云,干姜通心气,助阳去脏腑沉寒,发诸经之寒气,治感寒腹痛。干姜性味辛热,入心肺脾胃经,善除里寒以温脾胃之阳,为温暖中焦之要药。湿浊内聚 ,非阳不开 ,而阳性走散 ,以辛为最 ,故开通湿浊 ,必投以重剂辛味药物 ,这一点 ,是普通淡渗类药物不能替代的,[4]故用干姜和半夏相配,起到辛开散结之功。二药除了辛开之外,对苦降也有“领路人”的作用:上文曾提到过,心下痞证除了有痰湿外还有气机壅滞不通,致使郁而化热,黄芩黄连为苦寒之品,若但用苦寒治热,则拒格不入,必得辛热为之向导。黄芩黄连具有苦寒之性,能够泄热消痞,我们都知道苦性药物和食物多具有降泄的特点,就像夏天酷暑难耐之时,人们多食用莲子心或者苦瓜以达到祛火的作用。在半夏泻心汤中这两种药物也是这样的原理。《临证指南医案》曰“治痞以苦为泄” 所以黄芩黄连的苦寒下泄的药性不仅可以帮助半夏干姜燥湿和中,还可以因势利导使余下湿邪随浊气从下焦走泄。[5]再看方中各药物的药量,半夏半升,干姜、人参都是三两,黄芩三两,黄连一两,前人曾说半夏泻心汤“补泻兼施”,虽然如此,但从药量分析,其泻实大于补虚。而对比不难发现,热药用量比寒药大,由此可以推断,原半夏泻心汤所治疗的痞证中下寒之证较重,所以若痞证中如肠鸣,泄泻较重,则像干姜半夏这类药的药量就可适量增多。至于补虚的作用,多是剩下的人参、生姜、大枣的甘缓扶正补虚,顾护胃气的功劳。 诸药配伍,驱邪不伤正,补虚不滞中。由半夏泻心汤的方解我们可以总结出该方的配伍具有辛开苦降,补泻兼施,寒热并用的特点

2.2煎煮方法

当我们仔细阅读痞证各方时不难发现,寒热错杂痞证的诸方煎煮法都是“去滓再煎”,相比于热痞证中麻沸汤绞汁,去滓温服的方法,去滓再煎法似乎具有更加深刻的含义,所谓的“去滓再煎”即煮后去掉药渣,把剩余的药液再加热,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煎药法。在半夏泻心汤中汤汁从开始煎煮到去滓再煎再到出锅,药量也从一斗多到六升再到最后的三升,药液量虽大大减少,但药液中有效成份的浓度就可以提高一倍。据此我们首先能想到的一个方面就是这样的煎药法能够使药液浓缩,杂质减少,药液成分更加单纯。实际上泻心汤类的病症多有恶心呕吐,嗳气不止等症状,而中药的口感着实不好,若此时大量服用中药汤剂则会使患者恶心呕吐、胃脘不适,甚至会加重病情。不得不说从这一角度来看去滓再煎是一个很人性化的煎煮法。其次,煎药时药物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进入药材组织的水中 ,然后再扩散到药材外部的溶液中 ,到药材内外溶液的浓度达到平衡时 ,因渗透压平衡 ,有效成分就不再继续溶出了[6]。泻心汤类属和解剂,去滓再煎法可以使药物的寒热、阴阳属性相互调和,可使诸药气味调和, 寒热同行, 攻补并施,作用于同一枢机,更好地起到和解少阳的作用。其实在《伤寒论》中除了寒热错杂痞证的四方外,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都有去滓再煎的要求,其意义是一样的。
3验案举隅

 (1)患者某,女,51岁,2014年7月9日初诊。患者胃脘部胀满不适,大便时干时稀,有肾结石病史,脉沉紧,舌淡红苔白。诊断:脘痞,大便溏结不调,脾虚湿滞。处方:半夏泻心 汤 加 减,方 药 如 下:制 附 片 10g,法 半 夏10g,桂枝10g,白芍10g,炮姜15g,炙甘草15g,黄连3g,黄芩5g,党参20g,金钱草20g。6剂,水煎服,每日1剂。复诊时患者自诉诸症减轻,守原方加减调理而愈。[7]

按:患者胃脘部胀满不适说明有气机阻滞,大便时干时稀、脉沉,说明脾胃阳虚,不能平稳的运化水谷。舌象淡红苔白说明患者体内有湿邪内敛。故诊断为脾虚湿滞型的痞证,故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治疗,我们都知道根据中药的十八反中,附子与半夏不能同用,而方中比较有趣的是将半夏和附子同量同用。实际上,这样的配方并非首次,早在《金匮要略》的附子粳米汤中就出现过,附子与半夏同用辛散的力量更强,温阳除湿效佳。黄连黄芩苦寒能够泄热,党参补中益气,桂枝、炮姜辛温,能够助阳化气。白芍和炙甘草健运脾胃,因为患者有肾结石的病史,故加入治疗结石病的常用药金钱草。众药合用,标本兼治,增强了半夏泻心汤原方的辛开苦降的作用,恢复了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

(2)罗某某,女,35 岁,反复口腔溃疡 5 年,服用清热泻火之药, 反而加剧。详询其病情, 患者平素饥饱不均,寒热不调。常自觉胃脘痞满,大便稀干不等,溲黄,纳差, 舌红, 苔白腻, 脉濡。观其脉症, 此乃脾胃和,寒热错杂,升降失调, 火邪上炎, 寒邪于下。治以健不脾和胃、清上温下为法,拟半夏泻心汤加减。拟方: 法半夏 6 g,干姜 6 g, 黄芩 10 g, 黄连 10 g, 党参 10 g, 白术10 g,茯苓 10 g,山药 10 g,炙甘草 6 g,3 剂。二诊: 3 剂后口腔溃疡明显好转,胃脘胀满亦有改善。继续拟原方3 剂。三诊: 口腔溃疡痊愈,胃脘胀满症状消。[8]
    按:一般看到口腔溃疡,第一反应都是“上火了”,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根据患者的生活史,饥饱不均,寒热不调,很容易损伤到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而脾开窍于口唇,故口腔溃疡时常发作,患者会感觉胃脘痞满。舌苔白腻则说明湿邪的存在。所以单纯使用清热泻火药是不够的,唯有寒热并投,气机升降有调,方能使痞开结散,津液输布而阴火自降,口糜自除。[9]

4现代临床应用

半夏泻心汤治疗的心下痞型主要包括:胃或黏膜病变,如炎症、充血、溃疡、糜烂等使病灶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产生痞满之感;胃壁张力异常、胃动力不足、排空减慢导致的心下痞感觉;幽门部位出血、水肿等导致狭窄,食物排出困难而产生痞满感觉。[10]。总之,现代临床中,半夏泻心汤广泛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疗,但已不局限于“但满而不痛”,“呕而肠鸣,心下痞”的症状。研究表明该方具有胃动力作用, 能双向调节胃肠运动,帮助消化、保护消化道黏膜,以及镇痛、利胆、提高机体免疫等多种药理学作用.[11]故只要是由于脾胃升降失常,上热下寒,燥湿不济,痰浊内生,气血不和等引起的疾病,如:口疮、吞酸、呃逆、胃痞、胃脘痛、呕吐、腹痛、泄泻、消渴、虚劳、眩晕、心悸胸痹等皆可使用半夏泻心汤。

参考文献                                            

[1]郝万山 .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79.

[2]《伤寒论》痞证探析[J].天津中医药,2015.6(7):417-418.

[3]温武兵.半夏泻心汤配伍规律初探.[J]北京市公安医院 ,2001:9.

[4]段富津.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4:5.

邓中甲.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

[5]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76. 243.

[6]田军军 ,刘莹 ,冯广义 .中药汤剂煎煮法和有效成分溶出率关系探讨[J].吉林中医药 , 2008; 28(5): 373- 374.

[7]乔珊,李秀丽,万维海.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痞证的临床应用[J].方药应用中国民间疗法,2015;23(4):30.

[8][9]黎线美,杨晓军.浅谈许鑫梅教授对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J] .光明中医,2016 ;31(20):2938.

[10] 金岩,邓健男,李沛清.半夏泻心汤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学,2015:11(2):58.

[11]张保国,刘庆芳.半夏泻心汤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J].中成药,2011:33(2):3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