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理财说到底很简单,也就那几个步骤,几个环节~ 从攒钱到生钱,再到护钱,攒钱是起点,生钱的重点,护钱为保障。 前段时间,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即使近段时间行情不好,也要继续坚持基金定投,那么今天我就以自己的投资经验,结合《买基金为自己加薪》这本书中介绍的方法,给大家分享一下投资指数基金的方法。 一、投资前的准备 在投资前,有几件事前需要你事先做好,这几件事情做好了,对投资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件事就是要了解自己的资金状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投资之前了解并且确定资金能又多少钱用于投资是很重要的; 第二件事是对于投资的产品进行了解。包括风险、收益、有哪些类型,门槛是多少,沉淀期,收益期等,最后再进行投资。 那么拿出多少钱投资比较恰当呢?考量一下自己有多少钱可以用于投资,闲置时间是多长,有多少分配在这个产品,这个都是需要做规划的。 二、指数基金知多少 1、分类 从大处上说,指数基金只有两种类型:宽基指数和窄基指数。 其实很好理解,像:新能源指数、环保指数等等,这类单一行业或者单一主题的指数,就叫窄基指数,听名字也很好理解,就是可供选择的行业股票范围窄嘛。 而宽基指数,比如: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等等,其指数成分股是按规模和流通性来归类,包含了不同行业不同主题的指数,可以理解为可供选择的行业范围比较宽,各行各业都有。 窄基指数好理解,看名字就知道是哪一类,宽基指数,我把几个主要指数列一下,供大家参考: 上证50:上海证券市场中规模大,流通性好、最具代表性的前50只股票,基本都是大盘蓝筹股;比较稳重,短期内不会太大的起伏,除非遇见太大的崩盘。 沪深300:上海和深圳市场中,规模、流通性好、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前300只股票,大部分也是大盘股,和上证50有较多重复,但上证50中,金融行业的占比较高,沪深300相对更全面和均衡;比较成熟的指数,是最能代表A股市场的一只指数,稳重又不失朝气。 中证500:沪深两市中,除了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之外,按规模、流通性挑选出来的具有行业代表性的500只股票,相对来说以中小盘股票为主,具有较高成长性;因为集合了成长性很好的中小盘股票,弹性比上证50、沪深300这类都要大,有点像朝气蓬勃的青壮年,一旦跑起来很容易冲到前面。 中证1000:沪深两市中,除了“沪深300+中证500”之外的1000只规模偏小,流动性较好的股票,以小盘股票为主; 创业板指:创业板所有股票构成的指数,创业板主要是为那些暂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创业型企业设定的板块;创业板相对来说就比较像青春期了,情绪不稳定,同样收益也可能高高低低 创业50:相当于是创业板中的蓝筹股,对应上证50; 其中,中证500包括了少量的创业板股票,中证1000包含了大部分的创业板股票。 站在一个长的时间轴来看,股市有牛熊周期,过去在2007年和2015年出现过两次大牛市,遇上大牛市的时候,不管什么指数都是一通乱涨,所以理论上投资任何指数都是可以赚到钱的,你只要耐心地等一个大牛市的出现。 我们在投资指数基金的时候,可以根据指数的性格进行搭配。 如果你是完全小白的话,可以直接选沪深300+中证500这一组合也是不错的。大盘风的沪深300能帮我们稳住收益,小盘风的中证500能帮我们博取高收益,这一组合能实现互补。当然其他投资方式也是可以的,按照自己熟悉的方式来投就行。 在《买基金为自己加薪》这本书中,作者介绍了两种投资基金的方式,分别是定时定额和单笔投资。这两种方式适合的人群和操作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定时定额比较适合经验比较少的小白。定时定额购买,随时可以进场,越早投资越好,卖出的话,达到收益目标就可以卖出; 单笔投资比较适合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单笔投资可以分批买入,大跌大买,少跌小买,这时候,卖出的话,在高估时卖出最佳。 相比较而言,定时定额更加方便,也没有买入时点的限制。这也是我最开始使用的方法。 单笔投资会比较考验个人的投资能力了,尤其是在买入、卖出时点的判断上需要更加准确,才能获取更大收益。在购买方式上,最好采取分批买入,大跌大买、小跌小买的策略,比如,每跌3%加仓一次等。 当然,如果能把定时定额和单笔投资这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先进行定时定额投资,观察基金的走势,再配合单笔投资,逢低买入、逢高卖出,能获取更高的收益。 至于收益目标,我建议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承担能力和产品类型来定。 当达到收益目标就赎回,落袋为安,如果你判断之后还会涨,不收回也可以,当然,这个很考验你的投资能力。 另外,汉子姐也再强调一下,一定要买自己看得懂的东西,不懂的话先去学习。 关于基金 基金定投的正确姿势 股市赚钱太难了,要不,换个债基试试? 选基 | 大白话告诉你,货币基金到底是个啥? 选基 | 如何以吃货的思维在4000多只基金中优中选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