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帝尧还是尧帝,临汾人,你知道吗?

 钟剑文 2018-08-03

是帝尧还是尧帝,临汾人,你知道吗?

洪洞县文化局邀请山西大学国学院院长刘毓庆教授举办国学讲座

在上古帝王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尧舜。《五经》之一的《尚书》,第一篇《尧典》,便讲的是尧舜的故事。司马迁的《史记》的第一篇,题虽为《五帝本纪》,而重点则在尧舜。尧舜之迹遍天下。“衣食足而知礼义”,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长足发展,中国人的精神需求也随之猛增,于是各地的文化研究也如火如荼地兴了起来。尧舜作为古代圣王、王者典范,便为有传说遗存的地方文化人特别关注。特别是临汾,是尧都平阳所在,这成为临汾人的自豪,也成为临汾地方向外宣传的文化名片,因而研究尧文化的人就特别多。人多自然口杂,有人称帝尧,有人说应当是尧帝,这便出现了分歧。作为研究,自然可以自由。作为政府要宣传,当然以统一口径为好。因此是“帝尧”还是“尧帝”这便成了问题。

是帝尧还是尧帝,临汾人,你知道吗?

这里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什么是“帝”?在秦始皇以前的商、周两代,活人是不称“帝”的,而明确冠以帝号的是在上古五帝时代。《史记》开卷《五帝本纪》,便把这个“帝”字标举了出来。从先秦典籍中可以看到,所谓的“帝”,往往具有天帝的神格。如在甲骨文中,那“帝”字不是指上帝,就是指商人死去的先王。《诗经·大雅·文王》篇言:“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这是说文王常跟在上帝左右,这个“帝”,也是指的上帝。《诗经·商颂·长发》篇说:“有娀方将,帝立子生商。”这是说有娀氏的女儿正当少壮的时候,上帝让她生下了商王。这商王便是上帝的儿子。这些都是三千年前人的观念。类似的观念又见于《山海经》、《左传》、《论语》、《楚辞》、《老子》、《荀子》、《礼记》等书中。《淮南子》中言“共工与颛顼争为帝”,《山海经》言刑天与帝“争神”,《世本》言廩君等五姓“争神”等,显然所谓“争帝”就是“争神”,所争的其实都是宗教权力与政治权力。在“争帝”与“争神”的概念中,非常清楚地显示出了“帝”与“神”的本质一致性,也显露出了在上古时代人们对于宗教权力的追求要大于其对于政治权力的追求,宗教权力其实就是话语权,是代表上帝发言的权力。后世学者曾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帝”作过人性化的解释,如《逸周书·谥法解》:“德象天地曰帝。”《逸周书·谥法解》:“明能见物,高能致物,物备咸至曰帝。”《白虎通·号》:“德合天地者称帝……帝者天号。”《史记正义·五帝本纪》引《坤灵图》:“德配天地,在正不在私曰帝。”《庄子·养生主》成玄英疏:“帝者,天也。”《周易集解·说卦》引崔憬说:“帝者,天之王气也。”但无论如何解释,那与天地相合的神性品格,却是无法消除的。

根据文献记载,华夏先民的观念似乎经过了“民神同位”、“政教合一”、“神有专司”三个阶段。所谓“民神同位”,是指传说中的“民神杂糅”时代。关于“民神同位”,在《国语·楚语》楚昭王与观射父的一段谈话中有明确记载。楚昭王看了《周书》,不明白其中所说的“重黎绝地天通”是什么意思,观射父告诉他:古代曾有过一个阶段,人神杂处,混然无别,家家为巫,人人通神。人不知道敬神,神也没有尊严,搞得一团糟。颛顼继起后,才派重和黎两位大神,一个管天,一个管地,使天神和人分开,不能随意交流,这就是所谓的“绝地天通”。从这里可以看出,那其实是一个“泛灵论”的时代。在人们的观念中,万物像人一样都有灵气,皆有神在支配。所谓“政教合一”,是指政治领袖与宗教主的合一。这可以说是“帝”出现的背景。

中国上古帝王称“帝”,有两种不同的称法,一种是“帝”字在后,如炎帝、黄帝;一种是“帝”字在前,如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等。在文献中这两种称法有明显地不同。“帝”字在后者只有炎、黄二人。在《路史》中我们可以看到,炎帝有“炎帝神农氏”、“炎帝柱”、“炎帝庆甲”、“炎帝临”、“炎帝承”、“炎帝魁”等。又说:“帝鸿氏,继黄帝者也,而说者以为黄帝。”这里披露了一个信息,炎帝、黄帝都不是一人,而是不同天帝的称号。就像后来称“皇帝”一样,康熙皇帝下来有雍正皇帝,他们都是皇帝。在远古人神杂糅的时代,部族首领既是政治领袖,又是宗教领袖,“炎帝”或“黄帝”便是代表天帝的宗教首领的称号。《路史》提到蚩尤逐炎帝而自号为炎帝的事,这更说明了炎帝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称号。炎帝和黄帝,即是两个天帝的名号,也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族群。黄帝族的人即以黄帝为天帝,炎帝族的人即以炎帝为天帝。这两个族群经过一场恶战之后,炎帝族失败,大部与黄帝族融合,就像满族与汉族融合一样。一部分则南逃,窜入西南,还有一部分被迁往西北。在《五帝本纪》及先秦典籍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两个族群融合的情况,象五帝中的颛顼、帝喾、帝尧,这都是黄帝一脉的。而作为臣子的共工、四岳,则是炎帝族一脉的。这就象皇帝是满族,而大臣则是汉族一样。中国人崇尚两种颜色,一是紅色,表示大庆大喜;一是黄色,代表吉祥、富贵,这个传统应当就是从炎帝、黄帝那里来的,炎帝又叫赤帝,崇拜紅色;黄帝族则崇拜黄色。这个传统虽然文献中很难找到踪迹,而在民俗中却长期流传着。

黄帝族取胜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大概与后来说的天无二日、地无二王差不多,“帝”也只剩下了一个帝,不必要再区分赤、黄了。尽管在甲骨文中出现了“北帝”、“西南帝”的概念,但毕竟为数很少,也与处在中央的黄帝,不在同一个重量级上。因此颛顼开始,这个“帝”字便出在了人名之前。除了《五帝本纪》中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之外,在《夏本纪》《殷本纪》中出现的夏商诸王,如“帝禹”、“帝启”、“帝太康”、“帝仲康”、“帝相”以及“帝杼”、“帝芒”、“帝泄”等。“帝尧”、“帝舜”之称,表示所指具体的人,他的身份是“帝”,他的名字是“尧”。而“黄帝”、“炎帝”,则表示他是上帝的称号,而不是具体的人。徐旭生先生很早发现了这个秘密,因此他说: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宗教势力很庞大。帝就是神,单称“帝”或加一个字作“皇帝”,而下面不系专名的,均指天神,并无真实的人格。专名前加一“帝”字,如帝颛顼、帝喾、帝尧等,则表明了他们半人半神的性质。他们是人神,虽说“神”气十足,而人格并非子虚。(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第87页)

至于尧帝、舜帝之称,则是一种民俗间的叫法,就如同叫尧王、舜王一样,是人们根据文王、武王、文帝、武帝之类推出来的。“帝尧”的“帝”,代表着尧的神性人格“尧帝”的“帝”,代表着百姓对他的敬尊。在先秦两汉文献中,没有称帝尧为“尧帝”者。作为民间的习惯,怎么称都可以。做为政府宣传,恐怕还是有典可据为好。

作者简介:刘毓庆,1954年生,山西省洪洞县人。1981年山西大学古典文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86年晋升为副教授,1996年晋升为教授。 同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先秦文学博士学位。1999年7月毕业,获博士学位,返回山西大学任教,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2001年任山西大学文学院院长,2007年兼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史研究。著有《古朴的文学》、《朦胧的文学》、《泽畔悲吟──屈原:历史峡谷的永恒回响》、《雅颂新考》、《诗经图注》、《从经学到文学》、《从文学到经学》、《图腾神话与中国传统人生》、《历代诗经著述考》(两卷)、《诗义稽考》、《上党神农氏传说与华夏文明起源》等著作三十多种。曾在《文艺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语文》、《北京大学学报》等国内外各种刊物发表文章约二百余篇。现为山西大学教授兼国学研究院院长,社会兼职有:奠中书院院长、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