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佛之常法

 天地虚怀xia 2018-08-03

诸佛之常法


《长部.大本经》: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之花林窟。尔时,众多之比丘由乞食、食后归来,会集坐于花林圆堂,生起前生系属之法谈:“前生之宿住如是,前生之宿住如是。”
   
世尊以超人清净之天耳,闻彼等诸比丘之论议,于此,世尊则从座起,往花林圆堂,至已,坐于所设之座;坐已,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今为何言谈而集坐?为何相互言谈未了耶?”
       
如是言时,诸比丘白世尊曰:“世尊!我等由乞食、食后归来,会集坐于花林圆堂,生起前生系属之法谈:‘前生之宿住如是,前生之宿住如是。’世尊!此相互言谈未终了,其时世尊来临。”
   
“诸比丘!汝等欲闻前生系属之法说耶?”“请世尊说前生系属之法说,是适时,善逝!是适时。我等凡闻世尊之所说,则善受持之。”“诸比丘!然者!谛听,善思念之,我当说。”诸比丘应诺世尊曰:“世尊,唯然!”

 

世尊如是曰:“诸比丘!从今九十一劫以前,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从今三十一劫以前,尸弃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于彼三十一劫中,毗舍婆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

 

诸比丘!于此贤劫,拘楼孙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于此贤劫,拘那含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于此贤劫,迦叶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于此贤劫,今我阿罗汉、等正觉者出现于世。
   
诸比丘!毗婆尸世尊、尸弃世尊、毗舍婆世尊,是刹帝利种、出生刹帝利族。拘楼孙世尊、拘那含世尊、迦叶世尊,是婆罗门种、出生婆罗门族。诸比丘!今,我阿罗汉、等正觉者,是刹帝利种、出生刹帝利族。

 

诸比丘!毗婆尸世尊、尸弃世尊、毗舍婆世尊之姓是憍陈若。拘楼孙世尊、拘那含世尊、迦叶世尊之姓是迦叶。今,我阿罗汉、等正觉者之姓是瞿昙也。
   
诸比丘!毗婆尸世尊之寿量是八万岁。尸弃世尊之寿量是七万岁。毗舍婆世尊之寿量是六万岁。拘楼孙世尊之寿量是四万岁。拘那含世尊之寿量是三万岁。迦叶世尊之寿是二万岁。今我之寿量短、少、轻微,长久为百岁,或比此稍多而已。

 

诸比丘!毗婆尸世尊于波波罗树下成正觉。尸弃世尊于分陀利树下成正觉。毗舍婆世尊于娑罗树下成正觉。拘楼孙世尊于尸利沙树下成正觉。拘那含世尊于乌暂婆罗树下成正觉。迦叶世尊于尼拘律陀树下成正觉。今我等正觉者于钵多树下成正觉。
   
诸比丘!毗婆尸世尊有二弟子名骞荼、提舍,为第一两贤者。尸弃世尊有二弟子名阿毗浮、三婆婆,为第一两贤者。毗舍婆世尊有二弟子名扶游、郁多摩,为第一两贤者。拘楼孙世尊有二弟子名毗楼、萨尼,为第一两贤者。

 

拘那含世尊有二弟子名舒槃那、郁多楼,为第一两贤者。迦叶世尊有二弟子名提舍、婆罗婆,为第一两贤者。诸比丘!今我有二弟子名舍利弗、目犍连,为第一两贤者。
   
诸比丘!毗婆尸世尊有三次僧众集会,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六百八十万比丘众;一次有十万比丘众;一次有八万比丘众。尸弃世尊有三次僧众集会,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十万比丘众;一次有八万比丘众;一次有七万比丘众。

 

毗舍婆世尊有三次僧众集会,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八万比丘众;一次有七万比丘众;一次有六万比丘众。拘楼孙世尊有一次僧众集会,一次僧众之集会,有四万比丘众。

 

拘那含世尊有一次僧众集会,一次僧众之集会,有三万比丘众。迦叶世尊有一次僧众集会,一次僧众之集会,有二万比丘众。诸比丘!今我有一次僧众之集会,有一千二百五十比丘众,其僧众之集会,皆是漏尽者。

 

诸比丘!毗婆尸世尊有一名谓无忧之随侍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尸弃世尊有一名谓忍行之随侍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毗舍婆世尊有一名谓寂灭之随侍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

 

拘楼孙世尊有一名谓善觉之随侍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拘那含世尊有一名谓安和之随侍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迦叶世尊有一名谓善友之随侍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今我有阿难之随侍比丘,为第一常随侍者。

 

诸比丘!毗婆尸世尊之父名谓槃头王,母名谓槃头婆提王妃;槃头王之王都,名谓槃头婆提城。尸弃世尊之父名明相王,母名谓光耀王妃;明相王之王都,名谓明相城。毗舍婆世尊之父名善灯王,母名谓戒王妃;善灯王之王都,名谓无喻城。

 

拘楼孙世尊之父名谓祀得婆罗门,母名谓善枝婆罗门女。其时,有王名谓安和,安和王之王都,名谓安和城。拘那含世尊之父,名谓大德婆罗门女,母名谓善胜婆罗门。其时,有王名谓清净,清净王之王都,名谓清净城。


迦叶世尊之父名谓梵施婆罗门,母名谓财主婆罗门女。其时,有王名谓汲毗,汲毗王之王都,名谓波罗捺城。诸比丘!今我父名谓净饭王,母名谓摩耶王妃,净饭王之王都,名谓迦毗罗城。”世尊如是说。说已,善逝则从座起而入精舍。

 

然,世尊入去不久,彼比丘之间,生起此相互之言谈:“友!如来有大神力、大威力是稀有、未曾有哉!如来实对已般涅槃、断障害、断六道、终止轮回、渡一切苦之过去诸佛,

 

能忆念如是之种姓,忆念如是名、如是姓、如是寿量、如是有双弟子、如是僧众之集会。而言:‘彼世尊等为如是生、为如是名、如是姓、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修行、如是解脱。’
       
友!如何思惟耶?如来实自善知法界,由于善知法界,是故如来对已般涅槃、终止轮回、渡一切苦之过去诸佛,能忆念……或由诸神向如来告是义;是故如来对已般涅槃能忆念……”如是,彼比丘等,此相互之言谈未终了。
       
尔时,世尊于日暮,从静处起,往花林圆堂,往已,坐于所设之座、坐已、世尊告诸比丘曰:“诸比丘!今为何言谈而集坐、又为何相互之言谈未终了耶?”如是说时,彼诣比丘白世尊曰……则世尊来临也。
   
“诸比丘!如来实自善知法界……更欲多闻前生系属之法说耶?”“世尊!今适是时,善逝!今适是时。凡世尊作更多前生系属之法说,闻已,诸比丘将受持。”“然者,诸比丘!谛听,善思念之,我当说。”彼等应诺世尊曰:“唯然,世尊。”

 

世尊乃曰:“诸比丘!毗婆尸世尊、阿罗汉、等正觉者,由今九十一劫以前,出现于世……于此,毗婆尸菩萨,由兜率天、正念、正知降下而入母胎,此乃诸佛之常法。

 

诸比丘!此诸佛之常法:菩萨由兜率天降下而入母胎时,含括天界、魔界、梵天界、及沙门、婆罗门、天、人之间,显现胜越诸天威神力之无限殊妙光明。

 

凡彼等世界之间,幽暗、黑暗之空间,于其处如是大威神力、如大威神力之日、月光所不能达,然彼处亦显现,胜越诸天威神力之无限殊妙光明。

 

而生其处之众生,彼等以此光明互相识别:‘然,实有其他众生,住于此处。’而一万世界亦大震摇、大震动也。更有胜越诸天威神力之无限殊妙光明,显现于世。

 

诸比丘!此之常法:菩萨入母胎时,四天子为守护彼而随行四方:‘彼菩萨或菩萨之母,勿令任何人或非人,伤害彼菩萨及菩萨之母。’菩萨入母胎时,菩萨母则自然持戒,而离杀生,离偷盗,离诸爱欲,离妄语,离饮酒。

 

诸比丘!此之常法:菩萨入母胎时,菩萨母对于诸男子,心不生爱欲;又菩萨母亦不能被有具染心之男子所逾染。菩萨入母胎时,菩萨母得五欲乐,具备、具足五欲乐而自绕乐之。

 

菩萨入母胎时,菩萨母不生任何疾病,菩萨母安乐而身无疲倦,又在菩萨胎之菩萨,其大小肢体诸根具足无缺。犹如清净殊胜、纯粹、八面、细磨、明净、光耀、具备一切相好之毗琉璃宝珠;

 

具眼者置于手上,善观察此青色、白色、薄黄色系所穿贯,‘此是清净殊胜、纯粹、八面、细磨、明净、光耀、具备一切相好之毗琉璃宝珠;此以青色、白色、薄黄色系所穿贯。’如是菩萨入母胎时,其大小肢体诸很具足无缺。

 

诸比丘!此之常法:菩萨之诞生七日后,菩萨母殁而生于兜率天。其他妇女怀胎,或九月或十月而生产,菩萨母不如是生菩萨,菩萨母怀胎十月而生菩萨。其他妇女或坐或卧而生产,菩萨母不如是生菩萨;菩萨母立而生菩萨。

 

诸比丘!此之常法:菩萨出离母胎时,先诸神承受彼,而后诸人承受彼。菩萨出离母胎时,菩萨不触地,四天子接承彼,立于母前曰:‘王妃!应喜之,御身所生子是大威力者。’菩萨出离母胎时,净洁而出,不为胎水所污,不为粘液所污,不为血所污,不为任何不净物所污,是清净而净洁。

 

诸比丘!此之常法:菩萨出离母胎时,由虚空出现二流水,一是冷、一是热;以洗菩萨及母。菩萨出生则以两足平稳而立,向北方行七步,于白伞下,观望十方,而大声曰:‘我是世间之首位者,我是世间之最胜者,我是世间之至尊胜者,此是最后生,无再生也。’此乃诸佛之常法。

 

诸比丘!此之常法:菩萨出母胎时,含括天界、魔界、梵天界、及沙门、婆罗门、天、人之间,显现胜越诸天威神力之无限殊妙光明。凡彼等世界之间、黑暗之空,如其处如是大威神力、如是大威神力之日、月光所不能达。

 

然,彼处亦显现胜越诸天威神力之无限殊妙光明。而生其处之众生,彼等以此光明互相识别:‘然,实有其他众生,住于此处。’而一万世界亦大震摇、大震动也。更有胜越诸天威神力之无限殊妙光明显现于世。此乃诸佛之常法。

 

诸比丘!毗婆尸王子出生时,诸人禀告槃头王曰:‘王!汝子已生,王宜见彼!’槃头王见毗婆尸王子,见已,令请占相婆罗门而如是言:‘请占相!婆罗门诸尊者看王子相’;

 

占相婆罗门看毗婆尸王子,看已,如是言槃头王曰:‘王!宜喜哉!大王所生子是大威力者,此王子具三十二大人相。具此大人之相,有他人所无之二趣。若在家者,则为奉法之转轮圣王,平定四边、安定国土而具备七宝。

 

于彼有此七宝,则:轮宝、象宝、马宝、摩尼宝、女宝、居士宝及第七宝之将军宝。又彼有千以上之王子,刚勇、雄姿,征服敌军。彼由此地至大海边,不用刑杖、不用刀剑、依正法征服而住。

 

又若此王子,不住在家而出家者,于世间则成为障覆已除之阿罗汉、等正觉者。大王!此王子具足三十二大人相,此王子足安而平,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此王子足跖有千辐、轮、毂,具足一切轮相,此是彼大人之大人相。
       
大王!此王子足跟广长…此王子手、足指长…此王子手、足柔软、嫩幼…此王子手足指间有网缦…此王子足踝高…此王子胫如鹿…此王子直立不弯腰,两手得抚膝…此王子马阴藏…此王子如黄金色之金皮肤…此王子皮肤柔软,尘埃不附其身…

 

此王子于一一毛是一一毛孔生…此王子身毛逆立,如点眼药之绀青色、如耳环右绕而生…此王子肢体端正如梵天…此王子七处平满…此王子胸部如狮子…此王子肩间之凹充满…此王子身、手之长广等一寻,圆如尼拘律陀树,手平伸之长相等于身长…

 

此王子肩膺方整…此王子味觉敏通诸味…此王子有狮子之颊…此王子有四十齿…此王子齿皆平整…此王子齿列无间隙…此王子牙齿纯白…此王子有广长舌…此王子梵音清彻如迦陵频伽声…此王子眼绀青…此王子眼眉如牛王…此王子眉间毫毛,白柔如木绵…

 

此王子头上有肉髻,大王!于王子有此肉发,是彼大人之大人相也。具足此三十二相者,有二趣而无他趣。若在家者,则为奉法之转轮圣王,平定四边、安定国土而具备七宝…又若此王子,不住在家而出家者,于此世间,则成为障覆已除之阿罗汉、等正觉者。’
       
诸比丘!于此,槃头王令占相婆罗门得著新衣,使满足其一切欲望。于此,槃头王为毗婆尸王子请雇乳母:或与乳、或为沐浴、或为抱侍、或为抱坐于膝者。于毗婆尸王子之诞生,日夜持白伞盖。‘勿令毒草、尘埃、露水恼害王子。’毗婆尸王子之诞生,受众人所喜、所受。彼实是被展转由膝抱持膝者。

 

诸比丘!毗婆尸王子诞生,音声美妙如蜜,众人所喜爱;毗婆尸太子诞生,由业异熟果所显现之天眼。因此,于日夜得见周围一由旬。毗婆尸太子诞生,目不瞬而观察,犹如三十三天。

 

因:‘太子目不瞬而观察。’故称为:‘毗婆尸(观察者)王子。’诸比丘!于此,槃头王坐于法廷时,令毗婆尸太子坐膝上教示裁判。其时,太子能判别、判别已,依正理而判决。

 

于此,槃头王为毗婆尸太子建造一雨季、一夏季、一冬季之三时殿;以具备五欲之欢乐。毗婆尸太子实于此雨季宫殿,四个月间与女乐师娱乐,而未曾下宫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