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力管理》精华归纳并记录![]()
现代社会节奏快,精力需要管理。我定义这本书是属于迎合饥肠辘辘的高管人群的快餐书,适合跳读。结合他客户的案例,作者提出了他的方法,其中许多观念在今天也被接受和熟悉,对案例我不感兴趣,自己具体问题得具体到实践中分析。但是对个人提升,这本书给了我很好的思路。 1. 全方位投入。人好像一个复杂系统,身体困乏让你精力无法集中,情绪抑郁也会让你精力无端消耗。所以,我们从身体、情感、思想、精神上共同管理精力。作者给了我们金字塔结构,值得参考: 精力金字塔 2. 从运动员的训练中借鉴。体育竞技和商场竞争拥有共性,而其特殊性和让运动员对训练的要求更高。一方面,运动员的训练成果可以得到即时反馈,结果由比赛胜负和赛时数据量化。第二,运动员比赛强度大,对精力要求高,场下的准备尤为重要。第三,运动员大量的训练,让他们在场上的表现都成了固定模式。不可否认,那些残酷的搏杀中激发了高水准的策略,想象一下,很多军用技术先在工业上施行,然后才运用到我们日用。所以多多留心大自然的规律,对我们思考自己的生活策略也很大帮助。 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是有很固定的模式,这让他们表现更好。 - 仪式感。确定的、有计划的仪式让我们想当然地去做,我们就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把这件事做好本身,而不会把时间花在要不要去做上。比如足球,到了球门前,球员就很自然地选择习惯的方式进行打门。 - 休息。密集的临场变化让人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但我们还是要锻炼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精力恢复方式。精力是摆动的,而不是直线形的。专业运动员在得分间隙会即刻放松。 - 间歇性训练。处理问题时就要全力以赴,“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讲的很好。身体锻炼,尽全力让心率升高,再让自己快速放松,端粒灵活性。情感、思想也要进行坚韧训练,走出舒适区增强承受力,通过散步、冥想等方式恢复。 3. 既然书的对象是高管,当然也有领导力方面。和下属建立良性沟通,工作间隙关心关系下属,下属办事也会更麻利,同时属于积极的人际关系,让自己也得到身体和情感上双重放松。这一点,好像很多做领导的在学,但是工作上利益公系还是有一定的隔阂,学的好的也算是个人精了。 |
|
来自: 昵称58376934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