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锅自有破锅盖,啥人自有啥人爱。对于敢于选择医学行业的大学生,我都报以十二万分的敬佩,毕竟这个行业没有足够的耐力和毅力,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我想,无论是985、211工程院校还是一本、二本、三本医学院的大学毕业生,都会有他们的用处和去处。二本医学院的医学生,相对来说核心竞争力并不是特别强,但只要能力强、人脉广,就算是二本毕业生同样可以在毕业后混得风生水起。二本医学院的大学生,毕业后何去何从? NO1:曲线救国——考研。 想在一毕业之后就能进比较好的医院就业,如果只有二本的学历我估计还是远远不够的,除非你有一个手眼通天的好爹。 在一些省市级的三甲医院,博士生遍地走,研究生多如狗;三条腿的蛤蟆可能比较难找,但是两条腿的名校医学院毕业生一抓一大把。如果你是一个人脉资源比较贫乏的医学生,你想进省市级三甲医院就业,只有通过考研渠道才有可能把脑袋削尖挤进去。二本医学生选择考研后再就业的医学生特别多,必要的时候不妨可以随大流。 NO2:自食其力——自己开诊所。 只要自己的医术不错,自己偏居一隅开诊所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我们乡镇有两三家牙科保健诊所,那些医生大多文凭不高,但却一个个赚得盆满钵满。当然,自己开诊所要办理一大堆的许可证,比如医师执业证、营业执照、医疗机构许可证和诊所设置许可的审批之类的手续,让人烦不胜烦。但不管如何麻烦,你也要想方设法去办理,否则无证行医的后果可能有点让人吃不消。 NO:3:做城里人——进大城市的社区医院。 进入大城市的社区医院,对于那些性格文静、喜静不喜动的医学生而言是比较适合的,而对于那些动不动就想炒单位鱿鱼的“活泼人士”而言就明显不太对口,毕竟这种医院对于后者而言没有多少“自由”可言,这种医院在规章制度的执行力方面都比较先进。选择大城市的社区医院,好处就是户口可以和社区医院绑定在一起,对于自己孩子以后想上大城市比较不错的学校,可以省下一大笔买学区房的冤枉钱。 NO:4:清闲自在——进乡镇卫生院。 进乡镇卫生院虽然收入并不怎么可观,但优势在“清闲”二字。就拿我们镇的卫生院来说,那些医生就非常的自由:如果有病要找那些医生医治的话,最好手头上要有那些医生的个人电话号码,而且在去乡镇卫生院之前先确定一下医生的行踪才行。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难道不在门诊处为一大堆病人轮流看病吗?不不不,他们有可能在买菜的路上,有可能在宿舍玩手机,也有可能躲在某个角落炒股……当然,你拨打他们电话的话,他们一般可以在半个小时之内出现在你的视线之内。 NO5:“钱途无量”——进私立、民营医院。 进私立、民营医院虽然称不上铁饭碗,但在近年来选择这一条路的医生,他们的腰包都狠狠地鼓起来,羡煞多少人。 在我们这边,但凡有谁一年赚几十万或者上百万的暴发户,这些人不是“做淘宝”的,就是在民营医院“拷药膏”的大神。我一个同行(教师)就在五年前辞掉事业单位的公职去某系医院妇科上班,每个月收入都相当于我一年以上的工资。 当然,在这些人当中也有极少的一部分人会选择卖保健品给一些中老年人,那些保健品既治不了病又吃不死人,唯一的好处就是让销售者拥有不错的收益……但是,这种缺德事还是少做或者不做,毕竟人在做天在看,是非善恶有公断,一旦报应临头,极有可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
|
来自: 昵称cZwA4 > 《2018年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