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也不要这样做饭了,营养全毁了!

 长沙7喜 2018-08-03

商城 直播 课堂 培训

熊苗 保健时报 ID bjsbwxh



这四种做饭方法会破坏维生素

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

国家公共二级营养师 熊苗


我们制作食物时使用不同的加工方法,是为了使其色、香、味俱佳,更是为了提高各种营养素在身体内的吸收利用率。但是,生活中很多烹调方法却起着负作用,导致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损失严重。


1

多次淘米、做捞饭


反复淘米,直至水清,这样洗过的米维生素 B1的损失率高达 40%~60%,维生素 B2和尼克酸的损失率为 23%~25%,无机盐的损失率为 70%。


制作捞饭会把最有营养的米汤弃置不用,这样做的后果是损失 67%的维生素B1、50%的维生素B2和76%的尼克酸,而且大量的矿物质也会随之流失。


煮粥时放碱会加速破坏米里的维生素。不过,煮玉米粥时适量放碱有利于烟酸的吸收。


2

长时间煲汤


基酸和维生素等成分,在高温下会有所损失,尤其是蔬菜。长时间 100℃高温炖煮会导致营养素大量被破坏。


煲汤的最佳时长为 1~1.5 小时,煲鱼汤的时间应该更短些。如果汤里要放蔬菜,最好等到汤熟了以后再放,否则会大量损失维生素。


3

煎炸剩馒头、窝头、饺子


馒头片、炸窝头,把剩下没吃完的水饺煎着吃,是人们处理剩余面食的常用办法。


殊不知,过高的油温可以将面粉中所含的维生素 B1全部破坏,维生素B2和烟酸的破坏率也高达 50%。同时,高温产生的致癌物质会大大提高患癌风险。


4

蔬菜做馅使劲挤水

在制作包子、饺子馅料的时候,人们都习惯先将蔬菜中的水分挤出来。然而,挤出来的不仅仅是水分,还有大部分的水溶性维生素和部分矿物质。很多人吃蔬菜就是冲着里面丰富的维生素 C 去的,这样一来事与愿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