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书领读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 你真的应该读点好的 【每周二、五推送:原创领读笔记】 03:12 关于日本的现代文学,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其故事可读性的。当然,除了推理小说。 村上无疑是日本现代文学中逃不掉的一个名字。林少华所译的一系列村上小说也无疑是某段时间小资身份的直接判断工具。 于我而言,从最初始的《且听风吟》,到大热的《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到《寻羊冒险记》、《舞舞舞》,直到最近的《刺杀骑士团长》,就文字语言及语意来说,潇洒又优雅,确为文学之蓝调。但故事中的那些浮华迷茫,孤独寂寞的细节慢镜头般的放肆地渲染,我却着实吃不消,可读性真的太弱了。 村上的书迷们先不必着急,我不非是不爱他。 就算不喜欢故事格调,冲着典雅的词藻也得读完。 向来着迷于文字混搭的美感,恰遇村上如林夕词一般奢华璀璨却又隽永清新,活泼灵动却又典雅精致的那些语句。也就硬着头皮一本本啃了下来,记得的故事不多,喜欢的句子却不少。 譬如 从事写文章这一作业,首先要确认自己同周遭事物之间的距离,所需要的不是感性,而是尺度。 如果你志在追求艺术追求文学,那么去读一读希腊人写的东西好了。因为要诞生真正艺术,奴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而古希腊人便是这样:奴隶们耕种、烧饭、划船,而市民们则在地中海的阳光下陶醉于吟诗作赋,埋头于数学解析。所谓艺术便是这么一种玩艺。 至于半夜三点在悄无声息的厨房里检查电冰箱的人,只能写出这等模样的文章,而那就是我。 这么多年来,每次写稿,我都会想起这句话,便不觉得自己那么辛苦了。你看,大名鼎鼎的村上春树都是如此呢。 闲话扯远。虽然不喜欢他的小说,但是看到村上散文集时,突然如释重负般地欣喜。村上写自己跑步的杂想,他说总觉羞愧,我却庆幸自己总算是能参与,也可以心有戚戚焉地感慨了。 每每有人问我:跑步时,你思考什么?提这种问题的人,大体都没有长期跑步的经历。遇到这样的提问,我便陷入深深的思考:我在跑步时,究竟思量了些什么?老实说,在跑步时思考过什么,我压根儿想不起来。 真喜欢村上能这样直接地将这句子写出来,生怕他脑子里想的是,怎样寻羊?怎样杀猫做笛子?那个爱古典乐的小学女友呢?以及数不尽的直子,绿子和玲子……热的时候,想想热的往事,冷的时候,想想冷的往事,悲哀快乐的时候,舒缓或膨胀一下,也不深思,只是片时片刻的思绪潜入,如此而已。 当受到某人无缘无故(至少我看来是如此)的非难时,抑或觉得能得到某人的接受却未必如此时,我总是比平日跑得更远一些。跑长于平日的距离,让肉体更多地消耗一些,好重新认识自己乃是能力有限的软弱人类——从最深处,物理性地认识。 这就是认真跑步的时候,把怒气和委屈集中在一点,机械的消耗掉,也便知道这周围的总总,和身体的负荷一般,也都是“忍一忍”的事情,什么都有物理极限。 逼迫我在不喜欢的时间,去做不喜欢的事情,对此,我从小就无法忍受。反之,倘若我自己想做的事情,在自己想做的时间,爱做多少就做多少,我会比别人做得更加卖力。我明白,对感兴趣的领域和相关的事物,按照与自己相配的节奏,借助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追求,就能极其高效地掌握知识和技术。 不谈跑步这事,且谈看小说,自己多是留在睡前或是繁重任务的空隙中。睡前实不忍心脑子里一个故事都没装,就这样睡了过去,强撑着眼皮想多看几个字,再多看几个字,也怪得很,此时所读却在脑子里待得最牢实;争分夺秒得赶工作时,越是忙越是像瘾君子念叨着毒品一般,眼睛控制不住地不停地瞟一眼身边的小说,而自己下一步想要念的书,也大多是这时发掘出来。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就是在连续一周无休止的熬夜中当成工作的奖励在厕所及吃饭空隙,工作劳累的间歇读完的。“再工作一小时,就能看半小时小说”,这样说着,有如食禁果一般,刺激得很。倘使, 某堂课上,老师大喝一声,“喏,读起来吧,就那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自又是另当别论了。 不过细想起来,这种生来易于肥胖的体质,或许是一种幸运。比如说,我这种人为了不增加体重,每天得剧烈地运动,留意饮食,有所节制。何等费劲的人生啊!然而倘使从不偷懒,坚持努力,代谢便可以维持在高水平,身体愈来愈健康强壮,老化恐怕也会减缓。什么都不做也不发胖的人无须留意运动和饮食。并无必要,却去寻这种麻烦事儿做的人,为数肯定不会太多,因此这种体质的人,每每随着年龄增长而体力日渐衰退。不着意锻炼的话,自然而然,肌肉便会松弛,骨质便会变弱。什么才是公平,还得以长远的眼光观之,才能看明白。 “啊呀呀,一不小心体重马上增加”,这种苦恼能以村上般以公平理论解释,到真是可以获得片刻的释然。嫉妒仍是嫉妒,却总不归原来般愤愤,竟平和了些许。 看完这段我真是忍不住从书桌前站起来,换上衣服,出去跑了一圈。生来肥胖,真是对不起世界,若是再不锻炼,恐怕就更对不起自己了。 比起村上故事里的人生,显然村上本人的人生更加亲切。这不断读书的过程,便觉这个作家亲近了很多。真喜欢看名家的杂文散文啊,直抒胸臆般琐琐碎碎的说点自己相近的人生小感想,看了甚是畅快。名家的小说戏剧往往离作者内心太远,立意太内敛,一觉不入味,便赌气不看了。反而小作家的小故事,不求立意,只求情节和结构,反倒有滋有味。只求写小说的名家们,也都能如村上这般,写点杂文。 云书领读 | 文学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村上春树
|
|
来自: 黑暗森林彧 > 《文学社会道德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