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西义宁陈氏为何被称为江西近代第一名门世家

 金色年华554 2018-08-04

江西义宁陈氏为何被称为江西近代第一名门世家

“陈氏五杰”是指江西义宁(今江西九江修水县)陈家四代五位杰出人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陈宝箴(1831-1900)

江西义宁陈氏为何被称为江西近代第一名门世家

陈宝箴,谱名陈观善,字相真,号右铭,晚年自号四觉老人,江西义宁客家人,晚清时期维新派政治家。

1851年,陈宝箴考中举人,1853年他回到乡里组织义宁州团练,参与了与太平军交战。1860年,陈宝箴曾前往北京参加会试,但落第。1864年,他前往南京投靠曾国潘,为曾所赏识,后经曾国潘推荐,陈宝箴被补为湖南候补知府,之后他因镇压苗民有功擢升为道员。

1875年,陈宝箴署理湖南辰永源靖道事,为当地百姓敬重。1880年之后,他又内任命为河南省之河北道、浙江按察使、湖北按察使、湖北布政使、直隶布政使、湖南巡抚等职。

1895 年,在任职湖南巡抚后,陈宝箴积极寻求变法,实施新政,开办时务学堂,设矿务、轮船、电报及制造公司,刊行《湘学报》,为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是维新变法的实权派人物。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陈宝箴被革职,迁居到江西老家。1900年,陈宝箴因病去世。

陈三立(1853-1937)

江西义宁陈氏为何被称为江西近代第一名门世家

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陈宝箴长子,江西义宁人,被称作为“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

陈三立幼年时期就在当地很是知名,为人较为洒脱,不太顾忌。1882年,他参加了乡试,不用时文作答,而是用了散文体,却是为主考官赏识,考中了举人。1886年,他又考中会试,之后回到长沙,组建起了碧湖诗社。

1889年,陈三立考中进士,被清廷授予吏部主事,但不久后就去职,在父亲的湖北布政使任所任职。1898年,戊戌政变时,因为推行新政,陈三立被清廷革职,隐居于江西。1900年,陈三立移居到南京,无心于政治,专注于社会事业。

1903年,陈三立创办了思益小学堂,延聘外国教师,成为创建新式学校的先例。1905年,陈三立还与友人创办了江西铁路公司。1906年,清廷曾要委派陈三立职务,但是为他所拒绝。1907年,袁世凯想要委任陈三立为参政议员,陈三立还是不肯出来任职。

1926年,陈三立移居到上海。1932年,日军侵占上海闸北,陈三立忧心国事而病情加重。在接连目睹日军在中华大地上的暴行后,陈三立对日本人深恶痛绝,1937年日本人曾一度想要招揽陈三立,为陈三立所拒绝。之后,为表抗议,他竟然连续5天绝食,最终忧愤而死。

陈三立是近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是近代“同光体”诗派的领袖人物,他的家庭教育很不错,长子陈衡恪是近现代著名画家,次子陈隆恪是近代著名诗人,三子陈寅恪为知名历史学家,幼子陈登恪为著名词人。

陈衡恪(1876-1923)

江西义宁陈氏为何被称为江西近代第一名门世家

陈衡恪,乳名师曾,号朽道人、槐堂,陈三立长子,江西义宁人,出生于湖南省凤凰县,知名画家、艺术教育家。

陈衡恪早年跟尹和伯学画,从周大烈、范仲霖习诗文、法书,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那年,祖父陈宝箴与父亲陈三立被革职,他考取了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1901年,他又进入上海法国教会学校就读,第二年前往日本留学,先是东京弘文学院学习,后又进入高等师范学校就读。

1909年回国后,陈衡恪在江西教育厅工作,任职教育司长,不久后,受张骞邀请前往江苏南通师范学校任教,并拜大画家吴昌硕为师学习画画。1913年,他应邀前往湖南长沙第一师范学校任教,后被任命为北京教育部编审,兼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及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博物教员。

1918年,陈衡恪应邀成为北大画法研究会中国画导师。之后,他在北京的多所美术专门学校任国画教授。1922年,他还前往日本参加了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1923年,因母丧,陈衡恪回到南京,不久后染上疾病去世于南京。

陈寅恪(1890-1969)

江西义宁陈氏为何被称为江西近代第一名门世家

陈寅恪,字鹤寿,江西义宁人,陈三立三子,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近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陈寅恪幼年就读于自家私塾,接受启蒙教育,1900年跟随父亲迁移到江苏金陵,1902年前往日本留学,进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就读。1905年回到国内后,就读于上海复旦公学。

1910年,陈寅恪再次出国留学,先后在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过,1914年后回到国内。1918年,陈寅恪得到政府资助,先后前往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柏林大学就读,学习各种语言。

1925年,陈寅恪回到国内,为清华学校所聘请,成为研究院的导师。他在清华时期极负盛名,被称作为“公子中的公子,教授中的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陈寅恪随校南迁,从此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

1939年, 陈寅恪被英国牛津大学聘请为汉学教授,本想经香港前往英国,因战乱只得避居香港,出任了香港大学客座教授兼中文系主任。1941年,日本人占领香港后,陈寅恪在家闲居,拒绝了日本人的聘请。

1942年后, 陈寅恪先后在广西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等多所学校任教,1945年,他再次被聘请为牛津大学教授,前往英国任教。1949年回国后,陈寅恪任教于清华、中山大学。1960年,陈寅恪在广州去世。

陈封怀(1900-1993)

江西义宁陈氏为何被称为江西近代第一名门世家

陈封怀,祖籍江西义宁,出生于江苏南京,陈衡恪次子,中国植物园创始人之一。

陈封怀早年在南通和上海读的小学,后又在南京金陵中学、金陵大学、东南大学就读,学的是农科。1926年从东南大学农学院毕业后,陈封怀先后在吴淞中国公学、沈阳文华中学、清华大学任教,后进入静生生物调查所,连续5年跑往河北及东北进行植物研究。

1934年,陈封怀前往英国留学,被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录取。1936年回国后,陈封怀先后在庐山植物园、中正大学园、武汉植物园、江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中山植物园、华南植物研究所等任职,一生致力于中国植物园事业。

1993年,陈封怀在广州病逝。

《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约撰稿人:菊花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