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点】教师招考教育学知识点梳理〈119〉

 忘忧草r5jn6hfr 2018-08-04






课外校外教育:概念: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选修课、自习课不属于
特点:不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伸,是必要的补充
形式:社会实践活动、学科活动、科技活动、文学艺术活动
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课外阅读活动、主题活动
组织: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基本组织形式)、个别活动(在教师指导下)
特点:自愿性(主要)、自主性、灵活性、实践性、广泛性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补充,特点:内容生活化、方式情感化、方法多样化
教育合力: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教育一体化





第十章: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教育研究:三要素:客观事实、科学理论、方法技术
特点:客观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可验证性
教育问题特点:复杂性、两难性、开放性、整合性、扩散性
类型:按目的分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按性质分类量化研究、质性研究
按作用分类描述性研究、干预性研究
基本性质:文化性、价值性、伦理性
过程:选择研究课题:有价值、有科学的现实性、明确具体、新颖有独创性、有可行性
教育文献的检索与综述:一次文献:原始材料,二次文献:检索材料,三次文献:结论性文献
制定研究计划
教育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教育研究论文与报告的撰写,分为:实证性的研究报告和理论性的学术论文
方法:观察研究法:概念: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考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最广泛
结构:描述记录(日记描述、轶事描述、连续纪律法)
取样记录(时间取样、时间取样)
行为核对表
调查研究法:使用最多的方式是问卷调查
实验研究法:是运用认为的手段,主动干预或控制研究对象的发展过程,通过观察、测量、比较等方式探索验证所研究对象因果关系的方法
个案研究法:是应用最广泛的定性研究方法,7个“W”
比较法:对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的比较
历史法:通过考察事物发展历史,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新的方法:行动研究法:是实际工作者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家、学者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质性研究法:又称实地研究法或参与观察法,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归纳法
教育叙事研究将人类经验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的研究方式
教育随笔
取样的方法:简单随机取样、系统随机取样、分层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





教育文献内容:书籍、报刊、电子信息检索系统、
教育档案教育年鉴、教育法规集、教育统计资料、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集、资料汇编、名录、表谱、地方志、墓志、碑刻





第十一章:教育组织机构与学校管理





教育组织:分类:社会功能分:生产经营性组织、政府机构性组织、法院和政党、文化组织
受益者划分:公益组织、企业组织、服务组织、互利组织
顺从程度分: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规范性组织
自由程度分:自主的组织、半自主的组织、非自主组织
基本形式: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式、委员会式、扁平的组织形式
设置原则:依法组建、按需设立的原则精简机构和事权对应原则
完整统一和合理分权的原则适应变革和自我完善原则





学校机构:设置原则:精简机构,讲求效率信息联系渠道畅通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因校制宜
分工协作
行政组织: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研组、年级组
非行政组织:党支部、工会、教代会、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研究性团队





学校管理:特征:教育性、服务性、文化性、创造性
要素:管理者(主体)、管理对象、管理手段
要求:保持各种目标协调一致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学校管理队伍
建立高效率的管理组织系统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
过程:计划、实施、检查、总结
内容: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政教处)、教务行政管理(教务处)、教学工作管理(教研室)、总务工作管理(总务处)
管理枢纽&核心:教导处&教学质量管理
教师的任用原则:因事择人、扬长避短、新老搭配、立足全局
学校管理效益的特点:迟效性、长效性、间接性、多效性
学校管理的发展趋势:法治化、人性化、校本化、信息化





补充:布鲁巴奇:1994年提出四种反思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