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白话释解》辨可下病脉证并治

 欲高门第快读书 2018-08-04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大法,秋宜下。

【白话】就一般的治疗原则而言,秋季适宜使用攻下法。

凡可下者,用汤胜丸散,中病便止,不必尽剂也。

【白话】凡是可以攻下的病症,使用汤剂比丸剂、散剂的疗效好,但要注意邪去病愈即应停止服药,不需要把一剂药都服完。

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柴胡汤。

【白话】阳明府实证,发热出汗多的,应急以攻下,可用大柴胡汤治疗。

大柴胡汤方

       柴胡(八两)枳实(四枚,炙)生姜(五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一方云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成大柴胡汤。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同《少阴篇》320条。

【白话】少阴病,得了二三天,里实证具备而又见咽喉干燥的,应当急以攻下,用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消(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少阴病,六七日,腹满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同《少阴篇》322条。

【白话】少阴病,经过六七天,腹部胀满,大便不通的,应当急以攻下,用大承气汤。

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气汤。同《少阴篇》321条。

【白话】少阴病,腹泻稀水,颜色青黑,脘腹疼痛,口干燥的,应当急以攻下,宜大柴胡汤或大承气汤治疗。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鞕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白话】腹泻,寸关尺三部脉象都平实有力,脘腹部按之坚硬的,是阳明燥屎内结、热结旁流之证,应当急下,可用大承气汤。

下利,脉迟而滑者,内实也,利未欲止,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白话】腹泻、脉象迟而滑的,是里有实邪、热结旁流之证,实邪不去,则腹泻不会停止,应当攻下,可用大承气汤。

阳明少阳合病,必下利,其脉不负者,为顺也。负者,失也,互相克贼,名为负也。脉滑而数者,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同《阳明篇》256条。

【白话】阳明少阳两经合病,邪热下迫大肠,势必发生腹泻。如果木不克土,而见实大滑数之脉,与阳明实热相符的,是顺证;如果木邪克土,纯见少阳弦脉的,是逆证。现脉象滑而数,是阳明有宿食内停、宿滞内阻,应当攻下宿滞,可用大承气汤。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白话】问:病人有宿食内停,怎样来判断?老师答:病人寸口脉浮大,按之反现涩象的,尺部脉也微微见涩的,这是宿食内停之象,应当攻下,可用大承气汤。

下利,不欲食者,以有宿食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白话】腹泻,不想饮食的,这是内有宿食的表现,应当攻下,可用大承气汤。

下利差,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白话】腹泻愈后,到了次年的同一时间又复发的,这是病邪没有除尽的缘故,应当攻下,可用大承气汤。

病腹中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承气、大柴胡汤。

【白话】症见腹中胀满疼痛的,这是内有实邪的征象,应当攻下,可用大承气汤、或大柴胡汤。

下利,脉反滑,当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气汤。

【白话】腹泻,脉反见滑的,是内有宿食之象,攻下宿食就可痊愈,可用大承气汤。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气汤。

【白话】腹部胀满持续不减轻,即使减轻也微不足道的,这是内有实邪,应当攻下,可用大柴胡汤、大承气汤。

伤寒后脉沉,沉者,内实也,下之解,宜大柴胡汤。

【白话】伤寒病后,脉象沉实有力,是内有实邪的表现,攻下则实邪可除,可用大柴胡汤。

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大柴胡汤。同《阳明篇》252条。

【白话】外感病六七天,出现视物模糊不清,眼球转动不灵活,既无头痛畏寒等表证,又无谵语、腹满痛等里证,大便难以解出,体表有轻微发热的,这是燥热内结成实,而又真阴欲涸,应急下急阴,适宜用大承气汤或大柴胡汤。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宜大柴胡汤。同《太阳篇》94条。“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白话】太阳表证没有解除,如果出现畏寒战栗,并见尺部寸部的脉象皆沉伏不显,继之高热汗出而病解的,这就是战汗证。此时,如果先触摸到寸部脉微微搏动的,主病在表,应当先(桂枝汤)发汗解表,则病可解。如果先触摸到尺部脉微微搏动的,主病在里,用(大柴胡汤)泻下法则病可愈。如果要用泻下法时,还可适宜选用调胃承气汤。

脉双弦而迟者,必心下鞕,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白话脉象左右都弦而迟的,是寒饮内停之象,病人多有心下痞胀硬结。脉象大而紧的,是阳盛邪实之象,可以攻下,适宜用大承气汤。

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同《太阳篇》131条下半节。“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方。”

【白话】疾病在表却反而用攻下的方法治疗,邪热内入与水饮相结,因而形成结胸证。之所以形成结胸,是因为攻下太早的缘故。疾病在里,内无实邪,却反而用攻下法治疗,致胃虚气逆,所以形成痞证。有结胸证的表现,如果出现项部拘急不柔和,与柔痉的症状相似的,用攻下的方法治疗就可痊愈,适宜用大陷胸丸。

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宜大柴胡汤。同《阳明篇》257条上半节。病人无表里证,发热七八日,虽脉浮数者,可下之。假令已下,脉数不解,合热则消谷喜饥,至六七日不大便者,有瘀血,宜抵当汤。

【白话】病人发热七、八天,既无头痛、畏寒等太阳表证,又无腹满谵语等阳明里证,虽然脉象浮数,也可用泻下法(大柴胡汤)泄热。假如已经攻下,脉浮已除,而脉数不解,是气分之热已解而血分之热未除,邪热与瘀血相合,所以出现容易饥饿,能够饮食,六七天不解大便。这是瘀血停蓄,宜用抵当汤攻下瘀血。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鞕满,而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宜下之。以抵当汤。同《太阳篇》124条。

【白话】太阳病,经六七天,表证仍然存在,脉象沉滞不起,没有结胸的见症,神志发狂的,这是邪热与瘀血互结于下焦的缘故,当有小腹部坚硬胀满、小便通畅等症,攻下瘀血就可痊愈。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太阳之邪随经入里,邪热与瘀血互结于下焦的缘故。用抵当汤主治。

抵挡汤方

       水蛭(三十枚,熬)桃仁(二十枚,去皮尖)虻虫(三十枚,去翅足,熬)大黄(三两,去皮,破六片)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者,更服。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鞕满,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属抵当汤证。同《太阳篇》125条。

【白话】太阳病,症见皮肤发黄,脉象沉结,小腹坚硬,如果小便不通畅的,则不是蓄血证,而是湿热发黄证;如果小便通畅,并有狂乱征兆的,则是蓄血发黄证无疑,用抵当汤主治。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同《太阳篇》126条。

【白话】外感病,发热,小腹部胀满,如果水饮内蓄的,应当小便不通畅,现小便反而通畅的,是下焦蓄血证,应当攻下瘀血,不可用其它药物,适宜用抵当丸。

抵当丸方

       大黄(三两)桃仁(二十五个,去皮尖)虻虫(去翅足,熬)水蛭(各二十个,熬)

       上四味,捣筛,为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自必发黄,茵陈蒿汤。同《阳明篇》236条。

【白话】阳明病,发热汗出的,这是热邪能够发越于外,不能形成发黄证。如果仅见头部出汗,到颈部为止,身上无汗,小便不通畅,口渴想喝汤水,这是湿热郁滞在里,势必出现肌肤发黄,用茵陈蒿汤主治。

茵陈蒿汤方

       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个,擘)大黄(二两,破)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小便当利,尿如皂荚汁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畜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鞕,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同《阳明篇》237条。

【白话】阳明病,病人健忘的,是体内一定有蓄血。由于瘀血久停,气血阻滞,所以使人健忘。其大便虽然硬结,但容易解出,并且颜色一定是黑的,宜用抵当汤攻下瘀血。

汗出讝语者,以有燥屎在胃中,此为风也。须下者,过经乃可下之。下之若早,语言必乱,以表虚里实故也。下之愈,宜大柴胡汤、大承气汤同《阳明篇》217条。

【白话】汗出谵语的,这是外有太阳中风,内有燥屎阻结。燥屎内结必须用泻下法治疗,但是须待太阳表证解除后才能攻下。如果攻下过早,就会导致表邪尽陷而里实益甚,出现神昏语言错乱。如果表证已解而里实未去,用攻下法治疗就会痊愈,可用大柴胡汤或大承气汤治疗。

病人烦热,汗出则解,又如疟状,日晡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可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气汤。同《阳明篇》240条。

【白话】病人心烦、发热,经过发汗,病已解除。现又出现午后发潮热,好象发疟疾一样的,这是邪传阳明。如果脉象实的,宜用攻下法治疗,如大柴胡汤或大青龙汤。如果脉象浮虚的,宜用发汗法(桂枝汤)治疗。

阳明病,讝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鞕耳,属大承气汤证。同《阳明篇》215条。

【白话】阳明病,谵语,发潮热,反而不能进食的,是肠中燥屎已成,宜用大承气汤攻下燥屎;如果尚能进食的,只是大便硬结,宜用小承气汤和畅胃气。

下利,讝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同《厥阴篇》374条。

【白话】腹泻并见谵语、腹部硬痛的,是肠中有燥屎阻结,可用小承气汤治疗。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厚朴(二两,去皮)枳实(三枚,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若更衣者,勿服之。

得病二三日,脉弱,无太阳、柴胡证,烦躁,心下鞕。至四五日,虽能食,以小承气汤少少与,微和之,令小安,至六日,与承气汤一升。若不大便六七日,小便少者,虽不大便,但初头鞕,后必溏,此未定成鞕也,攻之必溏,须小便利,屎定鞕,乃可攻之,宜大承气汤。同《阳明篇》251条。

【白话】患病二、三天,脉象弱,无太阳、少阳见证,烦躁不安,胃脘部痞胀硬结,到了四五天,虽见能够饮食,也应先给予少量小承气汤,以微微调畅胃气,使病情稍挫,到了第六天,再给予小承气汤一升。如果大便不解六七天,而小便短少的,则津液当还于肠中,虽然不能饮食,也不是燥屎内结,而是大便初出干硬,后出稀溏,如果攻下必成溏泄。必须小便通利,大便始会坚硬,才可攻下,宜用大承气汤。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鞕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同《太阳篇》152条。

【白话太阳中风,表证未解,又见下利,呕逆等水饮证,证属表里同病,治当先解表,表证解后,才能攻逐在里的水饮。如果见微微出汗,定时而发,头痛,胸脘部痞结胀硬,牵引胸胁疼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怕冷的,这是表证已解,而水饮停聚胸胁,用十枣汤主治。

十枣汤方

       芫花(熬赤)甘遂大戟(各等分)

       上三味,各异捣筛,秤已,合治之。以水一升半,煮大肥枣十枚,取八合,去枣,内药末。强人服重一钱匕,羸人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同《太阳篇》106条。

【白话】太阳表证没有解除,邪热内入与瘀血互结于下焦膀胱部位,出现有似发狂、少腹拘急硬痛等症状,如果病人能自行下血的,就可痊愈。如果表证还没有解除的,尚不能攻里,应当先解表,待表证解除后,只有小腹拘急硬痛等里证的,才能攻里,适宜用桃核承气汤。

桃核承气汤方

       桃仁(五十枚,去皮尖)大黄(四两)甘草(二两,炙)芒消(二两)桂枝(二两,去皮)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四物,取二升半,去滓,内芒消,更上火煎微沸。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属茵陈蒿汤证。同《阳明篇》260条。

【白话】外感病七八天,皮肤发黄如橘子色,小便不通畅,腹部稍感胀满的,用茵陈蒿汤主治。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中痞鞕,呕吐而下利者,属大柴胡汤证。同《太阳篇》165条。

【白话】外感病,发热,汗出而热不退,上腹部痞结胀硬,呕吐而又腹泻的,用大柴胡汤主治。

伤寒十余日,热结在里,复往来寒热者,属大柴胡汤证。同《太阳篇》136条上半节。

【白话】外感病十多天,邪热内结在里,又出现发热畏寒交替往来的,治用大柴胡汤。

但结胸,无大热者,以水结在胸胁也,但头微汗出者,属大陷胸汤。同《太阳篇》136条下半节。

【白话】只有结胸证的表现,体表没有高热的,这是水与热互结在胸胁,如果头上轻微汗出,而全身无汗的,用大陷胸汤主治。

大陷胸汤方

       大黄(六两)芒消(一升)甘遂末(一钱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煮一二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

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鞕者,属大陷胸汤证。同《太阳篇》135条。

【白话】外感病六七天,形成热实结胸证,脉象沉而紧,胸脘部疼痛,触按象石头一样坚硬的,用大陷胸汤主治。

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鞕,鞕则讝语,属小承气汤证。同《阳明篇》213条。

【白话】阳明病,病人汗出太多,导致津液外泄,肠中干燥,大便势必硬结;大便硬结,府气不通,浊邪上扰,则发生谵语,用小承气汤主治。如果服一次药谵语就停止的,就不要再服剩余的药。

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调胃承气汤。同《阳明篇》207条。

【白话】阳明病,没有使用涌吐或泻下法治疗,外邪内入,化热化燥成实,而见心中烦躁不安的,可用调胃承气汤治疗。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甘草(二两,炙)芒消(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温顿服之。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鞕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桂枝汤主之。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同《阳明篇》208条。

【白话】阳明病,脉象迟,汗出而不怕冷,身体沉重,短气,腹部胀满,喘息,如果发潮热的,这是表证将要解除而里实已成,可以攻下里实;如果手足不断汗出的,这是大便已经硬结的标志,用大承气汤主治。如果汗出较多,轻微发热而怕冷的,这是表证未解,病人不发潮热,不能用承气汤攻下。如果腹部胀满厉害、大便不通的,可用小承气汤轻微泻下来和畅胃气,不可用峻泻药攻下。

桂枝汤方

       桂枝(去皮)芍药生姜(切,各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服汤后,饮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取微似汗。

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鞕者,可与大承气汤;不鞕者,不可与之。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与小承气汤,汤入腹中,转失气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转失气者,此但初头鞕,后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胀满不能食也,欲饮水者,与水则哕。其后发热者,大便必复鞕而少也,宜以小承气汤和之。不转失气者,慎不可攻也。同《阳明篇》209条。

【白话】阳明病,发潮热,大便微有硬结的,为燥屎内阻、里实已成,可以用大承气汤攻下里实;如果大便不硬结的,是内无燥屎,不能用大承气汤。如果六七天不解大便,恐有燥屎内阻,预测的方法,可给予少量小承气汤。服药后如果屎气转动而放屁的,这是有燥屎的症象,才能够攻下;如果服药后不放屁的,则是大便初出硬结、后部稀溏,不能攻下,如果攻下就会形成腹部胀满,不能进食,甚至饮水就呃逆的变证。假如攻下后又出现发热的,这一定是燥屎复结,大便再次变硬而量较少,此时,应当用小承气汤和畅胃气而攻下。总而言之,如果服小承气汤不转屎气的,千万不能攻下。

阳明病,讝语,发潮热,脉滑而疾者,小承气汤主之。因与承气汤一升,腹中转气者,更服一升,若不转气者,勿更与之。明日又不大便,脉反微涩者,里虚也,为难治,不可更与承气汤也。同《阳明篇》214条。

【白话】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象滑而疾的,用小承气汤主治。于是给病人服小承气汤一升,服药后腹中转矢气而放屁的,可以再服一升;服药后腹中不转矢气的,就不要再服。如果第二天又不解大便,脉象反见微弱而滞涩的,这是正气虚弱而实邪阻滞,正虚邪实,攻补两难,治疗十分棘手,不能再用承气汤了。

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讝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同《阳明篇》220条。

【白话太阳阳明两经并病,太阳表证已解,仅只见发潮热,手足微微出汗,大便解出困难而谵语的,是属阳明里实,攻下里实就可痊愈,适宜用大承气汤。

病人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时有微热,喘冒不能卧者,有燥屎也,大承气汤证。同《阳明篇》242条。

【白话】病人小便不通畅,大便忽而困难,忽而容易,时而有轻度发热,气喘,头昏目眩,不能平卧的,这是肠中有燥屎,宜用大承气汤攻下燥屎。

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属大承气汤证。同《阳明篇》241条。

【白话】用峻泻药攻下后,病人又出现六七天不解大便,烦躁不解,腹部胀满疼痛的,这是肠中有燥屎的缘故,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下后余热未尽,与肠内宿食相结合而成燥屎,适宜用大承气汤治疗。

——石氏中医石超奇  2018.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