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十五首之八 苏轼诗词50之第三十三首 南乡子 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茫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君三万场。 不用诉离殇,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本词是作者初任密州知州时,对知杭州的同乡杨绘所写。东武是密州,余杭是杭州。此词前两句表达别后思念之情,接下来两句却让人看尽世人的悲哀。为什么有思念,为什么有无可奈何,为什么有离殇有堕泪,原来只为心中还存了一点功名的热望,总想现在的劳累奔波,或许有个指望,可能有些许盼头。'何日功成名遂了',到时'还乡',这和衣锦还乡是一个道理的。背井离乡,亲朋却是数载难见一面,一切的一切只为求一个功成名遂再还乡,然后好好坐下,酒到杯干,细数这些年来的如意不如意,“陪公三万场”,将缺失的岁月再补回,再重拾,再追忆。 “不用诉离殇,”词人对给他饯行的杨绘说,“痛饮从来别有肠。”是豪迈还是离愁百转千回,完全不必费神分辨。离殇从来是不用诉,诉不出的。痛哭也好微笑也罢,不同的人的表露方式从来都是不一样的。“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送归图,灯火已残,斯人独行月下。这是七月的事情了,那时的河塘边当有蛙鸣声做伴。离别之时,一把辛酸泪,到底难以掩饰,痛饮到了最后,也没能硬生生逼住眼底的热气。“堕泪羊公却姓杨”,则是以杨绘比羊祜了,表达出对友人的赞赏,反映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 又:苏轼的诗词,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的话,那就是一个“顺”。我们诗歌角一个四岁小朋友,在妈妈指导下每日背诗,她就认为苏轼(她可能都搞不清谁是苏轼)的好背,而杜牧的难背一些。孰不知,杜牧的诗也是很“顺”的呀,呵呵! 2017.12.30. 2018.8.2.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