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文字的发展史,你知道古人写字为什么喜欢从右到左吗?

 叶老师YP 2018-08-04

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而语言是人们互相沟通的重要方式。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锁中国文字。

文字的前身是图画,原始图画一方面发展成了文字,一方面发展成了艺术。原始人用图画来表达思想记事算术,我们称这种文字叫“图形文字”。上古时期,仓颉先师发明了甲骨文,他受到鸟兽足迹的启发,根据各种纹理创造出了象形文字;到了西周,伯益发明了大篆,也称钟鼎文;

图形文字

甲骨文

后来秦始皇一统天下,丞相李斯为统一天下文字,发明了小篆;程邈在小篆的基础上发明了隶书,隶书的产生是一次大革命,它改变了汉字的审美趋势,为之后的书法奠定了基础;汉魏后期民间演变为楷书;东汉时期的蔡邕发明了楷隶;刘德升发明了行书;这就是所有的中国书法。

小篆

楷书

那么古人为什么喜欢竖着写字,并采用从左到右的顺序呢?因为在造纸术发明之前,大家都在竹简上写字,竹木片又长又窄;而打开竹简要右手扶着,左手展开,逐渐就养成了这个习惯。直到宣纸被发明出来后,大家习惯了以前的书写方式,于是继续沿用,后来这个写字顺序就一直流传下来,直到今天很多书法大家仍然喜欢从右到左书写,觉得更符合文人气质。

感谢大家的观看,我是作者苗苗,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