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人“铁路军”续写蜀道新篇章——中国青年网 触屏版

 心本心123 2018-08-04

  上千名抢险人员,16天昼夜抢修!7月28日下午17时,受到水害影响发生山体崩塌的宝成铁路终于抢通,恢复全线通车。

  宝成铁路是一条连接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交通动脉,自然环境十分艰险,素有“地质灾害博物馆”之称,是新中国第一条工程艰巨的铁路,它的建成,在当时改变了“蜀道难”的局面。如今,上千“铁路军”历经16天艰苦鏖战抢通线路,为蜀道再一次续写了新篇章。

  大灾既大考。面对此次突如其来的抢险救灾考验,铁路人用“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奋斗,“不畏艰险、敢于胜利”的拼搏精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拼搏奉献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关头顶得住。铁路人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再大的自然灾害也阻挡不了铁路人排除万难、昼夜鏖战的决心。为了确保蜀道早日畅通,铁路部门调动工务、车务、供电、信号、通信等多个工种在抢险现场密切配合,一批“蜘蛛人”、“担山人”、“喷浆人”、“摆渡人”、“点灯人”、“网山人”在抢险过程中涌现而出,迸发出气壮山河的精神力量。

  16个日夜,这些“幕后英雄”不仅需要24小时不间断施工,同时还要克服在大山里吃住行的困境,他们需要面对艰苦的环境和长时间的劳动,他们冒风雨,顶高温,不分昼夜地奋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列车最终能够安全开通,离不开他们的涉险排障,危中铺路。

  除了坚韧不拔的意志,抢险还需要精准周密的科学部署。抢险救灾是一个系统工程,遵循规律、讲究科学、注重章法至为重要。制定自上而下以“削方减载”为主的应急抢险方案,通过清方、爆破、修便道、削方减载、喷浆、挂网等方式,加快清理塌体,对山体进行加固,防止再次塌方,这些抢修手段为续写蜀道新篇章增添了富有科技色彩的一笔。

  16天搬移7.5万立方土石方,12天抢通109隧道,千人“铁路军”众志成城,全力以赴,让宝成铁路这条连通西南大动脉的巨龙再次腾飞在蜀道之上。(娄晓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