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著名推理小说作家1:艾勒里·奎恩

 WHC超级英雄 2018-08-05

1、背景

    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是曼弗雷德·班宁顿·李(Manfred Bennington Lee 1905~1971)和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 1905~1982)这对表兄弟合用的笔名,他们堪称侦探推理小说史上承前启后的经典作家,开创了合作撰写推理小说成功的先例。埃勒里·奎因也是其小说中的主人公,其角色本身就是一位侦探小说作家兼超级侦探。年轻英俊的侦探埃勒里·奎因和他的父亲——纽约警察局的警官理查德·奎因是其大多数作品中的主要角色。
 在美国文学史上,艾勒里·奎恩的地位相当于英国文学史上的柯南道尔。安东尼·布契(AnthonyBoucher)直接了当的指出:“艾勒里·奎恩,即是美国推理小说的同义词。”

2、师承(队友、门徒)
    整个西方侦探推理小说史来看,埃勒里·奎因属于第三代作家。第一代是由福尔摩斯掀起的短篇侦探小说热,其主要作家是柯南道尔、普斯特、傅尔曼等人;第二代作家的代表人物有阿加莎·克里斯蒂、安东尼·贝克莱、范达因等人,他们在20世纪20年代成名,创立了长篇侦探推理小说的新形式。经过两代人的探索和创作,侦探推理小说的基本模式、写作手法均已确立,为新一代大师的崛起奠定了基础。30年代之后的侦探推理小说家注定成为该领域的集大成者,其中最著名的大师就是埃勒里·奎因。
   在早期,丹奈和李主要受阿加莎·克里斯蒂、范·戴恩
1888年生于美国弗吉尼亚州。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后,曾到慕尼黑和巴黎学习美术。 与福尔摩斯那种在地板上来回地爬着寻找物证的的归纳推理相对照,他更重视罪犯的心理和动机,主张以心理分析为中心的分析推理法
)等人的影响,十分重视情节设置。

3、对手

4、代表作品
    从1929年到1971年,埃勒里·奎因发表了数十部推理小说。其中的9部“国名系列”作品和4部“悲剧系列”作品被认为是古典解谜推理小说最高水平的代表,是后人难以逾越的杰作。代表作品:《罗马帽子之谜》 《希腊棺材之谜》《X的悲剧》《法国粉末之谜》。 

5、主要观点

从创作模式来看,奎因系列属于典型的古典式侦探小说。一桩谋杀案,一系列线索,一群嫌疑犯,一个能把一些不相关的事实串联成清晰、完整图画的天才侦探,所有这些古典式侦探小说的要素都贯穿“埃勒里·奎因”小说的始终。

 纵观奎因小说,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手法有这样几个:消失的线索、挑战读者、多重解答、临终留言。尽管这些手法也存在于其他作家的作品中,但是不可否认奎因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消失的线索指某个事物原本应该出现的却没有出现。《罗马帽子之谜》就运用了这一手法,原本应该戴在死者头上的礼帽却无端消失,其中必然和案件有所牵连。在《王者已逝》中,埃勒里罗列了大量证据和一长串的衣服清单,尽管令读者迷惑不解,但是埃勒里却从中找到了那个消失的线索。读者不难发现,一旦合理的解答了“消失的线索”这一问题,推断出正确的凶手也就显得轻松许多。
    挑战读者不仅是奎因的原创,更是奎因最具影响力标榜公平竞争的标志。“让读者小心!”这是奎因化身J. J. McC.向读者提出的警告。线索均以给出,读者诸君能指出凶手,并且做出正确推理吗?挑战读者不仅是对读者的挑战,也是对作家本人的挑战,因为这样做不仅需要勇气,更要求作品具有非常高的公平竞争性。我们看到,奎因的小说不仅不会隐瞒线索,甚至会给读者提供一些正确的阶段性的结论,可见奎因对自己作品信心之强。
    多重解答是推理小说数学化的一个标志,需要作者借助将同一案件经由不同的推理得出不相同的结论。多重解答很早就出现了,最著名的是安东尼·伯克莱的《毒巧克力命案》(1929)提供了六种以上的独立解答。奎因的《希腊棺材之谜》是此类型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小说随着案情的发展,对各种不断出现的线索做出演绎,逐渐拼接出犯罪的整个面貌,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让读者的脑筋几乎难以跟上奎因数学分析的脚步。难能可贵的是,奎因不少多重解答仍然具有公平竞争的趣味,比如《非洲旅行者》,面对同样的线索,奎因安排三个人物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且都合理有据,然而真相到底只有一个。这些手法归根结底还是显示了奎因侧重推理分析,也正是无数奎因读者最津津乐道的奎因特质。
    另一个奎因系列的标志是“临终留言”,即被害人在临死之前留下一些线索以指正凶手。因此侦探为了解决犯罪需要能够读懂被害人的意思。临终留言并不是奎因最早提出的,在柯南·道尔的《博斯科姆比溪谷秘案》(1917)就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手法。奎因最早运用它是在雷恩系列的《X的悲剧》中。雷恩这样解释临终留言:“在这件谋杀案中,真正让我感兴趣的是,死者临死前所展现那种不可思议的精神力量。他没办法也没时间在那一刻像平常人一样思考、一样行动,而是面对死亡,某种特殊的力量引发他脑中一闪的灵光,让他能在那不容延迟的一刻,生死一搏,成功留下这个指明凶手身份的线索。因此,我们可以明白——在生命结束那个弹指之时,人类心灵所爆发出的瞬间力量,多么神奇强大而几乎可说是无限的。”
    其实临终留言并不是谋杀案件所必须的元素之一,它很少会出现在真实犯罪中。临终留言经常会有很多种解释,变数也很多,诸如被害人写了一半就因为某些原因中断了,凶手或者第三者改写临终留言,被害人留下错误留言,甚至这根本就不是线索而纯粹是偶然。因此,临终留言的引入与其说为了案件不如说为了推理,它也是增加小说数学化分析的一种手法。正是因为奎因,临终留言成为侦探小说主要诡计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