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语典故“沆瀣一气”原本比作师生情谊的词,怎么变成贬义词了

 yh18 2018-08-05

唐僖宗时,有一个叫崔瀣的小伙子很有才华,这一年他来到京城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考完之后,他自我感觉良好,就在客栈里等着发榜。

这一年的主考官不是别人,正是崔沆。当他批阅了崔瀣的文章之后,越读越觉得喜爱,就录取了他。

崔瀣一见榜上有名很是高兴,当时有一个风俗,考试及第的人,就算是主考官的门生。考官算是考生的座主,考生要尊考官为恩师。发榜后,及第的学子要去拜访恩师,崔沆见到与自己同姓的考生,很是喜悦。

“沆”指辽阔的水域,“瀣”指夜间的水气。两个字正好可以组成一个词,水面上水气冉冉升起,融在一起。有一些好事的人便拿来取笑他们:“座主门生,沆瀣一气。”意思是说,师生俩像夜间的水气、露珠一样连在一起了。

渐渐的这个词就演变成贬义词了,“沆瀣一气”形容两个臭味相投的人结合在一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