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理解《易经》中“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hghhphf 2018-08-06

本人根据周期理论与数学规律建立了易经的新卦序,同时建立了它的大循环图形,然后根据这个新卦序与大循环图形对“先甲三日,后甲三日’’进行了诠释,其实同时也诠释了“先庚三日,后庚三日’’等说法,具体内容的新卦序如下:

它的大循环图形如下:

坤卦是大循环的第一卦,也是天干开始的第一个,所以坤卦是天干的甲,先甲三日是蛊卦,就是本卦,后甲三日是临卦,以本卦为中心的七天是一个周期,是说事物进行周期性运动。

这里所说的七天运动周期表面是以坤卦为中心,这只是强调了七天的数字而已,实际上周期还是以乾卦为中心。在本宫中,大畜卦是运动的最高峰,之后的三卦从蛊卦开始至艮卦结束,之前的三卦从颐卦开始至损卦结束,形成以乾卦为中心的七天运动周期,至于坤卦它表示的是基础状态,用数字表示它是0,用图形表示它是无限延长的X轴,也可以说它在艮卦与颐卦的两端,所以还是构成以乾卦为中心的七天周期,如果将基础状态的X轴计算在内,仍然是八卦的周期,两者是统一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