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高频超声特点

 秋高气爽的西安 2018-08-06

 由于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甲状腺癌的70%~80%[1],故本研究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高频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旨在协助临床早期诊断,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07年5月~2010年11月经我院手术病理证实的8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女66例,男15例,年龄15~79岁,平均42.5岁。
  1.2 仪器及方法
  使用PHILIPS-IU22.IE33.Sequvia512型彩超仪,探头频率7.5~13MHz,患者取仰卧位,颈部下方垫枕,使颈部充分暴露,做甲状腺上下横切、左右纵切,用二维图像观察腺体内部回声与肿块的位置、大小、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及后方回声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等,然后用CDFI及彩色能量图(CDE)观察结节内部及结节周边的血供情况,并用脉冲多普勒(PW)多点取样进行频谱测定。
  2 结果
  2.1 二维超声图表现
  本组81例中实质不均质低回声为主68例(83.9%),囊实混合性13例(16%)(封三图8),右侧叶囊实性肿块,边界尚清,结节内部血供丰富;内部伴有砂粒状强回声微钙化点65例(80%),钙化点后方无声影,亦无慧尾征(封三图9);左侧叶实性低回声肿块,边界尚清,内可见散在分布的砂粒样钙化点;瘤结节直径1.5~4.1cm 27例,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整,表面有隆起感。直径<1.5 cm 54例.其中0.4~1.0 cm 21例,后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隐匿型),癌结节边界清晰,周边无声晕(封三图10)。右侧叶实性低回声肿块,边界清,周边未见低回声晕,内可见砂粒样钙化点。单发结节28例(34.5%),多发结节53例(65.4%)(合并腺瘤9例,双侧同时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3例,其中1例为峡部和右侧叶同时存在);47例同时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12例术后病理证实颈部淋巴结转移。
  2.2 CDFI表现
  8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66例表现为高血供,瘤结节内部及周边均可见丰富血流,PW测定峰值流速Vmax 10.56~43.23,阻力指数RI 0.51~0.83。15例少血供病例中有6例未探及血流信号,血流检出率达92.5%(75/81)。
  3 讨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比例最高,达70%~80%。发病原因和其他甲状腺癌一样,目前尚不清楚。有资料表明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甲状腺癌比其他地区多见,而在供碘比较充足的地区或供给含碘食盐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比例增加[2]。我院收治81例中有53例(65.4%)为多发结节,这方面的工作尚有待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其他恶性肿瘤不同,甲状腺乳头状癌生长缓慢,多见于年轻女性患者(40岁

前),可在甲状腺内局限数年,病灶可在腺内淋巴管自发部位扩散至腺内的其他部位和局部淋巴结,也可局限数年,故易忽视其性质。病理上无包膜或有不完整包膜,此类肿瘤恶性程度低,预后良好。
  本组结果显示:甲状腺乳头状 癌的平均年龄42.5岁,好发于女性,本组占81.4%,年龄15~79岁,大多在35~47岁。甲状腺乳头状癌大多单侧叶单发病灶,常与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桥本氏病等病合并存在。癌结节较小时,一般无明显自觉症状。乳头状癌有时以微小癌出现,癌直径小于1 cm, 临床称之为“隐匿性癌”。以往多在尸检中或因其他疾病进行甲状腺切除术时发现或因颈部淋巴结转移才被注意。目前使用高分辨力高频探头能清晰显示微小结节(<1.0 cm),更能观察结节内的细微结构。本组6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内部回声大多数为实质不均质低回声区,占83.9%,内部有砂粒样强回声钙化点占80%,而钙化点后方无声影.亦无慧尾征,文献报道微小钙化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特征性征象约占50%[3]。临床上一般认为微小钙化是乳头状癌的特征性改变,其形成的可能与病变内部之砂粒体形成有关,乳头状癌由于乳头排列分支较多,乳头部血供差,极易发生坏死,呈细砂状钙化[4],微小钙化基本可以反映病理中的砂粒体。
  本组8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75例均能显示血流信号,肿瘤结节大者为多血供,微小隐匿者为少血供。在癌结节内部和周边均可探及血流信号,以内部血流为主;而腺瘤的血流信号多为绕边血流。若肿块内部血供丰富或血流形态紊乱,则应高度重视,必要时穿刺作细胞学检查。
  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高频声像图有一定的特征性。其中边界不清.无包膜.低回声.病灶内微小钙化和高血供是诊断要点。随着目前高频探头的广泛使用和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越高,图像分辨率越高,小于1 mm微小钙化仔细观察均可发现,能使甲状腺癌患者能得到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期限和生活质量。目前高频超声已成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的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