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针腹股沟痛的选穴经验

 武医同修 2018-08-07



   腹股沟拉伤,在竞技运动比赛里很常见,特别是踢足球的。除了竞技运动,比较常见的就是因为脚打滑,比如倒霉踩到西瓜皮,胯被突然拉开导致腹股沟拉伤。

 

       腹股沟拉伤,特别是急性的,我肯定就不扎局部先,但慢性是可以的,这没问题。我有3组经验穴,经多次临床实践运用属于见效比较快的,分享一下。

 


1. 股痛穴

 

       这个穴的位置在肩前腋纹头与肩峰之间的中点。一开始我不知道这个穴位叫股痛穴,只是根据对应针法来取穴,一般取健侧的穴。后来看到有一篇文献,写到关于这个股痛穴的发现与临床应用,才知道这个穴位的名字。根据该文献作者的临床运用,这穴治疗腹股沟痛屡试屡验,我临床应用也是的确效果可观,因此强烈推荐这穴。



好好分析一下这穴:

 

1.这穴首先在形体对应上是没有问题的,上面的文献摘要已经详细讲述了,后侧的平衡针臀痛穴对应臀部,前面自然就对应腹股沟。而且肩胛骨喙突可以对应髂前上棘,因此最好的选穴区应该在肩胛骨喙突与腋前纹头之间。



        2.整个腹股沟的区域分布了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共4条经络。



        股痛穴位于肩前区,主要分布了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我通过对肺、大肠经与其他经络之间的关系发现了(下图,我的经络关系计算神器),扎肩前的肺经和大肠经,就可以平衡了经过腹股沟上的所有经络。通过这样的分析,股痛穴的取穴法与扎法就变得更灵活了,我一般喜欢扎在肺经上,然后向肩外45°斜刺,这样就可以一针透肺经与大肠经了,同时可以在股痛穴的上、下一寸各扎一针,这样基本整个腹股沟的区域都覆盖了,因此效果也能比较稳定。



如果效果不理想,可以改为直刺,深刺到里面,透心经(极泉穴),心经与肾是同名经、心经与脾经是邻时平衡,来加强平衡对应。同时深刺,在形体对应上就是对应在腹股沟的深处。

 


2. 经络辨证

      

         这个就简单了,哪条经分布的区域痛就扎那一条的经上的穴位就好。之前也已经说了,腹股沟那边有胃、脾、肝、肾经巡行通过,一般就用该经的输穴,输主体重节痛嘛。当然不是绝对,比如,脾经用井穴隐白也行,胃经用内庭也行,最好就是在输穴周围找压痛点下针比较靠谱,下针后,留一会针,动气一下,验证一下效果。

      

胃经-陷谷                 脾经-太白


肝经-太冲                 肾经-太溪



3. 肌肉起止点刺法



        从解剖上看,腹股沟是在缝匠肌与股薄肌的起点之间,根据贾海忠老师的功能单元理论,扎两块肌肉的交汇处,这两块肌肉之间的区域的毛病都能管到,而这两条肌肉正好汇合在一块形成鹅足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扎阴陵泉,阴陵泉前的骨面,阴陵泉上的骨面,因为这都是属于鹅足的区域。针刺的话就直刺点到骨面就好,不用太深,因为太深了,你让患者活动腹股沟时候肯定会牵拉到这针导致疼痛不适感,如果扎的好就可以带着针做动气疗法并且扎针处无痛,这个嘛,扎几次吃过亏就有经验了。

 

 

4. 全息针

 

       上面的3种方法是常用的,这个我偶尔会用用,各种全息针里面代表腹股沟的地方都可以试着扎,什么耳针、腹针、手针、头针等等……全息针嘛,理解很简单,腹股沟痛就找腹股沟的投影扎,关键要点就是一定要对准了,只要扎准了应该都能管用。

 

说起全息,我想起来以前上学时一位教腹针的老师在腹针课上也说过腹股沟痛的治疗,他说一般人都不太容易搞定腹股沟这位置的痛,但是用腹针效果就很好,再三提醒我们要记住,我到现在还真记住了。其实,何止腹针,任何全息针玩好,都有他们的一定表演的舞台,只是那位老师专注于腹针,因此他用腹针可以很好地解决这问题。

 

从中,我领悟发现,玩针者,必须要格局大一些,比如站在全息的肩膀上看各种微针系统,如耳针、眼针、头针、腹针、颊针等等……其实都是一回事。没有必要比谁的针灸系统好,春风无高低,树枝有长短。

 

但是站在大格局(我觉得大格局没有天花板,可以不断地去升级变大),不代表你就能玩的好,只能说你的思维比较开阔一点,真正实战还是要专注于一个系统里一针一针地扎才能充分领悟掌握这系统的玩法,虽有捷径,但更多还是踏踏实实地学和扎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