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想的教育:从爱因斯坦到休谟

 摩诃般若波羅蜜 2018-08-07

理想的教育:从爱因斯坦到休谟

作者简介:叶水涛,当代学者,江苏教育学会副会长 出处:《华夏教师》,2016(5)

1936年 10月15日,爱因斯坦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演讲。爱因斯坦提出学校教育的两个目标:一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他们把为社会服务看作人生的最高目的;二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此外,他认为,学校要重视学生好奇心的保护和好胜心的养成,但前提是“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

“但是人们应当怎样努力来达到这种理想呢?是不是要用道德说教来实现这个目标呢?”爱因斯坦回答自己的提问,他说:“完全不是。言词是并且永远是空洞的,而且通向地狱的道路总是伴随着理想的空谈。人格决不是靠听到的和所说出的言语,而是靠劳动和行动来形成的。”“因此,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

他认为,无论是儿童的第一次学写字,还是大学里写博士论文,就是简单地默记一首诗、写一篇作文、解一道数学题,或进行体育锻炼,也都无不如此。爱因斯坦说:“在每项成绩背后都有着一种推动力,它是成绩的基础;反过来,这种推动力也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得到加强和滋养。”然而,怎样才能让学生行动起来,投入学习呢?

爱因斯坦将学习的动力分为三种:其一是靠威胁和暴力,让学生产生恐惧感,学生因害怕而被动地去学习;其二是鼓动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为争取荣誉和受到赞扬,而积极地投入学习;其三是激发与培育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乐此不疲的学习热情,痴迷于学习和创造。显然,最理想的是基于兴趣爱好的学习,其次是基于责任荣誉的学习,最不理想的是让学生在惶恐中学习。

这三者之间有时并无明显的界限,在一定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诸如,因恐惧而产生危机感,从而奋发努力,人生由此而逆转。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知耻而近乎勇”,说的便是这个道理。好胜心强,成功愿望太迫切,既是前进的动力,又会让人急功近利,或一直处于期盼成功的焦虑之中。基于兴趣爱好的学习固然理想,但班级授课制带有统一性与规定性,很难做到完全的个性化,个体的兴趣爱好也不一定合于学校的教学目标。

教育不能没有理想,不能以任何理由放弃教育的理想。但教育理想的实现须根植于现实的土壤而非幻想的天国,教育的理想须落实在教学的实践而非空洞的言谈,教育的理想须体现为学生的发展而非合于学究的理论,教育的理想在教师的教学艺术中闪耀思想的光芒,“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而非依葫芦画瓢地临摹外国的教条。理想的教育,须切切实实地关心受教育者的前途和命运。

教育理想的实现,须依靠教师的努力,取决于教师的水平。没有教师一点一滴的辛勤灌溉和培养,就没有鲜花的开放和树木的成才;没有教师的言传身教,就没有学生的人格完善和个性的舒展。教师是教育质量的保障,教师是教育理想的承担者。爱因斯坦说:“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职工作上成为一种艺术家”,学生自主的前提是教师自主,解放学生的前提是解放教师,要让教师有自由创造的乐趣。理想的教育体现为对学生的关怀,但决不排斥规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理想的教育关心社会正义,但如果只逗留于抽象的道德领域,喋喋不休地奢谈什么“人性”“人道”,只关注义务而漠视人类真实的欲望,只关心正义而不关心实际的利益,其结果只能带来灾难。休谟说:“任何假装发现了人性终极性质的假说,都应该首先被斥为自以为是的空想。”理想的教育不是专家的高谈阔论,而是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教育。休谟认为,道德源自道德情感而不是理性的原则。激发行动的是激情而不是关于应该怎么做的概念。哲学的任务是批判地反思,而不是规劝和慰藉。单纯的论证无法打动我们,善的观念必须让人觉得可亲。强迫推行在现有习俗中没有踪影的思想会破坏社会的结构。

教育的理想并非一味地减轻学生负担,而是以学生的和谐发展为旨归。小学的轻松愉快、初中的勤奋努力、高中的刻苦精神,都应该受到鼓励。理想的教育绝不是宽松的教育,更不是越宽松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