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导读 小编在后台收到了粉丝留言,说自己总是拉肚子,一天好几回,找小编要个解决之法。 看到这样的留言,聪慧如小编,也不禁犯了难——引起拉肚子的原因这么多,小编该如何辨明呢?于是,体贴的小编我请出了有60年临床经验的王文友老先生,看他如何治疗泄泻,希望能为有需要的朋友解决困扰哦——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西医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肠道激惹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等消化系统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导致的腹泻可参考本病论治。辨治本病属实证者,常用疏肝理气、辛开苦降、清热祛湿、消食导滞等法,对虚证则常治以健脾益气、温肾固涩。《素问·藏气法时论》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故治疗本病当注重健运中焦,升清降浊。 崔某,女,42岁。2010年8月28日初诊。 主诉:腹泻10余天。 现病史:大便溏,日行5~6次,伴呃逆,恶心,口苦,口渴思凉,头晕多梦,左耳鸣,腰酸痛,小便黄,带下色黄。舌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弦细。4个月前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术后月经来潮1次,量少色红,带经1日。 辨证:肝郁脾虚,暑湿蕴结。 治法:疏肝健脾,清暑利湿。 处方:柴胡15g 黄芩10g 法半夏10g 党参10g 旋覆花(包煎)10g 生赭石6g 生姜3片 白芍15g 炙甘草5g 藿香10g 丁香3g 厚朴10g 茯苓15g 泽泻10g 车前子(包煎)10g 3剂,水煎服, 日1剂。 药后患者未再腹泻,大便已调,日行一次,改予桃红四物汤加味调经。 刘某,女,57岁。2012年1月31日初诊。 主诉:腹痛腹泻反复发作3个月。 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生气后出现反复腹痛腹泻,每遇情绪波动发作,晨起5~6时左下腹痛,肠鸣腹泻,大便溏薄如水,日行3~8次,伴脘胀,呃逆,口于思凉,眠差易醒,无腰痛。肠镜检查提示:直肠炎。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舌苔薄黄,脉弦稍数。12年前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卵巢摘除术。 辨证:肝郁脾虚,寒热错杂。 治法:疏肝健脾,寒温并用。 处方:柴胡15g 黄芩10g 法半夏10g 党参10g 黄连6g 干姜6g 炙甘草6g 葛根12g 白芍15g 大枣5枚 金钱草30g 6剂,水煎服,日1剂。 二诊:服上方6剂后大便日行2次,时不成形,晨起时有腹痛,脘胀喜按喜暖,口苦口干,不欲饮食,心烦眠差,胸闷善太息,乏力神疲,舌苔薄黄边腻,脉弦稍数。 处方:醋柴胡10g 黄芩10g 法半夏10g 党参10g 黄连5g 干姜6g 炙甘草5g 白芍15g 金钱草30g 旋覆花(包煎)10g 石斛10g 枇杷叶10g 玫瑰花10g 6剂,水煎服,日l剂。 药后患者大便成形,日行1~2次,未再腹痛,脘胀明显减轻,仍口苦呃逆,烦急眠差,继予上方加减治疗。 温馨提示: 以上病案和治法仅供参考。中医博大精深,一人一诊一方,万不可不加辨证而照方抓药。建议无法自我辨证的朋友先咨询靠谱中医师后,再行服药。 好 · 书 · 推 · 荐 《王文友行医60年临床经验集》 本书为王老行医60年的工作经验总结,王老在学术上遵循“百病生于气”“脾为后天之本”“肝病传脾”等古训,以“诸病从肝脾论治”为主导思想,强调五脏六腑,肝最为要,内伤杂病,肝病首当其冲。临床擅长治疗内、外、妇、儿等各科疑难杂病,辨证细腻,立法严谨,组方灵活,用药轻灵,屡起沉疴。对肝胆、脾胃疾病治疗和研究尤为突出,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从中可以体会大师的行医经验和学术思想。 END 版权声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