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到底是谁?

 刘恩捐 2018-08-07

先秦姓和氏

这两天有点忙,所以写的东西少了点,今天就先给朋友们普及一个小知识吧。

上回最后的预告中,我称郑庄公为郑寤生,可能有的朋友会奇怪,庄公的爷爷桓公不是周厉王的儿子吗,按理来说周厉王姓姬,那庄公应该也姓姬才对呀。的确,庄公姓姬,这个没错,但是重点在于在先秦时期,男子是称氏不称姓的。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这句话大概意思就是:姓相同的人都是同一个祖宗,而氏则是子孙们自己分出来的来区分不同的宗。

郑庄公,姬姓,郑氏,故应称其为郑寤生,而非姬寤生。这几年大火的电视剧《芈月传》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楚国国姓是芈,也让很多第一次见到这个字的人认识了芈这个很生僻的字。但是如果你想叫一个楚王的名字的时候,却不能乱叫,比如楚国春秋时期第一个自立为王的楚武王,他名为通,如果你叫他芈通那就错了,因为楚国芈姓熊氏,(这个得自其祖宗鬻熊,此人生活于商朝末期,周文王手底下做事的,以名为氏)所以你得管他叫熊通。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秦始皇了,关于对他的称呼,我们听的最多的就是嬴政了,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叫法,至少在当时你这么叫是不对的。秦国国姓嬴没错,《史记》上也称其国号为嬴秦。但人家是赵氏,秦国和赵国本来是一家子的,所以你应该称秦始皇为赵政。



我在读现代的历史小说或是某些研究性的文章的时候发现,基本没人注意这个细节,以至于我经常看见诸如芈通,姜小白(齐桓公,姜姓,吕氏,故应称其为吕小白),说真的,我感觉挺不舒服的。都能出书的人了,竟然连这个常识都不知道。这一点明朝冯梦龙的小说《东周列国志》做得很好。

回到上面那句关于姓和氏的话: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这句话用楚国来做说明最合适不过了,在楚国很多王室贵族都是芈姓,但是却分出了不同的氏,比如楚王熊氏,成王时的两个令尹(注意,这俩人是亲兄弟,同为斗伯比的儿子,但是氏却不一样),斗榖於菟(就是大名鼎鼎的令尹子文了),斗氏;成得臣(大名鼎鼎的子玉,子文的弟弟,城濮之战就是他率领楚国军队败给晋文公的),成氏;以及我们所熟知的《离骚》作者屈原也是王室贵族,却是屈氏。


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春秋时辅佐齐桓公称霸的管仲,人家其实是周穆王后人,所以姓姬,但是管氏,所以我们叫他管仲就是对的。这也体现了先秦称氏不称姓的传统,我们谁也没听说过称管仲为姬仲吧。

第二个是在秦国成功实施变法,使秦国走向强大的商鞅了。我之所以叫他商鞅,是因为这个名字大家最熟悉。那么他真正的名字是什么呢?实际上他也有辉煌的祖上,因为他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后因在河西之战中立功获封商於十五邑,号为商君,故称之为商鞅。那么他有这么多称呼,哪个才是他最官方的称呼呢?看了我上面讲的内容,我想朋友们应该知道了吧,称其为公孙鞅是最合适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