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SCI论文养成小攻略--投稿后回复篇

 渐近故乡时 2018-08-07


来源:梅斯医学

一,稿件追踪

如果稿件投递出去,超过了期刊承诺的turnaround time(稿件处理周转时间),或长时间停留在某一阶段,不妨给编辑写一封礼貌的信件进行询问。

这封信里需要陈述以下情况:自己的稿件题目和编号,是什么时候投稿的,目前是什么状态,停在这一状态多长时间了,然后核实一下是否这一阶段并委婉表达一下自己急切的心情。期刊编辑收到这样一封信,一般会再去催审稿人。

二,稿件返修

几乎所有稿件在正式接收前都会经过返修,有的是大修,有的是小修。其实大修不代表倾向拒稿,小修也不代表100%接收,好好修改才是王道。文章最终

与否取决于作者对文章关键性重要内容和表述方式的修改能否达到审稿专家及编辑的要求。

通常退给作者修改的材料包括原稿、审稿专家意见、(reviewers' comments)和一封编辑的信(covering letter)。当作者收倒退修稿后,应该仔细地阅读。然后应考虑能否接受审稿专家或编辑的意见,修改稿件,并进行回复。

审稿人的意见一般是分成一条一条的,非常详细,因此需要逐条回复。对于审稿人的意见大概会有这么几种情况:

(1)认同该意见,且作者有能力修改。这样的情况直接修改即可。要记得在文章中标出修改的位置,比如第几页、第几行。

(2)认同该意见,但由于一些客观原因难以修改。有时候审稿人会针对试验设计等提出意见,但这是已经发生的事,也不方便补实验,怎么办呢?这时候要诚恳地说明情况,最好能证明一下这个问题并不是一个致命的问题。不要太担心,只要把能改的地方尽量改好,还是有希望的,毕竟如果问题很严重,审稿人会直接拒稿而不是返修了。

(3)不认同该意见。编辑和审稿人并不总是正确的,他们有时也会犯错误。对于不认同并认为无需修改的地方,需要给出充分的理由,解决编辑或审稿人所担心的问题。

(4)不理解的意见。?有时编辑或审稿人在回信时会给出不清晰的修改意见。这时你不必埋头苦想修改要求到底是什么意思,有没有必要进行额外的实验。更简单的解决方法是,直接问一问他需要些什么,以及他提出修改意见的原因。编辑们是非常乐意进行解释的,这往往是缩短审稿时间提高效率的最好办法。

三,校样

一般编辑部先寄出三个电子文档,包括Query、Proofs、p-annotate,有时也可能伴有纸质文档校样,如一次J pineal research。校样后通过E-mail寄出即可。


梅斯医学(MedSci_ms)

改善医疗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